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化教学在高职儿童语言教学中的应用

2019-12-03肖华锋

河南教育·职成教 2019年11期
关键词:高职信息化评价

肖华锋

2018年4月13日,教育部发布《教育信息化2.0行动计划》,开启了新阶段教育信息化的征程,旨在到 2022 年基本实现“三全两高一大”的发展目标,即教学应用覆盖全体教师、学习应用覆盖全体适龄学生、数字校园建设覆盖全体学校,信息化应用水平和师生信息素养普遍提高,建成“互联网+教育”大平台,推动从教育专用资源向教育大资源转变、从提升师生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向全面提升其信息素养转变、从融合应用向创新发展转变;努力构建“互联网+”条件下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发展基于互联网的教育服务新模式,探索信息时代教育治理新模式。

教育信息化包括了学前教育信息化。学前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终身教育的开端,作为影响学前教育质量发展的决定因素——幼儿教师,其信息化教学能力对学前教育能否顺利、有效地开展发挥着关键作用。但通过已有研究发现,与其他教育阶段相比,学前教育信息化从理论到实践都存在着短板,是教育信息化的薄弱环节。究其原因,除作为幼儿阶段教育的独特性(保教结合)及幼儿身心发展的特殊性之外,很大的原因在于幼儿园教师信息化知识薄弱、信息化教学能力不高,主要表现在幼儿园教师信息意识不足、信息伦理道德薄弱、信息能力缺乏,远远不适应当前信息化社会的现状及幼儿园对开展信息化教学的要求。

高职院校作为准幼儿教师的培养阵地,对信息化教学有着迫切需求。教师通过在教学中直观引入信息化教学技术和手段,让学生通过亲身操作完成学习任务,直观感受信息化技术课堂运用实况,对学生职前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培养起着示范影响和强化导向的作用,对准幼儿教师的信息化素养提升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一、高职学前儿童语言教学的现状

(一)学生学情分析

高职学生普遍性格活泼,喜欢接受新鲜事物,有广泛的兴趣爱好,对操作活动类教学参与积极性较强,乐于展现自我;更倾向于直观操作的实践学习,不喜欢抽象理论推导;基础能力较薄弱,不喜欢单一的学习环境和任务操作,乐于接受多种形式的教学互动等。

(二)课程教学现状

学前儿童语言教育作为学前教育专业的核心课程,学生除需掌握专业理论知识外,还需具备组织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能力,理论与实践兼具。在传统教学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授课时间有限,教师多是通过个人经验判断,以及以点带面地笼统了解来掌握学生的学习进度与学习效果;二是课堂信息量的传递受限,教师与学生的互动仅仅停留于课堂教学之中,实践教学环节不能顾及全体学生;三是学生接受信息的信息源真实性与可靠性不能保障,多数学生从网上直接下载活动方案,学生的学习质量以及学习进度不易监测,教师不能准确掌握教学效果;四是学生与教师的互动分散于邮箱、微信、QQ等多个渠道,反馈信息不能有效地集中于一个平台,不便于教师收集数据信息。

二、信息化时代对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要求

(一)专业能力

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除了要具备相应的幼教专业理论知识和弹、唱、跳、画、说、做等常规能力,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2.0的意见》和《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试行)》中明确指出:具有一定的现代信息技术知识应该作为幼儿教师通识性知识领域中的一项基本要求。

在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这门课中,教师以《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作为指导,在教学中的各个环节渗透信息技术的应用,让学生在课堂上直观参与信息化融合的教学实践,向学生展示如何在课堂以及教学中运用信息化,直观地了解如何进行资料上传、发布作业任务、进行课堂互动、使用多种信息化交互渠道、开展多元化评价等信息化教学的具体操作,强化职前信息化教学能力。

(二)学习方式

高职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但由于基础知识薄弱、自律能力相对较差、学习方法不够科学等因素,高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动性不强。信息化教学打破传统高校学生学习活动的时空限制,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协商、结伴互助、连线专家等多种方式,实时统计学生学习的状况,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学习习惯,引導学生形成科学的学习方法,为其终身学习指引方向。

三、信息化教学在高职学前儿童语言教学中的实践操作

(一)增加媒介利用频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当今学生对网络以及移动平台的依赖性较强,教室公共手机包并不能真正解决学生依赖手机的现状,反倒让开放的课堂显得封闭。

利用智慧课堂等教学平台,从考勤签到环节就开始融入信息化元素,如扫码签到、一键签到、快速签到、人脸签到等,可以使学生实时了解自己的学习状态,增强课堂主人翁意识,更贴合当今高职学生的生活习惯,同时节约大量的考勤时间以供安排其他教学环节。利用手机端课前导入动态、具体、形象的学习材料,激发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兴趣,大大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结合翻转课堂等形式,让学生根据导入材料分析教学的主要内容。结果分享形式可以是传统教学中的师生互动,也可通过智慧课堂实现人人参与的全覆盖互动。

(二)丰富教学任务环节,提高学生参与频次

与以往传统课堂最大的不同是,信息化教学平台除了以往的认真备课、制作课件等课前工作,教师还要认真思考教学环节(包括线上线下、课前课后等)中哪些需要利用信息化平台,使用何种信息化手段,提供什么类型的资源及如何检验学习效果等,在讲授前认真做好前期统筹工作,进行合理规划布局,才能真正发挥信息化教学的价值。

