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与实践

2019-12-02罗淼森

读天下 2019年31期
关键词:应用与实践基础教育信息技术

摘 要:数学作为各级学校一门重要的必修学科,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和抽象性,同时对于基础教育阶段尤其是小学的阶段的数学,其应用的范围也十分广泛。因此学好小学数学不仅是为学好中心阶段乃至更高阶段的数学打好基础,同时对我们日常的生活也有很大的作用。本文以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的应用与实践为切入点,顺应新课改下教学方法的转变,让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中辅助任课老师的教学工作,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致和自主学习能动性,提高老师的课堂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的效率。

关键词:基础教育;小学数学;信息技术;应用与实践

近年来教学实践证明,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它为小学数学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和源泉。美国著名的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勒曾在他的著作《第三次浪潮》(The Third Wave)中向世人传递了这样一个观点——所谓的第三次浪潮,就是信息革命。不同于第一次浪潮和第二次浪潮所涉及的工业和农业革命,现今的世界正在进入一个全新的时期,信息化是当今时代发展的大趋势,人类也步入了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为各个领域注入了新鲜的血液,發挥着不小的作用。因而现在,将信息技术引入课堂教学中也已经成为了司空见惯之事,它的广泛应用也给课堂教学的内容与方法带来了深刻的改变和影响。因此,以小学数学的教学为例,本文就来浅谈一下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

一、 具体化教学内容,提升学生兴趣

数学作为一门高度抽象化的学科,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尤其是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因为它不像人文科目那般具有描述性,而且直观及参与性也不强,加上概念也十分枯燥难懂。所以这就是大部分小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所遇到的第一个障碍关卡。而信息技术的使用能够通过把图、文、音频、动画展示能多种元素与我们的课堂教学内容通过后期加工组合,给枯燥乏味的内容注入“鲜活的灵魂”,给予学生感官上的刺激,使得抽象的知识变得具体化,形象化。那么学生理解其内涵意思也就更加容易。并且在另一方面上,生动活泼的动画视频和声音及图片比起老师单纯的“说教”和枯燥的课本来讲,对学生兴趣的吸引力更强。因此学生更容易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性,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和效率。

二、 突破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在课堂的教学过程之中,如果所教授的内容与学生所理解和掌握的知识点相距甚远。那么这久很容易导致学生对于这个陌生的知识点更具畏难思想和困惑。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如果能够选择运用多媒体教学,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选择具有针对性的音、图、视、动画等资源,引导学生思考问题时学会深入浅出,减少思考和分析上的困难,反过来把具体的形象变成抽象化的思维。简单举例就是,一些学生缺乏空间想象能力,理解不了圆柱,圆锥等变化特征,以及相互转变的要素的概念差别。此时如果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用利用计算机播放视频或者动态图片进行二者之间互相转变的动态展示,那么学生对于这个概念的理解自然就一目了然了。这样的教学突破了传统教学的局限性,加深了学生的概念印象,在学生的大脑里构建出了清晰完整的知识点体系,让学生完成知识点和知识点之间的跳跃,可以在做题和理解学习的过程中,轻易地做到举一反三,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三、 强化所学的知识点的梳理,让学生及时做到归纳反馈

无论在哪个阶段,学好数学的落脚点终归还是应该停留和落实在做题上面。对于学习数学来讲,听懂课和会做题是两码事,但是前者肯定是后者的必要条件。特别是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讲,他们心智年龄尚不成熟,行为规范还处于他律而非自律阶段。因而任课老师想要指到他们到底是否真正掌握了知识点,最重要的途径就是通过做题来得知。因此,想要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和得到学生反馈内容归根结底还是需要进行强化练习。在练习的过程中,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对于所学的知识点进行一个总的梳理,另一方面对基础进行巩固。所以老师可以以教学内容目标和学生平时的作用反馈为依据,在网上搜集一些相关的,同类型的题目,再把它们做成课件,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随时随地的温故而知新,增强他们对这些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减少在这上面犯错的概率。

四、 对知识产生的过程进行展示,提升学生的参与意识

数学知识的学习一定要展示形成的过程才能给学生留下比较深刻的印象。在小学数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老师通过信息技术对知识形成过程进行演示,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形成的一般规律,将一些抽象的概念和公式形象地展示给学生,进而达到提升教学效果的目的。比如在学习《长方形的知识》这一节课程的时候,老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的课件闪动长方体的各个面、顶点和棱,让学生明确长方体各个部分的名称。在这个基础之上,学生通过自主的探索,就能够掌握一些长方体的初步知识,如长方体有几个面、几个棱几个顶点等等;然后老师再通过多媒体技术和学生一起来验证结果,学生对于这些知识的印象也就会更加的深刻。学生们发现自己的总结被验证也会特别激动,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也就得到了提升。信息技术强大的功能够将数学知识进行动态的演示,使得原本抽象的知识更加的具体化,这种清晰形象的展示过程对于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来讲难度很大,但多媒体课件却可以轻松地实现。

五、 结束语

综上所述,信息技术的应用作为小学数学课堂中的一项教学辅助工具,对于提高老师的课堂教学效率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拓宽他们的知识面等方面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作为教学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这种技术时也需要有目的性和针对性地选择适合学生的内容,再把新课标下规定的教学内容与之结合做成课件进行教学展示。万不可因为使用了多媒体教学而就忽略了教学重点和难点。

参考文献:

[1]顾贤祖.浅议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9(5).

[2]黄秀清.探究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7(19).

[3]姚兰芬.信息技术背景下小学数学交互课件设计初探[J].考试周刊,2018(34).

作者简介:

罗淼森,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广西贺州市八步区铺门镇安乐小学。

猜你喜欢

应用与实践基础教育信息技术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浅谈管理会计在建筑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与实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政策话语的迁嬗
教育均衡发展:现代教育发展的新境界
“中国梦”之中国“自主高考”梦
基于微课应用的专递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协作学习模式在多媒体设计类课程中的应用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