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福建省建宁县中药资源区划

2019-12-03郭娜

安徽农业科学 2019年21期
关键词:建宁县区划

摘要 [目的]为合理保护和开发利用福建省建宁县中药资源、制定中药产业规划、建设中药材规范化种植基地提供依据。[方法]基于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福建省建宁县试点县的普查调查结果,对建宁县中药资源概况及其产业化进行调查、分析和评价,提出建宁县中药资源普查区域划分。[结果]建宁县中药资源区划为4个一级区。[结论]建宁县中药资源区划对提高建宁县中药资源的开发利用、促进当地中药产业快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建宁县;中药资源;区划

中图分类号 R281.47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517-6611(2019)21-0177-02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19.21.053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Divis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Resources in Jianning County of Fujian Province

GUO Na

(Department of Pharmacy,Fujian Vocational College of Bioengineering,Fuzhou,Fujian 361000)

Abstract [Objective]To provide a basis for the reasonable protection,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resources in Jianning County of Fujian Province, the formul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dustry planning,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standardized Chinese medicine bases.[Method]Based on the results of the fourth national surve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resources in the pilot counties of Jianning County of Fujian Province, the survey,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of the general situation and industrializ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resources in Jianning County were carried out, and the regional division of the surve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resources in Jianning County was proposed. [Result]The resource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Jianning County were divided into four first-class districts. [Conclusion]The regionaliz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resources in Jianning County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improve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resources in Jianning County and promote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loc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dustry.

Key words Jianning County;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resources;Regionalization

基金項目 中医药公益性行业专项“我国水生、耐盐中药资源的合理利用研究”(201407002);福建省教育厅项目“药用植物浸渍标本保色工艺研究”(JZ180573);福建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2018院士工作站建设。

作者简介 郭娜(1986—),女,福建龙岩人,讲师,硕士,从事植物分类与植物生态研究。

收稿日期 2019-05-20

中药资源区划是研究中药资源及其地域系统的空间分布规律,并按照这种空间一致性和差异性规律对其进行区域划分[1-2]。中药资源区划按照区划地域的大小,可分为全国中药资源区划和地区中药资源区划,目前中药资源区划方面,只有在第三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时进行了全国中药资源区划,而区域性中药资源区划研究成果较多[3-5]。但福建省内关于区域性中药资源区划研究报道不多。

2014年8月至今,福建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普查队承担了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福建省建宁县试点县的普查工作,通过对濉溪镇、里心镇、溪口镇、均口镇、伊家乡、黄坊乡、溪源乡、客坊乡、黄埠乡等地的野外实地普查,深入了解了县域内的中药资源分布情况,并对县内的中药资源进行了初步区划,以期为建宁县中药资源的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1 建宁县概况

建宁县以丘陵和中、低山为主,山地丘陵占总面积的87.4%,平原、盆谷仅占12.6%,为中亚热带温区,温暖多湿。土壤以红壤为主,其次为黄红壤、幼红壤。建宁县中药野生资源丰富,主要以综合利用野生为主,且当地群众历来有种植和采集中药材习惯和经验,对建莲、黄精、吴茱萸等名、优、特药材有较长的种植历史,并已形成基地。建宁县也是蕲蛇主要分布区,为扩大推广人工养殖提供有利条件。

在进行第四次资源调查福建省建宁县试点县的中药资源调查过程中,福建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普查队完成了建宁县9个乡镇的中草药资源品种的全面调查,共调查到植物有176科、599属、1 055种。同时先后考察了濉溪镇、溪口镇、均口镇、里心镇、黄埠乡、客坊乡、溪源乡、黄坊乡、伊家乡的3 105.13 hm2建莲种植基地;建宁国有林场黄坊乡仍田村、黄坊乡马元村、黄坊乡安寅村的61.33 hm2厚朴基地;建宁县昌源笋竹专业合作社的溪口镇半元村53.33 hm2多花黄精基地;建宁县六合农林开发有限公司的溪口镇高圳村、濉溪镇河东村、溪口镇马元村的8.00 hm2铁皮石斛基地;黄埠乡大余村2.67 hm2太子参种植基地;溪源乡重楼种植基地0.07 hm2重楼种植基地等。笔者认为建宁县在中药材种植推广方面,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在药材生产工作中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和困难,如各地对药材生产工作重视程度不一;中药产业发展落后;中药材生产基础工作薄弱;发展药材产业的技术、信息服务滞后;对药材生产缺乏有力的引导;药材生产科技含量不高,以民间种植为主,规模化、规范化、标准化程度不高等。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全县中药材生产的正常发展。

