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少教多学”学习模式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2019-12-02谈秀瑜
摘 要:在开展教育教学好的时,我们不仅仅要关注如何提升“教”的效果,我们还需要关注如何提升“学”的效果。其实,作为教育者的我们,努力设计“教”活动,期盼展现教学魅力,目标指向是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促使学生具备“会学”能力。在笔者看来,有教学能力的教育者,他所搭建的教育平台,往往是自己“教的少”但是学生“学的多”的平台。当然在高中语文教学实践中,我们要想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也需要搭建“少教多学”的学习平台。本文中笔者就对此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少教多学;学习模式;高中;语文教学;实施策略
在引领高中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他们具备独立完成学习任务的热情与能力。而作为引领他们不断成长的教育者,需要在设计“教”活动的过程中,为学生搭建学的平台。在传统的学校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对于“教”关注的更多,甚至多到占领学生“学”的全部空间。这样的教学方式,对于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助力甚少,甚至还会带来很多的负面影响。学生需要“少教多学”的学习平台。作为高中语文教育者,我们在实施教育活动的过程中,往往会影响学生的内在,因此,我们更需要借助这种平台促使学生的情感与思想不断地得以生成。本文中笔者就对“少教多学”学习模式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施策略进行了分析。
一、 让学生“慢慢的”读
高中学生在完成知识学习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地“加量”。但事实上,在笔者看来,我们搭建的教育平台,应该张弛有度,我们对于学生的内外在都应该有所关注。尤其是在阅读教学活动中,学生正在大量地搜集着信息。我们需要为学生预留出慢慢品味的时间。如在实际阅读教学过程中,一些教师只给学生的很少时间进行阅读,有的学生甚至没有读完文章,教师就急于为学生讲解文章的内容的意思,所以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达不到良好的效果,所以为了改善这一状况,教师必须采取“少教多学”的模式,留给学生充足的阅读时间,让学生独自感悟文章的大意,体会文章的情感,然后教师进行稍微地点拨,就会进一步加深学生的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二、 减少学生的思维误区
作为高中语文教育者,我们在开展教学活动时,会可喜的发现,我们面对的学生群体思维容易发散,容易生成个性化的情感、想法。但是,这些想法未必都是积极地、正确的。作为教育者,我们既要给学生思考的空间,还需要做好必要的引领工作。如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主要应起到引导的作用,加入学生的自主阅读教学中来,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并指出学生思维中存在的误区,并提出合理化建议,促使学生及时的改正过来,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三、 构建合作交流平台
高中学生需要自主化的学习平台,在这一过程中他们可以慢慢地品味,还可以应用创新意识进行探究与验证。但是,他们同样需要合作交流的学习平台。通过交流互动,让学生将自己的感悟进行积极地分享,借助他人的指导与建议,从而实现“二次创作”,深化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如教师应让学生小组的交流的成果与全班同学进行分享,对于小组交流的成果,各个小组可以提出异议,从而进一步进行讨论,以此拓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从而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例如在学习《荷塘月色》这一课时,教师采取小组合作阅读方式进行学习,在学生自主阅读之前,教师提出了问题,全文一共分为几个部分?每个部分主要讲了哪些内容?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阅读,小组阅读之后,可以自由地进行讨论,小组阅读之后,教师让每个小组派一名回答这几个问题,其他小组可以提出异议,然后再进行讨论,得出的最后的答案,由教师来判断对错。因此采取小组合作阅读的模式,能够真正实现“少教多学”。
四、 培养学生自我评价的能力
在实施“少教多学”学习模式构建活动时,我们要做到“不忘初心”。对于教学活动的定位始终应该定位在培养学生会学能力上。在这一方面,笔者认为,培养学生规划、反思的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自我评价能力是非常有效的途径。为了督促学生进行自我评价,教师应将学生的自我评价当作每天的作业,在每次阅读之后,学生都应将阅读评价上交给老师,教师针对每一个学生的自我评价,给予学生科学、合理的针对性建议,并在学生自我评价上面,多写一些鼓励性的话语,尤其是阅读能力較差的学生,能够及时看到的他们的进步,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不断完善阅读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例如在学习《我有一个梦想》这一课时,教师在完成这一篇课文的讲解之后,教师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了两方面内容,一方面是否完成了本节课阅读教学目标;另一方面阅读过程中的表现如何,并说出原因,并提出的改正的办法,完成之后,上交给教师进行检查,并根据具体的情况,对学生的不足之处和建议进行了合理的补充,并适当进行了鼓励。
综上所述,作为一线的高中语文教育者,笔者认为,让学生参与“少教多学”的学习活动,学生可以更为自主化的展现自己的学习能力,可以在学习活动生成更多的更为,减少情感惰性、思维惰性。相比其他教学模式,这种学习模式中,高中学生可以投入更多的学习热情,对于他们拥有综合素养也有极大的帮助。因此,笔者认为,我们要想实现课程改革,就要在教学实践中,积极应用“少教多学”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朱凤岚.浅析“少教多学”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4(2).
[2]李小燕.“少教多学”方法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14(12).
作者简介:
谈秀瑜,重庆市,重庆市忠县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