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游戏中满足儿童身心发展的需要
2019-12-02陈晨
摘要:游戏是儿童的最爱,也是儿童的主要活动。正如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所说:“游戏在儿童生活中具有极重要的意义,就像活动、工作和服务对成人具有重要意义一样。”常听到儿童说的一句话就是“我们出去玩吧”,游戏即是儿童的生活,在游戏中他们实现自己的需要。但儿童的需要常得不到满足,因为真正做到在游戏中教学的并不多,如何做到在游戏中满足儿童的需要还是要继续探讨和实践的。
关键词:游戏;需要;学前儿童发展
从事学前教育工作研究之后,渐渐的开始明白游戏对于儿童的重要性,怎样通过健康有益的游戏活动,寓教于乐,使孩子们在玩耍中实现基本需要的满足,是个重要的课题。儿童的需要分为四个层次,下面结合儿童几个层次的基本需要,谈谈如何在游戏中满足儿童身心发展的需要。
一、 游戏满足儿童生理发展的需要
首先是满足儿童的基本生存需要,在游戏中,儿童的吃、喝、睡就不再是简单的、单一的形式了,例如,小班的幼儿玩小汽车的游戏结束后,教师可以自然的引导幼儿“小汽车需要加油了”,幼儿会很开心、也很自觉的喝水,为自己的小汽车“加油”。
其次是满足儿童的身体活动需要,好动是儿童的特点,在游戲中,儿童可以自由的变换动作、姿势,多次重复自己感兴趣的动作。在我国颁布的《幼儿园工作规程》以及《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就明确规定,幼儿户外活动时间在正常情况下每天不得少于2小时。幼儿最喜欢在户外游戏,也最喜欢体育活动。因此,在体育活动的设计中加入充足的游戏环节是满足儿童身体活动需要的重要途径,应该被重视起来。
最后是满足儿童的安全需要,在游戏中,儿童往往是自由的、自主的,他们能很好的融入陌生的环境,在游戏中他们会觉得开心、快乐,而愉快的情绪会让他们忘却环境的陌生。例如,刚入园的幼儿,通常会因为和亲人的分离及对环境的陌生感到焦虑、紧张,但是如果班级里有他们感兴趣的玩具和区域环境吸引注意力,他们玩起来了,情绪稳定之后,会渐渐爱上幼儿园。
二、 游戏满足儿童认知发展的需要
幼儿对周围事物充满了兴趣与好奇心,这种兴趣与好奇心是理解环境、影响环境需要的表现。幼儿对大自然的、身边的、熟悉的、生活中事物都有着浓烈的好奇心,正如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游戏犹如火焰,点燃了探索求知的火焰”。游戏是满足儿童探索需要的“火焰”,为了让这团“火焰”熊熊燃烧,作为教师和家长就该让幼儿经常接触大自然,为幼儿提供一些有趣的探究工具和材料,同时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兴趣,既为幼儿的探究需求提供精神上的支持,也为幼儿提供物质上的条件,如不误解和伤害幼儿,提供有探索空间的玩具材料等。
另外在幼儿园的环境中,为满足儿童可以进行各种各样的探索、操作活动的需要,教师可以准备专门的探究设计活动,可以让儿童经历从“关注问题,进行猜测和假设,设计调查,收集信息,找到答案,合作、分享与交流”的完整探究过程。除此之外,还可以为儿童准备专门的探索区域。例如,幼儿园常设区域——科学发现区,就是为儿童探索所设置的游戏区,这里有支持他们自主探索和自由发现的材料,在这里他们可以为自己的疑问寻找答案,满足他们的探究需求。还可以设立自然角和种植园,让儿童近距离、长时间的观察自然现象。
三、 游戏满足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需要
人际交往需要的形成与发展是人所特有的社会性发展的重要内容。儿童的人际交往需要也是其社会性发展的重要内容。而游戏是儿童人际交往需要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这种需要寻求满足的途径。儿童多在游戏和生活中形成他们与别人的关系,他们与社会的关系。例如,亲子游戏,儿童可以在与成人的共同游戏中体验到成人的爱,形成对成人的信任与依恋,从而形成与其他孩子的注意和交往兴趣。在角色游戏中,儿童通过扮演各种角色,学会理解别人,增进对自己,对他人的认识,并且尝试体验长大后所要承担的角色,满足自己理解社会、参与“大人的世界”的需要。
社会适应需要也是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内容,对儿童来说,与周围的社会环境建立和谐关系,适应社会是必然的,特别是喜欢并适应群体生活,遵守基本的行为规范,具有初步的归属感。儿童想要在自己认同的群体里得到认可和接纳,觉得自己隶属于这个群体,这是归属与爱的需要,是一种对“心灵家园”的渴求。例如,在游戏中,儿童必须能够一起构建和改变游戏活动的主题,如遇到不能按大家一致意见玩游戏的儿童会被排斥在外,而采取合作态度的儿童会被团体接纳。
四、 游戏满足儿童自我表现、自我肯定的需要
游戏对于儿童不仅仅是“好玩”或娱乐,更重要的是儿童在游戏中可以获得影响与控制环境的能力,可以建立起对自己的信心。当儿童在游戏中通过自己的行动对物体或他人产生影响时,会感到自己是有能力的人,会获得成功的喜悦,体验到克服困难、达到目的的快乐。在游戏中获得的成就感和自主感,可以满足儿童自我实现的需要。
在游戏中,儿童常常会将自己的成果展示给教师和同伴们,向他们介绍自己的厉害之处,希望得到教师和同伴们的认可。如果被无视,或者被嘲笑,则会受挫,甚至会留下心理阴影,出现不敢表现自己,或者常说“我不会”的现象。因此在游戏中需要多鼓励和肯定儿童的做法和想法,给予他们信心,让他们知道自己可以做到,可以做好,满足他们自我表现和肯定的需要。
游戏的价值在于它不仅满足儿童身心发展的需要,而且促进儿童的身体、智力、社会性和情感等各方面的发展。幼儿以游戏为生命,以游戏为生活,游戏是儿童的正当权利。归还儿童天赋的游戏权利与机会,鼓励儿童游戏精神的释放与挥洒,让儿童获得诗意的幻想、好奇的探索、雀跃与欢笑的自由和空间,把儿童的目光所投、兴趣所指、需要所及作为活动源泉,而不是以成人预设的程序与大纲来圈定儿童的活动与发展,这才是正确的,才是学前教育与童年生活相互嵌入与相互吻合的必由之路。
参考文献:
[1]李季湄,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
[2]刘焱.幼儿园游戏教学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作者简介:
陈晨,山东省日照市,山东省日照街道中心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