2 建宁县中药资源区划

根据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福建省建宁县试点县的调查,第五普查支队对其中药资源进行了深入摸底,拟对其进行初步区划。关于建宁县中药资源区划,该研究综合考虑了建宁当地的自然生态指标、对中药资源开发和生产有直接影响的社会经济指标、中药生产发展方向、保持一定的行政区划单元的完整性等因素,主要将其划分为I区闽江源自然保护区、Ⅱ区建莲产区、Ⅲ区铁皮石斛和厚朴种植区、Ⅳ区多花黄精和重楼野生中药资源开发、利用、保护区(图1)。

2.1 Ⅰ 区闽江源自然保护区 该区域主要位于武夷山脉中段的建宁县东南部,东北部与泰宁县交界,距建宁县城15~30 km,包括金溪乡的大元村、高峰村、长吉村、水西村、圳头村,均口镇的黄岭村、台田村、官常村、岭腰村、焦坑村、龙元村、均口村,伊家乡的兰溪村,溪口镇的艾阳村,大元国有林业采育场,地跨4个乡(镇)14个行政村及1个采育场。该区域是福建省得天独厚的一块绿洲,也是我国东南诸省难得的一座“天然药库”。据1987年建宁县中药资源普查结果,结合福建闽江源自然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结果,福建闽江源自然保护区内有药用维管束植物260科、881种(含变种),其中蕨类27科56种(含变种),裸子植物5科7种(含变种),被子植物228科818种(含变种与亚种) (部分建宁栽培的中草药未列入)。这些中草药资源的开发利用对促进福建经济发展、振兴福建的中医药事业将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6]。

2.2 Ⅱ区建莲产区 该区域主要包括伊家乡、客坊乡、均口镇和黄埠乡等区域。建宁县作为建莲的原产地,种植历史悠久。近20年来建宁县人民政府多次出台文件,制定扶持建莲生产的优惠政策,2014年以濉溪、均口、伊家、客坊、黄埠和里心6 个乡镇为重点,构建莲籽种植核心区和公路沿线产业带。据调查,在客坊乡、伊家乡和黄埠乡等地都已经有了较为成熟的莲田套养模式,2010年在修竹村莲田实行冬种油菜,2010—2013年在修竹村等地莲田发展冬种紫云英绿肥,2014 年在修竹村示范莲田养殖大闸蟹、在黄埠乡贤河村示范莲田养殖泥鳅等。故该研究结合实地的样地样线调查,拟将客坊乡、伊家乡、黄埠乡设为建莲主要产区。

2.3 Ⅲ区铁皮石斛和厚朴种植区 该区域主要包括了里心镇、黄坊乡和溪口镇等行政区域。在此区域中,主要种植了黄花梨经济林,建宁县从20 世纪70 年代起开始引进梨品种,到90 年代中期梨产业发展达到高峰。著有“福建黄花梨之乡”的美称,品种以黄花和翠冠为主,是我国南方早熟梨主产区[7]。梨产业已成为地方经济的主导产业和农民发家致富的重要途径。该研究调查了溪口镇新康源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果树种植基地,该基地在黄花梨上套种铁皮石斛,进行了仿野生种植铁皮石斛,发现套种的模式不仅没有对梨树造成任何影响,而且产生附带收入也很可观。同时,据调查该区域已经有很多种植户采取了该种套种模式,但是由于铁皮石斛生长环境的苛刻性,这种仿野生模拟的方式需要利用一系列的设施设备模拟最适宜铁皮石斛生长的基质、温度、光照、空气质量、湿度等环境条件,形成专业独特的“小气候”,再通过现代农业管理手段控制病虫害,来确保铁皮石斛的品种和品质的稳定[8-9]。故该研究建议在该区域套种铁皮石斛,实现果药双赢。此外,该研究调查发现,国有林场黄坊乡仍田村、黄坊乡马元村、黄坊乡安寅村具有61.33 hm2厚朴基地。故该研究建议在此区域中要加强规范化管理,充分调动林业部門的积极性,增加种植面积,积极利用现有的厚朴合理采收,科学管理。

