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审美散文的篇性开掘之道
——张宏《昆明的雨》教学实录评析①

2019-12-03汲安庆

中学语文 2019年31期
关键词:牛肝菌文眼仙人掌

汲安庆

一、创写诗歌,巧妙导入

师:“七月扬州百卉悠,湖光潋滟画中游。非是西湖依旧瘦,古来佳景总含情。”(ppt 同步出示)我爱扬州的瘦西湖,我以前不知道有所谓瘦西湖之美。瘦西湖之美,是到扬州以后,才有了具体感受的。这是一位来自陕西的语文老师近日在游历过扬州瘦西湖之后的一点感受。

非常有幸,和你们一起学习一位你们同乡的作品,他在中国现当代作家中是屈指可数、语言造诣颇高的一位作家。让我们一起学习汪曾祺汪先生的一篇绝佳散文,来看看汪先生是如何用他的生花妙笔表达他在昆明生活过后的感受的。

[评 析]化用汪曾祺的句式介绍游历瘦西湖的感受,既拉近了师生的心灵距离,又引出了文本语言的情味,还在不知不觉中点染了言语表现的美好,一石三鸟,浑然天成,导出了境界。

以诗形导入,忽略押韵,不该。

二、“雨”以串珠,形散神聚

师:细心、敏锐的同学,是不是发现了刚刚张老师在描述自己游历瘦西湖感受的时候,其实是学习了作家的语言,找找看,“我”的话在哪里有呢?

生:第三段。“我”以前不知道有所谓雨季,“雨季”,是到昆明以后才有了具体感受的。

师:她找全了吗?应该加上哪些文字?好,我们来齐读二三段。

生:我想念昆明的雨。我以前不知道有所谓的雨季,雨季是到了昆明以后才有了具体感受的。

师:可以深情,但不是一味的深沉。“我想念昆明的雨”,这一句要读得深情,要处理好“想念”,再来一遍。

师生齐读。

师:“雨季是到昆明以后才有了具体感受的”,同学们,你们听到老师的重音处理了吗?

生:重音在“具体”上。

师:好,请大家给我们深情朗读的“想念”和重读的“具体”在书上加上着重号。

师:文题叫《昆明的雨》,但是全篇并没有用大量笔墨正面去写昆明的雨。提醒一下,这是一篇自读课文,我们可利用的学习资源不光有文章本身,还有课后的阅读提示。现在,请大家快速地默读阅读提示的第一段文字,结合课文思考:作者没有用大量笔墨去写雨,那他写了哪些内容?把你认为重要的信息勾画出来。

生自学。

师(走到一女生跟前):课前这位女同学告诉张老师,她把课文读了九遍。面对她,我很惭愧。我只读了五遍。请你响亮、自信地告诉大家:课文写了哪些东西,写了雨中的什么?

生:写了雨季中的景、物等。比如说,仙人掌、菌子、杨梅、缅桂花、苗族女孩、房东母女、酒店里与友人的小酌。

师:她读的是阅读提示里的关键信息。哪位同学可以就她所提到的内容找到文本里的相应语言?比如说,她提到的仙人掌。

生:昆明仙人掌多,且极肥大。有些人家在菜园的周围种了一圈仙人掌以代替篱笆。种了仙人掌,猪羊便不敢进园吃菜了。仙人掌有刺,猪和羊怕扎。

生:我确实亲眼看见过倒挂着还能开花的仙人掌。旧日昆明人家门头上用以辟邪的多是这样一些东西……一片倒挂着的浓绿的仙人掌,末端开出一朵金黄色的花。

师:老师还找到一些句子,大家看,他们在文中哪些位置?

ppt 出示以下句子:

昆明菌子极多。

雨季的果子,是杨梅。

雨季的花是缅桂花。

雨,有时是会引起人一点淡淡的乡愁的。

师:对,段落的开头!这么多东西,却多而不散,想想看,作者是怎么做到这一点的?

生:我觉得文章所写都是围绕一条感情线索,就是对昆明生活的喜爱与想念,是情感把它们关联在一起。

师:如果初读文本,还触摸不到这份情感,你觉得是谁把它们串在一起的?

