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图亚特复辟时期英国经济发展的原因分析
2019-12-02汤晨光
摘 要:斯图亚特王朝复辟时期的英国在英国史研究中总是受到冷落。这段时期也是有很多值得关注的地方的,例如六十年代中期的瘟疫和伦敦大火,以及七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初的“排斥危机”,还有复辟时期的经济发展状况,这些事件都对英国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其中,复辟时期的经济发展格外值得关注,英国经济在复辟时期取得了高速发展,尤其是对外贸易,奠定了英国此后掌控世界市场的基础。本文将就英国复辟时期经济发展的原因进行分析。
关键词:斯图亚特;复辟;经济发展
根据17世纪英国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戴维兰的计算,“在1660~1688年间,英国贸易额工业产量和船舶吨位都增加一倍以上”。其中,对美洲的殖民地贸易主要是蔗糖、烟草、黑奴、皮毛贸易,而集中于印度的东方贸易则是主要体现于英国东印度公司上,从事香料贸易等。1663~1686年间,从事东印度贸易的商船吨位增长了一半;美洲、西印度的增长几乎达100%;北欧贸易的增长幅度则超过100%。由此可见,复辟时期的英国经济得到了高速的发展。经济得以快速发展的原因是非常复杂的,其中有三个因素起到了主要作用,国内较为安定、科学技术发展、海外殖民与特许公司的发展。
一、 国内政局稳定
17世纪,可谓是欧洲各国的战争世纪,战乱,成了各国政治与经济生活中的常态。据估算,17世纪欧洲大陆各国和平的年份,总共只有7年。与欧陆各国一样,英国17世纪的社会经济也受到战争的严重影响。17世纪中叶的资产阶级革命,在打击封建王权、扫荡守旧势力方面,具有划时代的进步意义,但是,另一方面,革命在客观上又造成社会的大动荡,对经济发展有一定的消极作用。内战爆发以后,英国的经济竞争对手荷兰、法国趁机扩展他们的贸易,英国呢绒出口受到排挤。由于缺乏本国政府的有力保护,从事与波罗的海地区贸易的英船数目锐减,它们在英国与波罗的海贸易的全部商船之中所占的比例,从2/3降为1/3。内战不但使对外贸易严重受阻,也给工农业造成了很大破坏,单就粮食生产而言,由于战事的影响,在1646~1650年间,粮食价格达到了创纪录的高度。1655~1660年的西班牙战争,又使对外贸易受到重创,在战争中,英国损失了1000~1800艘船。由于两国交战,来自西班牙的优质羊毛供应中断,给国内呢绒业造成严重困难。到复辟时代前夕,受西班牙战争的影响,英国经济陷入停滞。社会动荡与战乱是英国经济的头号敌人,如何保持社会稳定,就成了复辟时期英国经济发展的首要前提。
复辟之初,查理二世就在《布雷达宣言》中指出在经历了长期的悲惨生活之后,广大臣民希望我们通过和平、平稳的方式取得政权,尽量少流血,少给民众带来伤害。虽然在坚定的国教徒压力下,政府在宗教上出台了《克拉伦敦法典》这样的迫害性政策,但是因为此时政策的执行需要靠地方政府,地方政府此时对于不信奉国教的新教徒大多抱有同情,因此法典在英格兰的各个地方并未得到彻底的执行,法典在国内并未造成大规模的宗教迫害与社会动荡。另外,在60年代中期伦敦爆发了大规模瘟疫,但是瘟疫并未蔓延至全国,而且随着此后的伦敦大火,瘟疫也得到遏制。1666年的伦敦大火虽然将伦敦城大部分化为灰烬,但从客观上遏制了瘟疫的蔓延并对促进了伦敦城的重建,而且并未造成大规模人员伤亡。复辟时期最有可能造成大规模社会动荡的事件应该就是由1678年“天主教阴谋”所引发的“排斥危机”。这一事件几乎快要将英国拖入到内战的边缘,但是查理二世和托利派凭借着政治智慧和良好的运气最终安全地度过了危机。由此可以看出,從1660年到1688年,英国国内的政治局势一直较为稳定,这使得英国的经济得以在平稳的政治环境中持续发展。
二、 科学技术进步
复辟时期英国的科学技术也取得了快速的发展,出现了科技文化繁荣发展,产生了牛顿、胡克、哈雷等一大批科学家,科技的发展也对经济起到了推动作用。
