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外墙施工技术和节点防水技术分析

2019-12-02叶茂

中国房地产业·下旬 2019年9期

叶茂

【摘要】预制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高新施工技术,但目前在具体应用仍存有一定的问题。在本文中将探讨并分析预制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中混凝土外墙的施工技术与节点防水技术,以此来推动预制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在建筑行业中应用,促进建筑行业的发展。

【关键词】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外墙施工技术;节点防水技术

作为一种新兴的建筑模式,预制装配式建筑结构体系是建筑领域工业化的重要体现,其不仅能够大幅度的提升施工效率与质量,还能减少有害气体与粉尘的排放量,实现建筑工程的绿色环保化发展,而对其混凝土外墙的施工技术与防水节点技术进行研究,能够更全面的对其进行了解与应用。

1、装配式混凝土外墙结构体系

当前在实际的建筑工程中,在对混凝土外墙的主体结构进行设立时,为了能够满足建筑竣工后的使用能力和与其处于施工阶段中,保障其承载力、稳固性、刚性、延性能够符合相应工程的需求,要通过利用其节点与拼缝使整个结构联结为一个整体。而在对其构造进行连接时,通常都会选用钢筋来进行连接,并且一般都会采用灌浆套简连接、搭接连接和焊接连接这三种方式。并且具备有将门窗、装饰等配套构件进行一次性完成的技术特点。

2、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外墙的施工技术

2.1临时支撑系统

预制墙板的临时支撑系统是确保PC外墙板能够稳固的重要条件,在对其进行施工处理时,通常會使用在下口设置两组可以进行微调的预埋件与可调性的支座,并配置两组可以进行水平连接的螺杆、两组可以调节的斜向螺杆来组成临时支撑系统。而为了确保临时支撑系统能够保障整体结构的稳固,需要确保可调节螺杆的外管为 ,中心螺杆的直径为 ,并且材质为45#的中碳钢,使其拉强强度符合Ⅱ级钢材的要求[1]。此外,还要根据施工现状的具体情况来进行判断,对实际操作中出现过重或是需要悬挑的构件设置两组水平连接头的同时,均匀的设置三组可调节的螺杆,强化临时支撑系统的支撑能力,防止墙板倒塌或是构件掉落的情况发生,保障施工安全。

2.2具体施工技术

在进行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外墙施工的工作中,其具有现场装配施工量大、浇筑作业内容少的特点,为要更具现场施工的实际情况来对其进行调节。而在施工阶段开展之前,需要根据其墙板的底标高来对螺栓的标高进行相应的调节,使整个墙板的水平标高能够得到有效的控制,并且还需要通过千斤顶来调节墙板的垂直高度。

首先,在对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外墙进行具体施工时,要通过已知的控制轴线以及水平标高高度来对成水平轴线以及标高线进行计算与确认,而后再参考水平标高线的标准,在楼面上对PE棒与密封条进行粘贴。其次,需要缓慢的将PC板放下,安排工人接住,使其能够对准相应的安装位置,并在测量人员确认PC板的中心水平线位置能够满足实际的施工需求后,缓慢的墙板下放。再次,工作人员需要在其内外安装相应的调节构件,并予以固定,同时设置相应的斜支撑来对PC的实际垂直度进行调节,确认无误后便拧紧构件中用于固定的螺母,撤下吊钩,准备进行下一阶段的墙体安装工作。最后,需要在全部的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外墙安装完成后,使用密封条对墙边之间的缝隙以及PE棒进行密封处理。

3、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外墙的节点防水技术

3.1节点防水措施

水具有一定流动性,并且能够渗入及其细微的缝隙之中,而在传统建筑进行防水施工时采取的主要方法为“堵”,通过一系列的手段来避免水流透过缝隙进入到房屋内部。但是在装配式建筑中,节点缝的存在是必要且无法避免的,而这就使得传统的防水措施难以应用装配式建筑之中,为此,在装配式建筑中更加注重的是对水流的疏导与排放。这就需要在对预制装配式的防水措施进行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在水流突破外侧的防水层后,在对内部进行防水处理的同时,如何对其进行有效的疏导,使水流能够进入到设置的排水构件中,并顺利的排出室外。

在实践中,预制装配式外墙的接缝是出现施工误差以及纰漏的集中区域,为此在进行装配时,要确保其外墙接缝的宽度需要在20mm以上,并且在整体的预制装配工程中,需要整个建筑中出现的接缝与横缝的缝控都通过PE棒来进行塞缝处理,而后采用硅酮密封胶来对其进行封闭,避免水汽进入到墙体内部从而对墙体造成破坏。此外还需要将配套的连接企口分别设立在墙体上下两侧,将其横向接缝也同样设置内高外低的企口缝,防止水流在重力的作用下渗入到墙体内部,并通过将竖向构造的防水缝设计为双直槽缝来避免水流进入。

3.2密封胶施工技术

在对装配式建筑进行节点防水处理时,其密封胶的应用也是十分重要的,并且要根据施工地域的具体情况对其进行调整,在保证其具备持久的防水能力与耐候性能力时,也要考虑好紫外线的照射强度是否会导致密封胶提前老化,或是因受到阳光的辐射而影响其密封性能。而在预制装配式建筑工程中,通常采用的密封胶有三种,分别为聚硫密封胶、硅酮密封胶以及聚氨酯密封胶,并且根据其特性可以将分别将其应用于不同的建筑工作中。例如,在广州市的某工程中便根据硅酮密封胶具有优秀的耐候性以及耐低温能力,并且不会对金属以及镀膜造成腐蚀的特点,将其应用于高层幕墙建筑之中。

在工程中密封胶的施工首先需要在相应的位置对PE棒进行安装,并粘贴保护胶带。而后使用干净抹布均匀的涂抹底层涂料,在30分钟后进行打胶处理,确保胶液能够将缝隙填满,使空气全部排出,令其挂压表现为弧线。在这一系列工作结束后,便只需要将保护胶带去除,等待其自然固化即可[2]。此外,在整个预制装配墙体工程结束后,必须根据相应的监测标准来对其防水能力进行检测。为此可以采取常规的淋水测试法,而在测试过程中需要重点检验各处连接缝以及窗框区域的情况,并在发现出现漏水的情况后及时对其进行修补,而后再次对相应位置进行淋水测试,直到漏水现象不会再次发生为止。

结论:

综上所述,想要在建筑工程中有效的运用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外墙施工技术和节点防水技术,就要分别对其进行分析与探讨,了解在工程实践中两种技术所需要采取的措施以及用于辅助工程展开的技术,以此在保障相应工程质量与效率的同时,吸收其工程经验,以实现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董晔.探讨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外墙施工和节点防水技术研究[J].福建建材,2019(05):50-51.

[2]肖芳,李明.预制装配式混凝土外墙施工技术和节点防水技术研究[J].中国建筑防水,2018(06):2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