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子宫全切与次全切对女性性生活质量及盆底功能的影响

2019-12-02骆春丽

中国实用医药 2019年27期

骆春丽

【摘要】 目的 观察子宫全切与次全切对女性性生活质量及盆底功能的影响。方法 80例行子宫切除术患者, 按照术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子宫全切术, 观察组患者采用子宫次全切术。比较两组患者不同时间女性性功能指数(FSFI)量表评分及术后盆底功能障碍疾病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1周、1个月、3个月, 观察组患者FSFI量表评分分别为(25.36±1.26)、(30.21±

1.23)、(32.32±1.34)分, 均高于对照组的(21.32±1.27)、(26.52±1.24)、(29.32±1.25)分,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觀察组患者术后盆底功能障碍疾病发生率5.00%低于对照组的20.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114, P<0.05)。结论 子宫全切术与子宫次全切术均可治疗子宫疾病, 行子宫次全切术患者预后明显优于行子宫全切术的患者。

【关键词】 子宫全切术;子宫次全切术;女性性生活质量;盆底功能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27.026

子宫切除术已逐渐成为子宫良性疾病常用治疗手段, 据我国相关部门不完全统计显示, 我国每年约有一百多万女性行子宫切除术, 子宫切除术包括子宫全切术以及子宫次全切术[1]。本次研究比较本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40例行子宫全切术的患者与40例行子宫次全切术患者术前、术后FSFI量表评分以及盆底功能障碍发生情况, 从而探究子宫全切与次全切两种不同术式对女性性生活质量及盆底功能的影响,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8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80例行子宫切除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按照术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40例。观察组患者年龄32~57岁, 平均年龄(45.12±5.12)岁;疾病类型:21例子宫肌瘤, 13例子宫腺肌瘤, 6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对照组患者年龄32~

58岁, 平均年龄(45.11±5.15)岁;疾病类型:21例子宫肌瘤, 14例子宫腺肌瘤, 5例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两组患者年龄、疾病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参与本次研究患者入院后医师结合患者临床症状、体征以及辅助检查结果, 均明确诊断并拟行子宫切除术;②在征得患者、患者家属、医院伦理委员会同意的情况下开展本次研究。排除标准:①排除合并阴道、膀胱直肠脱垂患者;②排除合并免疫性疾病、血液性疾病等全身性疾病患者;③排除合并心、脑、肺、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异常患者。

1. 3 方法

1. 3. 1 对照组 患者在全身麻醉下行子宫全切术, 于患者下腹正中自脐下至耻骨联合上缘做手术切口, 逐层分离皮下组织, 进入腹腔后探查患者子宫, 使用止血钳夹闭子宫两角并阻断子宫动脉上行支血流, 缝合并切断盆漏斗韧带以及圆韧带, 而后将子宫膀胱腹膜反折, 充分游离子宫颈后切除子宫, 最后缝合阴道断端及盆腔腹膜。

1. 3. 2 观察组 患者在全身麻醉下行子宫次全切除术, 于患者下腹正中做手术切口, 逐层分离皮下组织, 进入腹腔探查子宫大小、活动度以及宫颈情况, 使用止血钳钳夹子宫两角, 切断圆韧带以及输卵管间质, 采取“8”字缝合法缝合韧带以及卵巢管间质部断端, 暴露子宫下段后切开阔韧带前叶, 反折子宫膀胱腹膜并夹断子宫动、静脉, 拉开膀胱以充分暴露子宫峡部, 于子宫峡部做一环形切口贯穿宫颈管黏膜层, 切除子宫, 宫颈残端“8”字缝合, 最后重建盆腹部并包埋子宫附件断端、圆韧带断端以及宫颈残端。

1. 4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①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

1周、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FSFI量表评分, FSFI量表分为欲望(1.2~6.0分)、性唤起(0~6.0分)、润滑度(0~6.0分)、性高潮(0~6.0分)、满意度(0.8~6.0分)、疼痛(0~6.0分), 总分2.0~36.0分, 评分<26.55分表示女性性功能障碍, 评分越高表示患者生活质量越高。②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盆底功能障碍疾病发生情况。

1. 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FSFI量表评分比较 术后1周、

1个月、3个月, 观察组患者FSFI量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患者术后盆底功能障碍疾病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术后发生1例压力性尿失禁、1例膀胱直肠膨出, 盆底功能障碍疾病发生率为5.00%。对照组患者术后发生

3例压力性尿失禁、3例阴道顶端脱垂、2例膀胱直肠膨出, 盆底功能障碍疾病发生率为20.00%。观察组患者术后盆底功能障碍疾病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114, P<0.05)。

3 讨论

良性子宫疾病的发生多与女性生活习惯、饮食结构以及婚育史有关, 目前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瘤以及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良性疾病主要治疗手段为手术治疗, 盆底结构较为复杂, 子宫切除术可对盆底神经、血管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2-5]。子宫次全切术与子宫全切术相比, 子宫次全切术可减少对盆底正常组织神经的影响, 子宫全切术中切除宫颈, 改变了个体盆腔组织正常生理解剖位置, 缩短了阴道长度, 影响了子宫盆底神经传导, 术后易促使患者出现黏液分泌紊乱, 降低阴道润滑度与敏感性, 从而降低患者术后性生活质量[6-8]。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术后1周、1个月、3个月, 观察组患者FSFI量表评分分别为(25.36±1.26)、(30.21±1.23)、(32.32±1.34)分, 均高于对照组的(21.32±

1.27)、(26.52±1.24)、(29.32±1.25)分,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盆底功能障碍疾病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114, P<0.05)。

综上所述, 子宫次全切术可有效降低手术操作对盆底功能的影响, 有利于保障女性患者术后性生活质量, 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 李颖. 子宫全切与次全切对女性性生活质量及盆底功能的影响. 中国伤残医学, 2015(9):89-90.

[2] 邢秋蓉. 子宫全切与次全切对女性性生活质量及盆底功能的影响分析.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17, 2(25):93-94.

[3] 古力努尔·热扎克. 子宫全切与次全切对女性性生活质量及盆底功能的影响. 母婴世界, 2017, 5(9):72.

[4] 刘艳. 子宫全切与次全切对女性性生活质量及盆底功能的影响.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16, 3(15):108, 110.

[5] 姜楠. 子宫全切与次全切对性生活质量及盆底功能影响的对照分析研究. 中国医药指南, 2017, 15(8):73-74.

[6] 康美花. 全子宫与次全子宫切除术对患者盆底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临床医药实践, 2017(6):470-471.

[7] 古岭梅, 万晓英, 刘彩红. 全子宫与次全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肌瘤对女性性生活质量和卵巢功能的影响.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7, 27(6):81-83.

[8] 吴冬梅. 子宫全切与次全切对女性性生活质量及盆底功能的影响.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3, 22(14):1520-1522.

[收稿日期:2019-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