师:对,是昆明的雨把它们一线串珠,串联起来。昆明的雨季,因为它们的存在,作者对雨季的感受才变得具体。要问汪先生具体感受,就去看仙人掌吧,去看杨梅吧,去看缅桂花等等。

[评 析]从文眼的视角把握整篇——“雨”为形式上的文眼,“喜爱与想念”堪称内质上的文眼,引领精巧。美中不足的是,教者启悟有力,却等待乏力,不少结论是直接空降的。形式表现上的最大特点“烘云托月”,还有雨的久长、充沛、明媚等特点,未能被点出。

三、圈点批注,佳段交流

1.牛肝菌里看标点

师:这是一篇自读课文,现在请大家拿起笔,快速找出自己喜欢的段落,圈点批注,朗读体味。三分钟后,分享你读出了作者文字下面什么样的味道。

生自学。

师:刚才巡视时发现,我们扬州孩子跟老乡汪曾祺极有默契。汪曾祺的语言造诣特别高,特别擅长写吃的。刚才有好几位同学都在关注写菌子的地方,谁来交流一下。

生:最多,也最便宜的是牛肝菌。牛肝菌下来的时候,家家饭馆卖炒牛肝菌,连西南联大食堂的桌子上都可以有一碗。牛肝菌色如牛肝,滑,嫩,鲜,香,很好吃。炒牛肝菌须多放蒜,否则容易使人晕倒。

师:我放一个句子,你再来读一下(ppt 出示:牛肝菌色如牛肝,滑、嫩、鲜、香,很好吃。)

生读。

师:下面老师笑了,同学们,他读得对不对?他读的是对的,我给的就是这样的。你再来读下面的句子(ppt 出示:牛肝菌色如牛肝,滑,嫩,鲜,香,很好吃。)发现区别了吗?标点符号是不说话的文字。谁再来读这个句子,看看顿号和逗号的区别在哪?

生:顿号是短暂的停顿,逗号停顿时间比较长一点。(开始读)

师:我怎么不觉得好吃呢?(闭上眼睛,范读)牛肝菌色如牛肝,滑—嫩—鲜—香,很—好吃。你看,你们都会吃,不会读。同学们想老师怎么读的,我延长了词跟词之间的停顿,因为我想努力地在每一个逗号里调动你的联想和享受。

师:都有什么感官?触觉、肤觉(台下有老师笑声)。

师:美得让张老师都有点忘乎所以了。各种感官享受,我也说不来了。最后,文章还告诉你“很好吃”,你好像真的已经吃上了,这就是汪老的语言。

2.干巴菌(鸡油菌)里探抑扬

赏析描写干巴菌的句子,教者引导学生感悟三抑一扬的秘妙:

先总体把握抑扬:教者抓住“这种东西也能吃?!”一句,引导学生读出降调;抓住“这东西这么好吃?!”一句,读出升调——“这么”一词被处理得很夸张,使学生总体把握这一部分文字的抑扬——“不中看”是抑笔,“中吃”是扬笔,告诉学生文字的味道就在抑扬之间。

再深入赏析两次抑笔:第一次——乍一看“那样子,真叫人怀疑:这种东西也能吃?!”;第二次,隐含的“再一看”——颜色深褐带绿,有点像一堆半干的牛粪或一个被踩破了的马蜂窝。

最后有感情朗读:最上面和最下面两处对照句,即“也能吃?!”和“这么好吃?!”

赏析描写鸡油菌的句子:

点睛:中看——都是一般大小,有一块银元那样大,滴溜儿圆,颜色浅黄,恰似鸡油一样,这个还是比那个半干的牛粪有食欲,这是“扬”,不中吃——“只能做菜时配色用,没甚味道”,淡淡的,再一抑。

小结:有味道的,写得也有味道,三抑一扬。没甚味道的,作者干脆就一扬一抑,就此打住。

[评 析]虽然注意放手学生自学,但整体上外铄性教学色彩比较重。不过,因为紧紧聚焦文本篇性的开掘,细腻而独到,且注意实然对话与隐喻对话的统一,仍然不断给学生以审美的惊奇。

四、现学现用,课中训练

师:现在,我们要做一次课中训练。汪曾祺《端午的鸭蛋》里的一个语段,看看你们对“抑扬笔法”有没有很好的把握。看大屏幕。

生读:高邮还出双黄鸭蛋。别处鸭蛋也偶有双黄的,但不如高邮的多,可以成批输出。双黄鸭蛋味道其实无特别处。还不就是个鸭蛋!

师:这是先怎样?

生:先一扬一抑。

师:接着读。

生:只是切开之后,里面圆圆的两个黄,使人惊奇不已。我对异乡人称道高邮鸭蛋,是不大高兴的,好像我们那穷地方就出鸭蛋似的!

师:这又是怎样呢?

