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低年级阅读教学新思路探究

2019-12-02陈思颐

读天下 2019年31期
关键词:阅读兴趣阅读教学

摘 要:小学语文低年级的阅读教学提的最多的是“随文识字”和“以读代讲”,课文往往成为识字的载体或是朗读的材料,而缺少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结构的意识,导致往后写作文的时候很多孩子写作没有条理,无法做到言之有序。

关键词:阅读教学;阅读兴趣;教学深度

作家小林多喜二曾说:“结构两个字的字面含义同盖房子一样,不管你的材料多么优良,不管你的目的多么高尚,如果盖得不好,摇摇晃晃,结果是毫无用场的”。哲人谢林也曾表明:“真正的艺术作品中个别的美是没有的——唯有整体才是美的。因此,未曾提高整体观念的人,便完全没有能力解读评判任何一件艺术作品。”这些都说明,关注结构也就意味关注全局!不谋全局者不能谋一域。就小学低年级的阅读教学来说,每一篇课文都是简单谋篇布局的范文,要从关注每一篇文章的结构开始学习,引导学生养成关注大局的思维意识。

一、 低年级阅读教学从结构抓起,有利于学生后续发展

“结构”一词,原是建筑学上的一个术语,它指的是建筑物的内部构造、整体布局。后来借用到写作中,就是文章内部的组织构造。每一个作家都明白结构的重要性,也都苦心经营着“结构”。列宁在写《新的任务与新的力量》一文时,先后一共制订了七种不同的结构方案,直至找到正确的、严谨的方法为止。结构完美意味着全局把握了平衡,不突兀,不别扭,逻辑严密,顺理成章。因此,我们没有理由忽视文章的结构!

(一) 把握了文章结构,印象会更深刻

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哪怕是课文能够背诵,也不意味真正理解,因为眉毛胡子一把抓,没有了重点。如果了解了文章结构,效果则大不相同了,相当于了解一本书的目录,就能把握整本书的主要内容。整体永远大于个体的总和。整体感知越强烈,印象就会越深刻,对文章的理解力就越强。

(二) 把握了文章结构,思路会更清晰

写作文思路不清晰,则会前言不搭后语,逻辑混乱;说话思路不清晰,则会表达不流畅,影响沟通;工作思路不清晰,小则难出成绩,大则把事办砸。总之,做人做事思路不清晰会给人留下糊涂虫的印象。低年级阅读教学从结构抓起,就像学医之人把握人的经络一样,是本之源。在学习的过程中受潜移默化的影响,必定会习惯成自然,行理顺畅,重点突出,思路越来越清晰。

(三) 把握了文章结构,条理性会更强

每篇文章都有合情合理的结构,做到言之有序,处理好主要和次要,详写和略写的关系。引导学生关注结构,就是关注其条理性。如果说思路清晰指的是思维范畴,那条理性则直接关系到执行力。事做的是否漂亮,除了思路要清晰之外,还必须要有条理性。每一篇课文都是范本,从低年级就开始渗透结构意识,并长期坚持,一定会条理俨然,计划周全。

有了全局观,才谈得上谋篇布局、运筹帷幄。有了登高望远的能力,才有一览众山小的乐趣。低年级渗透结构意识,为学生后续发展夯实了基础,培养了学生的大局观,整体观。

二、 低年级阅读教学从结构抓起,符合心理学以及认知规律

有老师会认为低年级还只是解决字、词、句的阶段,就开始接触结构,会不会超出课标,超出学生接受范围?课标鼓励大胆改革,勇于创新。

(一) 低年级渗透结构意识,符合心理学规律

其实对于刚刚开始学习的孩子,你教什么,他们就学什么,成年人已经形成了固定思维,小孩还处于接受各种信息的状态,对任何新鲜事物都领悟更快。例如学《三字经》,背《弟子规》,大多数孩子也并不理解意思,却也能熟读成诵。相同的道理,引导学生认识文章的结构,他们也会学着去认识文章的结构,在孩子的心中这就跟学汉语拼音一个样。在心理学中这叫做首因效应,也就是沉锚效应,由于先入为主,最先得到的信息会在我们的脑子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说,尽早渗透结构意识,是符合人的心理学规律的。

(二) 低年级渗透结构意识,符合认知规律

常说的“一见如故、一见钟情”,指的就是在并不完全了解的情况下,对人的总体感觉印象不错,还比较认可。就拿认字、写字来说,也不能只关注笔画,不能够以偏概全,只有关注了字形结构才能识字,才能把字写漂亮有型。再比如建房子,也必须是先有了整体框架,最后才是装饰装修。我们现行使用的教材,也都是有条理、有结构的篇章,因为完整的篇章才会有情节性、趣味性,才能吸引学生阅读。因此,尽早渗透结构意识,也是符合人的认知规律的。

三、 低年级阅读教学从结构抓起,需要科学引导

对于一二年级懵懵懂懂的孩子来说,该用什么巧妙的方法来渗透结构意识,让孩子学得愉快,老师又教得轻松呢?

课文本身就是有结构的,通过仔细地观察分析,我发现低年级的课文比较简单,按照写作线索来分,大致有三种结构类型:总分结构、并列结构、故事结构。针对这三种不同结构的文章,我摸索出三种不同的学习方法,这三种学习方法主要通过板书这一媒介来体现。实践证明,教学效果出乎意料的好。

(一) 总分结构——八爪鱼学习法

总分结构就是表示总叙和分述关系的结构方式,低年级很常见,我采用八爪鱼学习法,很受学生喜欢。八爪鱼特别形象,一板书,学生就能领悟,几篇类似结构的文章学完后,基本都学会了这种学习方法。

举例:《荷叶圆圆》《画家乡》

(二) 并列结构——手牵手学习法

并列结构的文章,一般用比較的形式来表现。板书时,甲一边,乙一边,学生一看就明白,无需多言,马上就能大概把握住文章的结构。

举例:《小白兔和小灰兔》《小柳树和小枣树》

(三) 故事结构——糖果学习法

越往高年级走,越多的文章采用故事结构,因为任何事情的发生都有起因、经过、结果。这三部分的写作,经过部分才是详细描写部分,就像一粒糖果,中间才是最主要的。

举例:《难忘的一天》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兴趣,作为一种非智力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孩子们的求知欲,以及学习的过程和最后的效果。实践证明,以上三种学习方法最大的优势是形象、易学、好操作,能很好的帮助学生掌握文章结构,学生学习不但没有阻力,兴趣和效率反而大大提高。因此,从一年级开始,我们班每个学期除了完成人教版的《语文》课本之外,还要完成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生阅读》的学习。学生的阅读量、识字量、理解能力、写作能力都跟着上去了,学生能基本明了文章的结构,逐步养成全局观念,赢在了起跑线上。

维特根斯坦说:“世界是许多状态构成的整体,它们处于确定的关系中,这种关系就是这个状态的结构,也就是我们研究的对象。”最朴素的道理就在课标中: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与情感。低年级阅读教学狠抓结构意识,是从大局着眼,于细微处努力,这是一个新思路,是另辟的蹊径,只要敢于实践,大胆探索,就一定会有新的境界!

参考文献:

[1]刘文丽.小学语文低年级阅读教学优化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11):104-105.

[2]张颖.小学语文低年级有效阅读教学的策略研究[A].《教师教育能力建设研究》科研成果汇编(第九卷)[C].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18:4.

作者简介:

陈思颐,一级教师,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市北塘小学。

猜你喜欢

阅读兴趣阅读教学
图式理论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习作单元中的阅读教学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简析亲子阅读中低年级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
兴趣引领,快乐阅读
探究如何培养学生语文阅读兴趣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