2.4 Ⅳ区多花黄精和重楼野生中药资源开发、利用、保护区 该区域主要为溪源乡。溪源为建宁笋竹主产区,素有“明笋之乡”之称。同时,根据该研究的样地样线调查发现,该区域的多花黄精、重楼具有较大的蕴藏量,故该研究拟将此区域作为多花黄精和重楼的种植区。樊艳荣[10]在毛竹林下多花黄精种群生长特征及影响因子研究中发现,毛竹林立竹密度对多花黄精地径、叶片叶绿素和各构件生物量分配比例影响不明显,而对多花黄精种群密度、株高、各构件生物量和总生物量积累有一定的影响,均随着立竹密度的增大而减小。此外,重楼多为个体种植,不成规模。故该研究建议在该区域可以在毛竹下套种多花黄精和重楼,从而可以更有效地对其野生中药资源进行开发、利用和保护。

3 结语

中药资源的区划前提是在对当地的中药资源基本状况、生产现状等有了充分的了解和调查的基础上,研究当地中药资源分布和生产发展规律,并运用该规律服务于当地经济的发展,提出该区域中药产业发展方向。目前,建宁县面临着发展药材生产的良好机遇,因此,做好建宁县中药资源区划,促进药材生产发展,并使之走向产业化,不仅可以为企业和当地农民创造效益,而且对推动区域中药产业发展,提高对当地中药资源保护、开发和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张小波,郭兰萍,周涛,等.关于中药区划理论和区划指标体系的探讨[J].中国中药杂志,2010,35(17):2350-2355.

[2] 李振华.内蒙古地区蒙药肋柱花生态适宜性区划及野生抚育初步研究[D].包头: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2015.

[3] 段金廒,钱士辉,袁昌齐,等.江苏省中药资源区划研究[J].江苏中医药,2004,25(2):5-7.

[4] 沈力,付绍智,易东阳.长江三峡库区中药区划[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28(2):54-56.

[5] 夏至,张红瑞,高致明.河南道地药材资源的区域分布及中药区划探讨[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6):2921-2923.

[6] 陈易之.武夷山自然保护区动、植物资源[J].自然资源,1994(3):65-67.

[7] 张桂池.福建梨“二次花”发生情况及其原因研究[D].福州:福建农林大学,2016.

[8] 廖江华.铁皮石斛的生根培养[D].娄底:湖南娄底职业技术学院,2013.

[9] 王爱红.铁皮石斛集约化高产栽培技术[J].中国农业信息,2015(14):115-116.

[10] 樊艳荣.毛竹林下多花黄精种群生长特征及影响因子研究[D].北京: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3.

猜你喜欢

建宁县区划
一张雪糕纸
全国石材行业绿色矿山建设 暨行业工作经验交流座谈会在福建建宁县召开
杂交稻福龙两优6387在建宁县试种表现及栽培技术
林芝市雷电风险区划
基于“三线一单”的环境功能区划实证研究
川渝传统民居区划的环境蕴意
建宁县全力打响交通建设攻坚战
建宁 建宁县创新金融扶贫方式助推贫困户脱贫
基于GIS的深圳市滑坡危险性区划研究
基于GIS的陕西省烤烟气候生态适宜性区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