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校班主任心理辅导机制的构建和运作分析
2019-12-02陈梦婷
摘 要:职校,全称为职业技术学校,指以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劳动力就业水平为主的学校,职校招生面向的是初中毕业生,学制为两年至三年,主要进行职业(技术)教育,同时开设有关普通文化课。在素质教育全面推进的今天,注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教育已成为教育工作的重点关注对象,而班主任在学生心理辅导方面相比于其他相关人员占有绝对优势,本文针对职校班主任心理辅导机制的构建和运作进行了详细阐述,希望能够对职校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发展有所帮助。
关键词:职校;班主任;心理辅导机制;构建与运作
据研究发现,在当代社会的青少年群体中,心理发展与生理发展不平衡的现象非常普遍,由于人生阅历少、独立意识的增强、逆反心理的出现以及学业上的压力等种种原因,青少年心理问题日加严重,具体表现为:心智不成熟、行为举止浮夸到令人费解、易怒易冲动、过于浮躁、心理承受能力过弱、心理障碍难以突破甚至得抑郁症等,这种现状极不利于青少年的终身发展,因此注重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很有必要,而班主任心理辅导机制的构建与运行对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建立健全人格、树立正确三观具有战略性的意义。
一、 班主任心理辅导机制的优势分析
(一) 班主任更了解自己的学生
对于学生而言,没有什么事情比遇到一个好的班主任更幸运了,班主任心理辅导机制的优势有以下两点:第一,掌握班集体大致情况、了解每位同学的个性发展特点是最基础的,同时也是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的绝对优势,在进行团体心理辅导或是个体心理辅导时,班主任能够根据他了解到的被辅导团体或个体的具体发展状况,灵活选择最契合学生心理需求、最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辅导方式对学生进行高效高质量的心理辅导;第二,班主任与代课老师对学生的意义存在本质区别,班主任是学生在学校大家庭的大家长,学生对班主任信任、依赖,班主任尽最大限度为本班学生争取最优资源、谋求最高利益,双方的和谐发展有利于心理辅导的顺利开展、高效进行。
(二) 班主任与学生容易形成心理认同
班主任、班集体、学生小了讲是不同的个体,往大了讲是一个时时刻刻都紧密联系的整体,学生个体参赛获得了荣誉为班级争光,为班主任长脸,在学校日常管理中将班主任考评一同纳入班级考评,班主任与学生早就在无形中被归纳为一个整体,根据当前教育体制改革的管理机制,班主任与学生应具备的共同认知就是:“班荣则我荣,班耻则我耻”,师生间的心理认同在这样互利共生、和谐共处的大环境下已逐渐形成,为心理辅导的开展创造了契机。
二、 班主任心理辅导机制的构建和运作
(一) 建立“行政督导,专业指导”的工作机制
第一,市教育局应充分重视职校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将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视为重点关注对象,充分发挥市教育局政教科的心理教育管理职能,由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委员会等机构对班主任、在校心理咨询师进行专业指导,要求各大职校将“班主任心理辅导”工作作为教学工作的重点,将“班主任心理辅导”落实到职校,不定期审查,制定相关评选规则与奖励制度,将“年度优秀心理辅导班主任”“优秀心理辅导机制学校”“优秀心理辅导教师”的评选作为促进班主任心理辅导机制发展的评价机制。
第二,市教育局每年需定期对骨干班主任进行强制性的专业心理教育培训,对职校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能力进行综合性的考核评估,学校也应定期对班主任进行适时适量的心理教育培训,面向全体教师,实行全员参与机制,培养高质量、大规模的高专业素养教师,创造一支庞大的专职师资队伍,以此适应“班主任心理辅导机制”的建立与运作。
(二) 结合家庭、学校对方合作,形成教育合力
任何机制的构建、运作都需要多方协调,充分调动各种辅导资源,县级教育行政部门应对教师与家长进行灵活多样化的专业培训,学校应建立以校领导为首的心理健康教育队伍,教务处要保证班主任心理辅导课的课时量,从本质上减少学生“师源性”“家庭性”的心理问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家长心理健康教育培训结合班主任心理辅导机制,形成一种全员参与的心理教育工作格局。
对于班集体、学生个体出现的心理问题,班主任可以利用灵活多样化的辅导活动对学生进行团体辅导或个体辅导。如:五一劳动节,举行“劳动最光荣”的团体活动,通过学生间的团结合作,让学生热爱劳动、树立团队合作意识;在“评选班干部”的活动中,开展“对待落选的心理调适”“干部轮换与人际关系”这样的专题辅导,让学生从“认识自我”“接纳自我”“调控自我”(取长补短、保持良好心态)、“发展自我”等多方面全面认识自己,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发展。
三、 结语
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社会发展的重点关注对象,结合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特点以及当前教育发展的新局面,班主任心理辅导机制的构建要求班主任注重全體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把握个体发展特点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给予问题学生适当关注,帮助其消除心理障碍,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保证心理辅导的高效进行,所以班主任自身也需要具备良好的心理教育能力,同时结合市教育局、学校、家庭多方资源的协调合作,改善当前青少年心理发展现状。
参考文献:
[1]徐放.职业学校心理健康公共辅导体系运行机制的探索[J].职教通讯,2017(29):61-63.
[2]刘建军.用“希望教育”理念做好中等职业学校班主任工作[J].吉林教育,2017(2).
[3]魏新建.中职学校班主任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7(39):102.
作者简介:
陈梦婷,四川省宜宾市,四川省宜宾市长宁县职业技术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