1.课前做好整体规划布局

课前,教师必须能够意识到设置教学任务的重要性,周密安排教学任务,科学设定学习情境,提供与课程相关的教学资源,根据教学内容与步骤设置课程任务,从整个教学的知识点把握学生的学习进度,结合教学的知识点以及学生的认知风格和学习特点进行宏观统筹,以供学生在小步骤、多重任务的推动下,将课堂知识内容逐步内化吸收。

2.课中有效利用智慧平台,使教学任务通过信息化平台实现

课中,教师结合教学进度,以及时问答、头脑风暴、投票问卷、答疑讨论、课堂表现(举手、抢答、选人、小组评价)等多种形式调动学生参与的频次,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使教学任务的完成在学生与信息化形式的不断交互中实现。

3.课后发挥信息化教学灵活自由的特点,续航教学环节

课后,结合本次教学活动任务,尽可能采用适合高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学习习惯和认知风格的形式,如视频、图片分析、教学材料实施讨论、挑战答题、答疑讨论等多种形式使,使学生可以不受限制地结合专业的学习发表自己对作业任务的独特见解,同学之间也可以相互评价,达到同伴互助学习的效果。如有特殊需要,学生可通过平台与教师进行单独联系,寻求解答。

在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课程中,利用信息化教学平台,学生可以将录制的讲故事视频、绘制的儿童绘本、小组开展的教学活动课件和最终呈现的教学视频进行分享,相互学习,共同进步,教师也可以以此获得过程性教学资源。

不论是课前、课中还是课后,教师首先需要深入了解学生的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学习基础、学习动机、学习方式等,才能结合信息化教学实施因材施教。其次,需要对教学内容的把握进行宏观统筹式的架构,对教学重难点、教学步骤和教学目标等有清晰的认识,能够准确把握知识点与知识面的网络结构,结合智慧课堂平台所提供的任务特点,将知识点的教学与信息化交互紧密结合。再次,课后要注重适时参与学生互动,对学生的疑惑能够给予及时解答,了解学生学习动态,为持续性地开展教学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

(三)利用智能化信息平台,增添教学优质资源

信息化教学过程中最大的优势是可以提供大量的优质教学资源以供学生参考学习。如在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课程中,除了专业发展相关的教学资源外,还有具体婴幼儿说话的视频,可以使学生与教材中婴幼儿语言发展中各个年龄阶段儿童的语言规律相联系,强化理论学习,使理论学习生动化;搜集全国幼儿园语言领域优质课,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兴趣选择学习;结合语言教育的特点,提供优秀教师课堂组织的语言特点视频剪辑,以供学生模仿学习。同时还可以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提供与婴幼儿语言相关的趣味视频,让学生通过观看轻松幽默的视频,爱幼儿、爱语言、爱幼教、爱学习。信息化教学平台海量的储存空间,无限数量的传送数据,为学生精心筛选的优质学习资源提供了技术保障,开拓了学生的专业视野,滋养学生的专业素养。

(四)嵌入多元化评价方法,还学生课堂主人角色

在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课程中引入信息化教学,技术是课堂的“润滑剂”,学生是发动能力的“马达”,教师把握方向。课前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反映的集中点,对学生知识点的储备进行预判,采取合适的前导知识引发学生的兴趣,课中根据学生的学习效果设置丰富的课堂任务,根据平台反映学习效果进行适时改进,课后结合智慧课堂的课堂报告,发布评价问卷,一方面监测学生对重难点的掌握,另外一方面评价教师教学成果。

如学前儿童语言教育课程中的早期阅读章节,教师在课前通过智慧课堂评估,发现学生对早期阅讀的理解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学生对早期阅读的理解停留在已有经验的表面具象上,不能真正理解其内涵;二是对阅读材料的分析不够科学;三是对组织开展早期阅读存在很多困惑。通过了解,教师在智慧课堂平台发布相关任务,在前导知识中发布“六个月婴儿凝视父亲脸庞”“关注色彩鲜艳的图形”,启发学生思考婴幼儿能否阅读,阅读是什么等问题;课中结合学生集中反映的问题,设置任务,提供经典早期阅读绘本,在平台进行小组讨论,发散思维讨论绘本中蕴含的价值,小组代表发言,学生主持人总结提炼,教师补充绘本价值的发掘方法等;结合知识点的监测,伴随有学生的适时评价,教师可以实时观测学生对教学效果的反馈情况;让学生的评价与教师的教学同步进行,有助于教师对教学内容、手段、方式等的及时调整,可真正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性。课后利用教学质量评价管理平台及智慧课堂同时进行评价。教学质量评价管理平台主要以评价教师的整体教学方式方法、教学活动的组织等宏观指标为主,智慧课堂评价主要针对本次教学活动的知识点以及教师采用的解决方法为主。

在信息化教学多方参与的互动中,除教师评价外,引入学生相互评价、小组互评、学生代表评价、校外教师评价以及平台具备的人工智能评价,这种信息化教学结合主观与客观、过程与结果、内部与外部等多维度的评价方式,使评价更加客观、真实、有效,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

(责编  李亚婷)

猜你喜欢

高职信息化评价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一核三轴”:信息化时代教学管理模式的探索
高职数学教学和创新设计的渗透
wolframalpha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