复辟时期经济的高速发展在海外贸易上体现得最为突出,而海外贸易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远洋航行的能力,这就对航海技术提出了较高的要求。1660年查理二世刚回到伦敦,就组织成立了英国历史上第一个科学研究机构——英国皇家学会,这对英国此后的科学技术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皇家学会组成过一个委员会,专门从事同航海、造船、植树造林和贸易有关的实际问题。另外,格林尼治天文台也是在这一时期建立。在远洋航行中,精确地定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这就对数学和天文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从而促进了数学和天文学的飞速发展,进而改善了远洋航行中的一些技术问题。可以说,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的建立正是改进航海技术需要的直接成果。复辟时期英国经济发展或者是对外贸易的需求直接影响了此时科学家们的研究课题和技术发明,而这一时期的经济发展带来了个人收入的增加,这也有助于激发科学家的研究动机,从而实现经济与科技的良性互动。
三、 海外殖民与特许公司的发展
1660年复辟王朝刚刚成立的时候,就颁布了较以往更加严苛的《航海条例》,规定殖民地不论输出还是输入商品,都必须由英国船只装载,一些重要的工业原料只能运往英国和英属领地,首先满足英国工业生产需要。这就进一步限制了荷兰的海上贸易空间。1664年,英国一支海军占领了荷兰在北美洲的新阿姆斯特丹,此举进一步加深了双方的矛盾。第二次英荷战争虽然从军事角度而言对英国并不理想,但通过此次战争,英国保有了战争中夺取的哈得逊流域和新阿姆斯特丹,保留了西非的要塞,并迫使荷兰承认西印度群岛为英国的势力范围。这使英国在北美洲的势力大为扩张,北美殖民地得以连成一片,并逐渐发展起一个独立的经济体系。
复辟王朝后期开始转向实行海外市场拓展战略。为了确保商人们对于市场安全的信心,1679年英国颁布了《人身保护法》,对私人的生命财产安全给以法律上的保护,私人财产获得保障使商人们积极出海寻求商机。在17世纪下半叶,利凡特公司达到顶峰时,它接受的呢绒占英国呢绒出口总量约四分之一。此外,利凡特公司还为英国工业发展提供原料,特别是每年从利凡特运回大量生丝。东印度公司的贸易活动也同样带来了巨大的商业利润,1660年公司派发给股东的红利为出资额的20%,到1665年这一数字就上升到40%,1685~1689年则实际达到了50%。皇家非洲公司主要经营贩奴贸易,据估算,1672~1711年之间,这家公司在西印度通过拍卖出售了90000个奴隶。如果算上运输途中死亡的黑奴,该公司从非洲很可能运出了12万以上的黑人。特许公司们通过这些血腥的原始积累大发横财,进一步刺激了英国近代早期海外殖民贸易的热情。根据查尔斯·达维南特的推算英国的社会财富在1600年达到1700万镑,到1630年增加近一倍,达2800万镑,1660年增加一倍,达到5600万镑,到1688年增加50%以上,达8800万镑。而财富的获得主要来自特许公司对外贸易活动所获得的利润。
复辟时期经济得以快速发展的原因是许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后来英国经济的基础很多都是在这一时期所奠定,因此,对这一时期的经济发展状况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是极为必要的。
参考文献:
[1]叶·阿·科斯明斯基.十七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下)[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1.
[2]Ralph Davis. The Rise of the English Shipping Industry in the Seventeenth and Eighteenth Centuries[M]. St. Martins Press,1962.
[3]钱承旦.许洁明英国通史[M].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2.
[4]莫顿.十七世纪英国的科学、技术与社会[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
[5]史滇生.世界海军军事史概论[M].北京:海潮出版社,2003.
[6]王军.16~18世纪英国特许公司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1.
[7]E.E.李奇.剑桥欧洲经济史(第四卷):16世纪、17世纪不断扩张的欧洲经济[M].张锦东,钟和,译.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8]查尔斯·达维南特.论英国的公共收入与贸易[M].朱泱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5.
作者简介:
汤晨光,湖南省湘潭市,湘潭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