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化办学环境下的学前教育城乡发展现状研究
2019-12-02郭立
摘 要:教育的公平是历代统治者和普罗大众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所以如何保证教育的公平性是统治阶层需要不断探索的方向之一。随着时代的发展,经济飞速增长,信息也高度流通,人们经常会发现在不同的地区出现了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公平,而这类不公平又会导致其他的连锁的社会问题。种种因素相互关联,很大程度上延缓了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所以,为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目标,也为了全面提高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和文化素养,要尽快实现教育公平,教育资源的平均分配。集团化办学就可以很好的贯彻教育公平的思想,本文就从集团化所具有的特点,其表现方式以及在实现九年义务教育阶段采用集团化办学会出现的问题和矛盾这几个方面来探讨,通过问题分析归纳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学前教育;均衡发展;集团化办学
一、 相关概念界定
(一) 集团化办学
这种方式需要一个核心,通常会选择一个各方面条件都比较优质的学校作为试点,以这个学校为中心辐射到一定区域内的其他学校,将这些学校看成一个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内建立一套通用的结构和管理体系,实现区域内的资源配置共享,实现区域内的教育均衡发展。
(二) 教育均衡
我们所说的教育均衡就是教育资源的平均分配,教育区域水平大体相当,在学校教育上非常注重公平并且平等。在这个大方针不变的前提下,我们的教育机构和受教者就是传统意义上的学生,都享有平等的待遇和权利。要实现这一目的,我们就要保证在不同的区域之间教育资源的平均分配,不同的教育机构,教学水平大体相当。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在教学活动中供求相对平衡的状态。而这个过程又分为个体和学校两个维度,就个体而言,所谓的平等,包括接受教育的机会是否平等,所享受的教育资源是否平等,以及最后实现的教育结果是否平等这三个方面。从学校的角度来说,和周围其他学校相比,所分配到的教育资源是否平等,城市和农村之间所得到的教育资源是否有差异,学校之间的教学水平是否有差异,以及硬件和软件的教育资源是否平衡,这些都是衡量教育均衡的重要考察范围。
二、 集团化学前教育均衡发展存在的问题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的义务教育也出现了一批集团化办学模式,但是因为种种因素的制约,在集团化教学的过程中,出现了从没有出现过的问题和矛盾。这些问题的出现都大大阻碍了我国教育目的的最终实现。
第一,优质教育稀释化。在我国进行集团化办学的过程中,有些地区把升入名校作为教育的唯一目的,有的甚至直接将自己的教育机构包装成名校,并以这种噱头来吸引考生和家长报考,这种方式只是满足了学生和家长的虚荣心,但却并没有从深层意义上贯彻我国教育的最终目的。这种教育方式对学生的成长,对社会的发展并没有实质的贡献。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以升入名校作为唯一目的的教学机构,虽然可以取得一时的红利,但最终会被学生和家长看穿真面目。所以,教育机构在实现集团化办学的时候,需要以高质量的教学水平和区域内协同发展的教育理念为方针,实现教育均衡。
第二,恶性竞争泛滥化。政府以及相关的行政单位会对推行集团化办学的学校给予一定的政策补贴和支持,那些得到政策扶持的学校,会因此获得更多的教育经费,在宣传和吸引考生方面更具有优势,在这种环境下,周边的学校在招收生源、吸引教育经费方面就会显得更加艰难,还有一点需要注意,当学校实行集团化办学的时候,会实现资源的强强联合,甚至会形成某一区域内教育资源的壟断。除此之外,实行集团化办学的学校,为了保证自己学校内教学水平的高质量、满足市场需求,他们会对本校内的教师队伍不断的进行业务能力培训,同时还会外聘业务水平更强的教师来充实自己的教师队伍。对教师和对业务能力较强的讲师的竞争,也是恶性竞争的一个表现形式,而这也进一步加剧了这种恶性竞争的泛滥。
第三,集团运营空心化。很多学校和政府单位为了所谓的政绩和面子工程,都会利用媒体进行造势,夸大宣传自身教师的授课能力,虚报学生升学率,原有招生区域的前提下进一步扩大招生范围,尽一切努力将自己包装为升学率高、教育水平高的名校。还有的地区为了实现集团化办学,不过,区域内学校本身教学水平,硬软件设施配置的差异,强行将所有的学校联合为一个整体,这种方式对基础较为薄弱的学校没有好处,同时还会拉低原来高质量教学学校的水平。这种生拉硬拽的方式,并不是实现及办学集团化的最好方式,而且还会造成集团运营的空心化。
三、 集团化办学中相关问题的规避
第一,集团化办学并不是单一主体就能独自完成的一项活动。它是由多个主体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实现教育公平为最终目的,将优质学校和普通学校相互连接起来实现教育资源配置公平,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人才为方向的一种协同发展的关系。在信息高速发展的现在,我们的社会正在经历有史以来第三次巨大的改变。所以我们在实现集团化办学的过程中,既要保证高质量的教学水平,时刻关注教育界最先进的教育理念。还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把控自己的教学优势和教学短板,学会取长补短,充分利用政府的补贴和扶持,增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区域内办学集团化的顺利进行。才能实现教育公平,实现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
第二,合理定位领头学校与普通学校的关系。实现集团化办学最主要的目的之一是打破教育资源垄断,教育资源垄断,主要表现在公有制学校在教育资源配置和教育补贴经费方面的垄断。我们可以通过办学集团化来实现区域内学校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在我们实现集团化办学的前期,人们不仅要明确把握学校周围的地理状况,学校本身的学习氛围,学校现有资源以及可利用资源情况,还需要把眼光放在学校办学能力之间的差异,学校教学的主要目的上。在已经能够将区域内学校的情况宏观把控的前提下,充分调动教育资源,配合学校教学手段,培养更多符合市场需求的新世纪人才。这个过程中,需要充分调动区域内组成学校的主观能动性,对教育者的创造性给予奖励。促进组织内学校教育发展的良性竞争。
参考文献:
[1]汤林春.上海市学区化集团化办学探索与前瞻[J].上海教育科研,2018(3):15-19.
[2]李志伟.集团化办学:区域教育均衡发展的途径与实践[J].基础教育参考,2018(6):20-22.
[3]兰正彦,张学敏.创新集团办学 加大评估力度 破解择校难题[J].教育与经济,2018(1):3-5.
作者简介:
郭立,四川省宜宾市,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凉姜镇中心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