王连增:我国白羽肉鸡种源全部依赖进口应出台相关扶植政策
2019-12-04吴曼
两会人大代表王连增表示,目前我国处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时期,防控产业风险,补齐肉鸡产业发展短板,大力加强肉鸡育种意义重大。相关工作应得到国家和政府的大力支持,积极出台相关鼓励性政策,予以推进和扶持。
经过三十多年的持续发展,鸡肉已经成为仅次于猪肉的第二大畜产品,肉鸡产业特别是白羽肉鸡产业在农业结构调整、带动农村就业、促进农民增收、保障国计民生等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
王连增表示,政府工作报告对农业农村的重视,是对提升科技支撑能力的重视,极大地鼓舞了长期在农业农村领域从事涉农科研工作的一线工作者。
王连增认为,从国家战略、经济发展、产业升级、环境保护、民生健康、节约资源等方面看,发展白羽肉鸡符合国家产业发展战略,应该鼓励推动发展这个产业。
去年两会期间,王连增提出了《关于大力发展白羽肉鸡产业的建议》,建议包括提高对肉鸡发展的重视程度、推行白羽肉鸡定点屠宰制度、加强肉鸡产业质量安全监管、加大白羽肉鸡产业政策扶持力度、建立鸡肉储备制度、将白羽肉鸡产业列入国家统计数据、强化肉鸡生产和消费科普宣传等七个方面。
“目前,我国处于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关键时期,防控产业风险,补齐肉鸡产业发展短板,大力加强肉鸡育种,对促进肉鸡产业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王连增指出,白羽肉鸡产业作为新兴产业,上世纪80年代才进入中国,产业集中度居中国畜牧业之首,集约化、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国际化程度均高于其他畜牧产业,快速实现了从传统畜牧业向现代畜牧业的转变,产业技术、生产设施、产品标准与管理水平与国际接轨。近几年我国年均出栏(屠宰)白羽肉鸡50亿只左右,年人平均消费量10千克左右,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远低于美国、巴西、欧盟、日本等国家。
王连增表示,目前我国的白羽肉鸡种源全部依赖进口,国内虽有企业,如福建圣农集团,已牵头开展育种工作,但这项工作仍应得到国家和政府的大力支持,积极出台相关鼓励性政策,予以推进和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