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筑工程现场施工技术管理措施关键分析

2019-12-02李赛菊

中国房地产业·下旬 2019年9期
关键词:施工管理施工技术建筑工程

李赛菊

【摘要】随着施工技术的不断提升和改进以及建筑机械设备的不断更新,建筑施工效率逐年提升。效率的提升带动了经济的增长,但同时由于管理不善又会带来很多隐患。近年来,有关工程质量不过关等一系列工程质量方面的问题屡见不鲜,由此引发了人们对于工程质量的关注。本文着重分析了现场管理中影响工程质量的主要因素,同时也提出了关于如何提高施工现场管理水平的一些看法。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TU712

【文献标识码】A

1、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现场技术质量管理要求

针对目前国内建筑行业发展现状以及工程项目现场施工技术质量管理要求,应当对施工现场进行技术材料、技术安全以及施工技术质量和进度等进行全面管控。对于施工材料管理工作而言,应当从材料的质量、规格以及数量和品牌等多个方面进行有效管控,切忌疏忽大意。对于现场施工安全技术管理,实践中应当对施工作业人员加强防火措施以及安全知识和技能的培训,针对现场存在的各种安全隐患问题建立专门的安保管理小组,加强以及完善现场施工安全预防管理。对于影响建筑工程施工进度的一系列问题,应当及时进行解决,并且对施工进度进行跟踪管控,审查进度计划,并且协调好各单位之间的关系,以确保施工进度。

2、施工现场管理的控制重点

2.1对施工人员的管理

要想达到高质量的施工质量,对于施工现场的管理人员要求是很高的,这些人员不仅要有扎实的基本知识,也要有灵活的应变能力,经验丰富,对于现场的突发状况能够很好的处理。但目前的情况是,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特别是一些中小企业承担的建筑工程,管理人员的个人素质很难保证。企业要形成良性健康用人机制,打造专业的团队,才能做好施工现场的各项管理工作。

2.2建筑材料的管理

原材料作為施工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因素,对于如何有效的进行管理十分必要。工程中的建筑材料费通常会占整个项目总造价的60%左右。所以建筑材料管理要做到优选供货商,谨慎审签供货合同,加强采保管理,材料到场后认真核查质保资料,坚持按规定先复检、后使用的原则,确保不让一件不合格材料使用到项目实体上。

2.3对建筑机械设备的管理

目前建筑施工多采用机械化设备,设备精密度高,操作复杂,因此对于机械设备的管理尤为重要,特别是设备的可靠性。如果出现设备问题,对整体施工进度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严重的甚至会威胁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

3、加强建筑工程现场施工技术要点管控

3.1地基施工技术要点

建筑工程现场施工技术管理过程中,地基基础施工质量管控非常重要,对各施工技术要点进行有效管控,并且进行全面了解和把握。地基施工是应当加强夯实法以及换土法和注浆加固技法管控,应当加强测量定位,由施工方依据试夯要求对夯点布置图进行确定,逐一测放。强夯之前利用推土机两次预压,保证场地平整度。地下水位相对较高,应当在地基表面铺设一定厚度的砂石垫层,也可利用地下水位降低法严防地基开挖设备下降,抑制强夯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孔隙,以免水压上升。分段施工时,应当严格按照由边缘至中央的夯实法,由一边向另一边发展。每次夯实一遍以后,应当再次利用推土机对施工场地整平,放线定位后继续下次夯击。注浆环节应当对现场施工钻孔进行实地勘察,在硅化加固涂层上预留一定厚度,防止浆液上冒,必要时进行夯填素土。地基施工过程中地基表面出现变形时,应当立即停止注浆,全面核查其成因,对注浆参数进度优化调整,以保证地基施工技术质量。

3.2电气接地技术要点

建筑电气接地施工过程中,主要针对框架主体结构进行钢筋安装接地施工技术质量管控。①利用柱内主筋作接地引下线。建筑施工过程中主要由两大钢螺栓、柱作为引线,无其他引下线。若我们可以确定两个支柱内钢筋为引下线,则效果更好。在有断开连接螺栓的条件下,应当先确定断开连接螺栓的具体位置,注意支柱地位于室内或者室外;若处于室外,则中间两柱主筋外侧可以作为引线,便于螺栓主要条线索连接;若在室内,则可利用柱主筋作为引下线。从建筑整体情况来看,自主筋安装的螺栓更实用。如果柱子不设断接螺栓,则应当充分考虑避雷问题。建筑现场施工过程中,屋顶引下线应当与避雷网络连接,利用柱内靠内的主筋、左右侧中间主筋来对搭接通畅度予以维护。②连接时应当注意混凝土、钢筋之间的相互配合。底板与钢筋连接过程中,切忌利用电焊方式直接将其与钢筋连接起来,而是应当用连接件进行焊接,所用连接件应当与板内钢筋规格相同,避免影响板内钢筋构件。柱子建筑应对主筋以及梁柱适当连接,而且柱内、梁内主筋之间的连接应当与上述底板钢筋采用相同的连接方式,连接件的具体规格允许不同。

3.3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

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浇筑过程中,应当做好模板浇筑施工前的准备工作。科学选择支架,支架应当与模板相配套。在选择模板时,需对施工现场情况全面勘查,对施工图纸进行严格审核,对模板施工技术方案进行合理设计。同时,还应当对模板施工安装工艺进行优化,对模板施工安装方向进行准确控制,先安装水平模板,再安装垂直模板。在初步安装好模板以后,切忌立即对其进行浇筑,而是应当严格按照要求对模板各部位严密性以及牢固性进行检验,加强验收审核,然后再进行施工浇筑。在节点混凝土施工浇筑之前,应当全面清除杂物;同时,建筑施工人员还应当注重混凝土施工浇筑技术工艺的优化与改进,正确利用振动棒对混凝土进行振捣,精确计算插入混凝土内的区间,并且将插入点间距布设为0.3~0.4m 范围之内。当下层混凝土初凝以后,间距控制在0.05~0.10m间,并且严格按照顺序振捣。在此过程中,还应当注意控制振捣时间,一般在30s为宜。需要注意的是,在此过程中应当对物料运输过程进行科学调配,先将混凝土运输至出料处,确保坡度流畅性。

结语:

目前我国的建筑工程相关技术逐渐成熟,而且很多地区的施工模式都已经逐渐变得精良。再加上国外先进技术的应用,使得管理水平得到了提升,充分的发挥出区域地质条件和人员资源的作用。通过合理的规范制度,建立健全监督管理体系,确保责任的落实,实现了我国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与现场施工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叶云道.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探讨[J].居舍,2018,(21).

[2]章煜 华.建 筑 工 程 施 工 技 术 及 现 场 施 工 管 理 研 究[J].居舍,2018,(29).

猜你喜欢

施工管理施工技术建筑工程
建筑工程中土建预结算方面常见问题的分析
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高支模监测应用与研究
弱电智能化系统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试论建筑工程预算在工程造价控制中的作用
浅谈房屋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试析深基坑支护在市政道路工程中的施工管理
220kV架空线路建设管理
浅谈公路养护工程的施工管理
高速公路路面施工管理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