生:再一扬一抑。

师:再读。

生:“不过高邮的咸鸭蛋,确实是好,我走的地方不少,所食鸭蛋多矣,但和我家乡的完全不能相比!曾经沧海难为水,他乡咸鸭蛋,我实在瞧不上。”

师:最后再几扬呢?看仔细。

生:再两扬。

师:这就是有味道的表达。这个语段比刚才复杂了很多,在这种抑扬的笔法当中,我们觉得文字颇显味道,一个普通的吃食,哪有那么多味道?可汪老的语言却把它写得活色生香。

[评 析]及时审美迁移,化知成智,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浸淫言语表现之美。不过,群文阅读中的最后两扬,可以继续点睛:只扬一次,行不行?从而让学生切实体悟汪曾祺的极化情感——散文的破体写法。

五、含英咀华,品读其他

师:大家看看除了菌子,还有哪里你觉得也有特点?老师特别提醒大家,我们得把句子关联着去思考,不要孤零零地看一句,你来交流一下。

生:卖杨梅的都是苗族女孩子,戴一顶小花帽子,穿着扳尖的绣了满帮花的鞋,坐在人家阶石的一角,不时吆喝一声:“卖杨梅——”声音娇娇的!她们的声音使得昆明雨季的空气更加柔和了。

师:你从气质上应该和这个女孩子比较接近的,但是其中一句,我对你的朗读特不满意,我特别不能允许你把那句没有读出特点来,你自己觉悟。

生:卖杨梅。

师:请你娇娇地读一下。

生:卖杨梅(怯怯地读)。

师:你这是“羞”,还是“娇”呢?都来酝酿一下,谁可以?男生也可以,没关系,男人也有百媚千柔的一面。

生:买杨梅——(一男生读,“梅”字拖音处理,轻扬向上)

师:有点扬州味道里带一点北京味或者天津味,挺有味的。

师不由自主地范读。

师:这个女孩子也成了一道风景。我刚才读出了她声音的美,那么,在这段文字里,她就是不开口,也很美呀!你们能分析吗?

生:这段一开始先写这个女孩子戴着一顶小花帽子,穿着扳尖的绣了满帮花的鞋,这就表现出这个女孩已经很美了。

师:如果,“卖杨梅——”,我们叫它声音的美,那么甜美,那么娇嫩。那么,穿着,我们就可以概括为服饰的美。

少数民族穿着很美,她就是没有那娇娇的一声,往那一坐,就足够得迷人。你们看看她是怎么坐的?文中怎么说?“坐在人家阶石的一角。”

你们现在这个坐法,那叫一屁股坐在凳子上。那个女孩是怎么坐的呢?从文中来看,我想她该是侧身坐着,双脚并齐,加之她又穿得很漂亮,她不说话就很美,她一说话,怎么样呢?空气都变得更加柔和了。

这个就是卖杨梅的女孩,还有吗?把句子上下关联着,我们发现味道就有了。

刚才有一位同学要交流卖缅桂花的房东母女。好,你来说。

生读:雨季的花是缅桂花,缅桂花即白兰花……她大概是怕房客们乱摘他的花,时常给各家送去一些。有时送来一个七寸盘子,里面摆得满满的缅桂花!带着雨珠的缅桂花使我的心软软的,不是怀人,不是思乡。

师:你能对最后两句话做一下分析吗?这里的语言有没有味道?

生:他后面说的是“摆得满满的缅桂花”,还有前面的“七寸的盘子”。这就是说,房东送来的缅桂花很多,说明了她十分热情,十分热心。

师:她们不怕房客摘吗?她们要拿这个去维持生计,怕不怕?

生:不怕。

师:怕。你看人家怎么讲?怕他们乱摘她的花。这话什么意思?

不是绝对的、完全吝啬那个花,他是惜物爱人。如果他真的吝啬,就不会有下一句“时常给各家送去一些,有时会送一个七寸盘子,里面摆得满满的”,这“满满的”仅仅是花呢,还是承载着房东对房客们的别的什么呢?

生:热情。

师:满满的热情,满满的善良与心意。

[评 析]仅从“娇娇的”“怕”两词切入,便能将朗读品鉴上升到入境、入情、入味,入作者言语表现匠心的高度,谈笑间将语文核心素养浑然天成地落实,这恐怕是热衷于教学技巧的语文教师难以望其项背的。

六、顾盼有情,最是“汪文”

师:汪曾祺曾经这样谈及他的小说创作:“好的语言应该像一弯流水,曲折流去,不断向前,又时时回顾,才能生动多姿。”他把这种手法也叫“顾盼有情”,我们可以叫他“顾盼生情”。

那么,汪曾祺写这篇散文,他究竟想对昆明那段生活寄托什么样的情呢?文章里有没有一个直接的表达?我们说这是一篇散文,散文是必须“有我”的。这篇文章里带“我”的地方很少,谁能找到?

