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2019-12-02李居长

读天下 2019年31期
关键词:科学课堂思维训练

摘 要: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基础性、实践性、综合性课程。对一个人科学素养的形成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影响其终身的学习和生活、工作。实效的科学课堂就是以提升学生科学素养为目的,本文主要从以科学前概念引入教学,通过各项探究活动观察记录构成判断,进而推理得出科学结论,形成新的科学概念这几个方面开展思维训练,让学生体验探究过程,达成科学教学目标,养成乐于探究,实事求是,大胆创新,合作分享的科学态度,在科学教学中,从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实践创新等,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关键词:科学课堂;思维训练;体验探究;形成概念

2017年,新的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出台,小学科学从一年级开始开设。小学科学课程已成为了一门基础性课程,也是一门实践性课程和综合性课程。它对一个人科学素养的形成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影响其终身的学习、生活和工作。本文以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能量单元《电和磁》一课为例,从概念、判断和推理等方面浅谈在科学课堂训练思维,体验探究过程,形成科学概念,养成乐于探究,实事求是,大胆创新,合作分享的科学态度,在科学教学中,从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实践创新等,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一、 以科学前概念引入教学,为探究学习活动呈现必要的前提

思维的前提是人们已经形成或掌握的概念,概念是思维的细胞,是事物的本质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掌握概念,就是对一类事物加以分析、综合、比较,从中抽象出共同的、本质的属性或特征加以归纳。在科学课堂而言,就是在当堂课学习前已经形成或掌握的概念(文中简称前概念)。因此,我们在科学教学实践过程中,就有必要让学生明确本课学习活动中需要运用的前概念,知道相关科学概念的定义、划分、限制,通过课前引入或者探究活动前的指导中让学生呈现出来。

在本课教学中,本课引入部分,首先就是让学生将三年级下册“磁铁”单元和四年级下册“电”单元中所学习过的磁铁和电路知识的前概念引出来。通过“指南针与暗盒”演示实验,向学生提问:你们还知道这是什么吗?老师用一个装有不明物体(磁铁)的不透明小袋靠近指南针,你们看到了什么现象?猜测小袋里是什么物体?学生有的判断认为是磁铁,有的认为是铁。老师最后揭谜——磁铁,并换用学生回答到的铁再验证也能偏转,继而明确在本课学习前,我们的认知能力中,目前能够使指南针发生偏转的物体只有鐵或磁铁这两种选项,为学生探究活动中以指南针的偏转现象提供了必备的理论依据。然后让学生回顾电的知识,描述电流在简单电路中是如何流动的,再引出简单电路的科学概念,让学生明确通电产生电流的前概念。

二、 在各项探究活动中,通过观察记录构成判断,为结论形成收集资料

思维凭借知识经验,能对没有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及其属性或联系加以反映,继承和发展着感知和记忆表象的认识功能。判断是对于思维对象有所肯定或否定的思维形式,以语句的形式表达出来。判断也能表现出人对事物的评价,就需要以某种标准作为判断的依据。科学课堂中,要对探究活动得到的现象作好记录,结合前概念的判断依据,实事求是,合作学习,对活动中的现象进行合理的判断。

本课以奥斯特实验贯穿整个课堂,创设了奥斯特实验的探究氛围。第一个探究活动,就是通电直导线和指南针实验,学生将直导线靠近指南针,学生会发现,通电后,指南针就发生了轻微的偏转,通过小组讨论,合作学习,是什么原因造成指南针偏转的呢?学生通过观察发现,通电指南针就偏转,断电指南针就恢复,从而能直观地判断得出是通电让指南针偏转的,但我们的前概念中,让指南针发生偏转的却没有电流这一选项。从而指导学生将电流移植往磁铁或铁方向思考,通过直导线如果是铁,那么在不通电的情况下也能让指南针偏转,但事实并非如此,因此判断出这个实验中不是铁让指南针偏转的。

再通过短路电路实验的探究活动,发现指南针偏转明显增大,从而判断得出增大电流可以增加磁力的结论;通过通电线圈和指南针实验的探究活动,同样也发现指南针偏转增大,判断得出增加圈数可以增加磁力的结论。

三、 通过各项探究活动形成的判断,进而推理得出科学结论,概括出新的科学概念,体验探究过程,达成教学目标

推理是从一个或几个已知判断推出新判断的思维形式。归纳推理和演绎推理是两种主要的推理形式。归纳推理,就是从事实出发,加以概括,从而解释观察到的事物之间的关系,得出一般结论,从个别到一般,从事实中得出结论。演绎推理则是从一般到个别,将理论、原则运用于具体事物。科学课堂就应该充分利用各项探究活动得出的判断,通过合作与分享,进行比较、抽象、分析,追求创新,概括推理出需要达成新的科学概念目标。

本课中,通过前面形成的电流使指南针发生了偏转的实验判断,以及否定了直导线是铁让指南针发生的偏转,进行全班交流,分享学习成果,结合课前呈现的前概念,进而推理得出本课新的科学概念,电流可以产生磁性。随后还通过对探究活动的归纳,概括出增大电流和增加线圈都能增加磁力的科学概念,同时全班同学也体验了科学史上发现电产生磁的过程,意识到留意观察、善于思考品质重要性,愿意继续对电与磁进行探究。

在科学课堂教学中,我们要训练学生概念、判断、推理思维,学会运用分析、综合、比较、分类、抽象、概括、推理、类比等思维方法,发展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让学生体验探究过程,形成科学概念,养成乐于探究,实事求是,大胆创新,合作分享的科学态度,促进学生自身科学素养的提升,在科学教学中,从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实践创新等,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2]邵强进.逻辑与思维方式[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作者简介:

李居长,重庆市,重庆市北碚区梨园小学校。

猜你喜欢

科学课堂思维训练
借信息技术之力,让小学科学绽放异彩
初中科学课堂教学中互动教学的重要性分析
深入挖掘,妙笔生花
让科学课堂更加有序、有效
创设情境,引发头脑风暴
逻辑学在语文学习中的作用
生活化的数学有效融入思维训练的尝试
加强语言表达训练提升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利用家庭资源延伸科学课堂教学
再谈说明文到底教“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