生:我想念昆明的雨。

师:几处?两处!分列前后,互相照应。可见,作者对昆明的雨,首先是怀念想念之情。作者直接融入自己情感的就这两句话。

其余的地方,我们看不见作者“我”。“我”去哪里了,“我”就在你们刚刚解读的那些具体事物的句子的背后,他把自己藏起来了,但首尾两处他没有藏,他说,我想念昆明的雨。难道四十多年过后,汪曾祺追忆那段生活的时候,想念的仅仅是昆明的雨吗?他还在想念什么?

生:昆明的人。比如:房东母女,杨梅,缅桂花。

师:我们刚才费了那么大劲分析的,还有什么?

生:昆明的菌子。

师:好,好像我们读着读着会产生一种错觉:在汪曾祺的笔下,岁月静好。可事实是怎样的?这篇文章写的是追忆四十年前,也就是1944 年,那是战火连天的时候,那是日子贫瘠不堪的时候。日子本该是灰色而沉重的,但在汪曾祺的笔下却是明亮、丰满、使人动情的。我们看不见他们的失意,有的却是他们带给我们满纸诗意。

最后,我想借用作者的小诗表达我对这篇文章的喜爱。汪曾祺想念昆明的雨,而我想念这样一首诗。

莲花池外少行人,野店苔痕一寸深。浊酒一杯天过午,木香花湿雨沉沉。

我爱这昆明的雨。

[评 析]由单篇关联到作家整体的语言追求(曲折、顾盼、有情),并且追索“情”的独特表现方式——淡淡地显,深深地藏,因之触及了文本的情感蕴藉特色。还挖掘出更深层的言语表现情趣——在灰色的岁月,用文字酿造满纸的诗意,这种尺幅千里,灵动饱满的教学追求,让人沉迷。

附板书设计:

[总 评]

提及语文赛课或示范课,不少人会将之与“做秀”联系起来——绞尽脑汁地制造亮点,不计成本地反复演练,不顾学情地高、大、深满灌……

在这种功利而虚伪的语境中,张宏老师能忠于学情,忠于课型、忠于自我的文本解读体验与思考,坚守语文体性,循审美散文之类性,引领学生优游涵泳,不断开掘文本篇性,上出语文课的朴实、灵动与深刻,令人振奋。

一、向着“独特”处不断漫溯

实录给人最直接的心灵震撼就是篇性的审美开掘。出人意料,却又在情理之中,自然实现了熟悉与陌生的相乘。

主要表现在:

1.聚焦矛盾处。文题叫《昆明的雨》,为什么全篇并没有用大量笔墨正面去写昆明的雨,却津津有味地写了仙人掌、杨梅、缅桂花、淡淡的乡愁?这是从写作切入点开掘篇性。

2.聚焦奇异处。写了这么多东西,竟然能多而不乱,多而不散,怎么做到这一点的?于是,学生悟到了文眼“雨”的外统摄,情感主旨“喜爱与想念”的内统摄。这主要是从文眼的角度开掘篇性。张老师教学中虽未出现内统摄、外统摄这两个词,但和学生的对话中,意思完全表达出来了。

3.聚焦隐秘处。主要体现在“牛肝菌色如牛肝,滑,嫩,鲜,香,很好吃”一句的教学处理上。张老师用的是还原法,将“滑,嫩,鲜,香”中的逗号换成顿号让学生悟读——牛肝菌的好吃,作者的享受,这是从标点的妙用上开掘篇性。

4.聚焦浓墨处。主要表现为对干巴菌描写中的“三抑一扬”手法的深入体悟与会通,这是从表现手法张力的角度开掘篇性。

篇性开掘是对创作规律的本然呼应。从苏格拉底要求在细节的描绘中“现出生命”“表现出心灵状态”②,到黑格尔、恩格斯强调典型塑造中的“这一个”,再到王国维突出的“大诗人之秘妙”③,鲁迅关注的文中“极要紧,极精彩处”④,优秀的作家创作时无不在追求:让作品燃烧着自我灵魂的火焰,彻底照亮读者审美的心灵。

篇性开掘也是落实多重教育目标的最佳抓手。大到国家的育人目标,课程目标,小到单元教学目标,单篇教学目标,没有合适的抓手,阅读教学无异于老虎啃天。抓手太多,也会削弱目标的达成度,使语文学习有不能承受之重。篇性开掘尺幅千里,又会通无限,所以是最佳抓手。

篇性开掘还是语文专业性的体现。比如,同是意象抒情,无法区分李煜和李清照的个性差异,能称得上“专业”吗?

篇性开掘更是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内驱力的需要。篇性因为独特、新颖,所以更能磨砺思维,开发想象,润泽情感,激发探究兴趣。缘于此,孙绍振先生呼吁:“文本解读不应着眼于一望而知的表层的意象群落,而应着力于中层的情志脉以及更为深层的形式规范。”⑤他说的“深层的形式规范”,正是指文本的篇性。

从言语表现与创造的角度说,着眼于篇性揭示,可以更好地化知成智,涵养言语情性与人格,使语文学习更好地从占有式学习走向存在式学习。中国台湾学者贾馥茗认为,创造是人类利用思考能力,经过探索的历程,藉着敏感、流畅与变通的特质,做出新颖独特的表现⑥。篇性审美不仅是独具慧眼的发现,更是为师生言语生命的绽放蓄势,进而可以更好地走向言语创造,确证自我精神生命的存在。

遗憾的是,这些常识并未被广大语文教师所认知。或者,认知了却因畏难而干脆放弃,致使阅读教学长期陷入千夫所指的庸常、无聊、低效之境。

二、在整体统摄中比照、会通

篇性不能自显,须通过“他者”确证。

他者,可以是外部的,如张老师树立的“陪衬句”——牛肝菌色如牛肝,滑、嫩、鲜、香,很好吃;也可以是内部的,如干巴菌描写中的抑扬手法,就在本身的交错之中互为他者。“我”字表现上的秘妙,也是在显和隐的内部互动中体现的。

当然,严格说来,内部他者也有一个不在场的他者存在。朱自清《背影》中父亲攀爬月台买橘子的场景描写,“我”的出现频率就很高,将作者彼时的情感失范现象很贴切地表现了出来。这种极度奢侈和《昆明的雨》极度俭省的用字现象,就构成了一种互为他者,互相确证篇性的资源,完全可引入教学。

篇性确证后,可以群文阅读或直接习用,以强化对篇性的体知——深圳霍欣娟老师在引领学生感知了汪曾祺的抒情模式“形容A 事物的词→人的情感作用→用来形容B 事物”,如“她们的声音使得昆明雨季的空气更加柔和了”,立刻出示情景句“火锅里开满了花椒,融化的牛油,沸腾的红油,不分青红皂白,麻醉了舌头”,让学生模仿便是。也许是出于时间或着力点的考虑,张老师选择的是阅读体验的会通——将《昆明的雨》和《端午的鸭蛋》中抑扬手法进行比较赏析。

比照也罢,会通也罢,习用也罢,都必须有整体的统摄。唯其如此,知识的结构化才能得以保障,篇性开掘才会更加熠熠生辉。

纵观张老师的教学实录,整体统摄主要表现在对双重文眼(形式上的文眼,“雨”;情感上的文眼,想念)的把握上。因为是作为篇性探究题抛出的,所以顺势而下整体上把握了文本的结构与内容——

昆明菌子极多。

雨季的果子,是杨梅。

雨季的花是缅桂花。

雨,有时是会引起人一点淡淡的乡愁的。

于是,他捕捉的文眼也被顺利转换成了课眼和课脉。不过,张老师对文本情脉或结构的把握还可再深入一下,在课气的流畅、强旺方面亦可加强。“仙人掌→雨→仙人掌→菌子→果子→花→乡愁”这样一条行文线索,使得语言与情思的曲折、流动、顾盼特色跃然纸上。汪曾祺明确说过“语言不是外部的东西。它是和内容(思想)同时存在,不可剥离的。语言不能像橘子皮一样,可以剥下来,扔掉。”⑦所以,他追求的语言流动向前,顾盼多姿,也指情思。落实到《昆明的雨》,抒写对象不断变换,体现了曲折、流动的特色,仙人掌的两次描写,“我想念昆明的雨”两次回旋,并非啰嗦而是在顾盼,很好体现了独特的抒情景深。此特色未被充分开发,因此板书尚无法有力撑起教学内容。

不过,张老师的情趣统摄堪称一绝。无论是导入,还是各环节的启悟,甚至无意中出现的口误——将“感官”衍化为“触觉”“肤觉”,都被他瞬间点化成课程资源,体现出很超拔的教学智慧。

尤为难得的是,张老师在把握教学整体感的同时,还注意了课型的观照——他提醒学生:这是一篇自读课文,可利用的学习资源不光有文章本身,还有课后的阅读提示。视角选择上的篇性体认——作者大量笔墨没有去写雨,那他写了哪些内容?还有后面的“圈点批注,佳段交流”教学环节,其实都是萃取了课后“阅读提示”中的要求。虽在放手学生质疑、探究的力度上还不够大,但因其自身深厚的文本解读功底,加上无处不在的问题意识、对话意识,自读课文的要求基本上被落到了实处。

三、注意类性辨识与体性坚守

孙绍振先生通过对散文发展史的梳理,将散文分成了三类,即审美的抒情散文——偏于诗化、美化的审美抒情,遵循的是抒情逻辑;审丑的幽默散文——偏于对并不美好的事情,荒诞情感的书写,遵循的是幽默逻辑;审智的学者散文——偏于智性观念的表达,遵循的是理性逻辑⑧。

循此理论,《昆明的雨》 显然属于审美散文,其文类特性便是诗化、美化的抒情。张老师深谙此理,扣住文眼“想念”,引导学生不厌其烦地朗读,通过降调、节奏、重音,读出享受感、娇娇感、怀念之情,包括对卖杨梅女孩形象的体悟,对卖缅桂花房东母女善良、热情内心世界的把握,其实都是在悟诗化的情感。

在诗化情感的玩绎上,张老师并未只在一个层面滑行。他问学生:“难道四十多年过后,汪曾祺追忆那段生活的时候,想念的仅仅是昆明的雨吗?他还在想念什么?”从而将审美引向了汪曾祺在贫瘠生活中酿造诗意的言语人格和自然醇美的留白艺术的体悟上。

诚然,当时生活的确贫瘠到了极致。有学者写到:“学校教室不够,图书馆坐不下,就到荒野去看书;没有桌子,就在装肥皂的木箱上写论文、写小说……”⑨汪曾棋自己在其他作品中也不止一次地写到当时的艰苦——学生吃的饭是通红的糙米,饭里什么都有:砂粒、耗子屎……被称为“八宝饭”。如果裤子破了,他们就用一根麻绳把破处系紧;如果鞋底下有洞,还特制一则谜语来逗趣。可见,再艰苦的生活也没有磨灭他们诗意而乐观的情怀。

据说,一位曾在西南联大任教的学者赴美国讲学。美国人问他:“西南联大8 年,设备条件那样差,教授、学生生活那样苦,为什么能出那样多的人才?”——一个专门研究联大校史的美国教授以为联大8 年出的人才,比北大、清华、南开30 年出的人才都多。为什么?这位学者回答了两个字:“自由。”⑩

汪曾祺就是在这样艰苦而自由的环境中度过了最美好的青春时光。这里,他不仅学到了很多知识,而且结识了亦师亦友,带他走上写作之路的沈从文老师,邂逅了相伴一生的妻子施松卿。这怎么能不令他四十多年后依然对昆明魂萦梦牵呢?写昆明的雨,不过是诗意、温馨、自由情怀的别样寄托罢了!

从这个角度说,张老师问得深刻,问得精准。倘若将上述史料简约地告知学生,或许会赢得更深眷的共鸣。如果与《背影》《白杨礼赞》所学过的选文加以比较,学生对《昆明的雨》诗化抒情的独特或许印象更深。

令人欣慰的还有,张老师将学生的目光引向了更深远处——玩绎作者独特的情感表达方式。双重文眼的统摄,结构上的顾盼生情,抑扬手法的妙用,标点中的春秋笔法……从而在形意统一中凸显了“形”,有力地捍卫了语文的体性,成功规避了将语文课上成思品课、历史课或文化课的风险。

这一要求看似常规,其实很多老师并未达到。

猜你喜欢

牛肝菌文眼仙人掌
仙人掌
坚韧挺拔的仙人掌
云南发现4.2公斤野生牛肝菌
乡村小学中段阅读教学中“文眼”统领作用发挥探究
抓住文眼,让文本解读更有效
解答“文眼”鉴赏类试题“六看”“三步”法
仙人掌
牛肝菌的功效
最好的老年人食谱——牛肝菌扒菜心
丽水山区牛肝菌资源的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