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德育教材的创造性使用
2019-12-02邱宇琴
教师要灵活运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做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有效地結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创造性地使用德育教材,让德育课堂生活成为一种快乐、积极、有意义的生活,促进学生高尚品德、文明品行和健全人格的形成。
在时代呼唤和新课标改革背景下,小学德育教材不断完善,新教材充分体现学生主动探究能力和自我发展意识的培养。这就要求我们应以教材为载体,灵活有效地组织教学活动,积极主动地开发教学资源,拓宽教学空间。让每位学生成为课程活动的参与者和探究者,让教师由被动的教材执行者转变为主动的课程创造者和课程资源开发设计者。那么,究竟应该如何创造性地使用好小学德育教材呢?
一、对教材的灵活处理
新的课程观把教材定义为“一种育人的媒体和手段”。叶圣陶老先生也有过精辟的论述:“教材无非是个例子”,精辟地对教材意义作了准确的定位—教材是给教师完成教学目标提供的范例。既然是范例,教师就有对其进行选择、补充、调整的权利。教师应结合学生所处的社会、家庭和学校等实际生活环境,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具体怎样通过对教材的灵活处理,做到创造性使用教材呢?下面通过举例子的方式,谈谈我在教学中创造性使用教材的一些做法。
以《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我的责任”主题中的“想想该谁做”的教学活动为例:
师:同学们,在家中,你们都做了哪些事?为什么要做这些事呢?
生:我帮妈妈端碗。
生:我会自己收拾屋子,这样我妈妈就可以轻松一点了。
生:我自己洗红领巾,因为自己的事情应该自己做。
师:是呀,我们每个人都是家中成员,自己的事情就该自己做,这样既减轻了爸妈的负担,也尽到了我们应尽的责任。这个道理大家都懂,可有一位叫明明的小朋友却不知道。大家看,这是明明的房间、书桌、吃过饭的餐桌,你们想对他说什么?
(出示明明的房间、书桌、吃过饭的餐桌图片。)
生:明明,你的书包怎么这么乱呀,你应该写完作业后就把书包整理好。
生:明明应该自己叠被子、铺床,吃完饭也应该帮着妈妈一起收拾桌子。
师:听了大家的话,明明有了很大的改变。你们看,明明不仅整理了自己的房间、书桌,还主动承担浇花、倒垃圾的工作。明明现在是个有责任心的孩子了,我们给他鼓鼓掌吧!
以《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我的责任”主题中的“说说怎么办”的教学活动为例:
师:我们一天天长大了,要学会的事情也增多了。明明现在知道了这个道理,可是最近他遇到了些烦心事:他想自己洗衣服,可妈妈说他洗不干净;他想帮奶奶择菜,奶奶说他太小了。请大家帮他出出主意。
生:告诉妈妈,认真一点,多洗几次就干净了。
生:可以学着大人洗衣的方法,洗干净了再让妈妈检查。
生:让奶奶教他择菜。
师:同学们的办法真多,既做好了事,又锻炼了自己。
在以上两个教学案例中,我这样设计的目的在于处理前两个层次的内容,即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不会做的事情要学着做。教材为这部分的教学,提供了不少的素材,例如填写表格(内容包括自己会做的事情、不会做的事情),开展讨论,展示四幅图片(房间该谁收拾、书包该谁收拾、家务该谁来做、 教室该谁打扫),请学生辨析……
在实际教学中,我发现如果完全按照书上提供的材料,有的环节内容重复,学生容易感到厌烦,同时层次也不是特别的清晰。孩子对于自己不会做的事情,并不是特别愿意说,喜欢夸大自己会做的事情。怎么样才能让孩子说真话,提高认识,真正明确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呢?这对于教学就是个考验,于是我把教材前后进行了重组。
我设计了一个叫明明的小朋友的角色,拉近了文本与孩子们的距离。这样旁敲侧击的教育方式,孩子们更愿意接受,也更能说出真心话。我也把教材中的图画充分利用起来,让孩子们直观地看到明明前后的变化。以此,引导学生通过道德辨析,提高道德认识,明确自己的事情应该自己做。同时考虑到目前大多数学生是独生子女,家长包办过多,常常出现孩子想做家长不让做的情况。针对这些情况,我设计了让孩子合作讨论的环节。在孩子们互相鼓励、互相学习的同时,给学生一些方法上的指导,帮助学生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教学始终围绕着这个可爱的明明,虽然他有些缺点,但一心向善,孩子们在帮助他的同时,实际上就是完成了一次对自我的教育。
教材中给出了四幅图画,请学生辨析,以明确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道理。在实际教学中,考虑到教室的卫生实际上更多的是大家一起做,所以在前面的教学中,我舍弃了第四幅图画。我想这也是在遵循我们《品德与社会》的生活性、真实性的原则。
二、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
当代教学的一个科学理念—有效教学,指的是教学要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有利于学生学会学习,能够在单位教学时间里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我们在教学活动中要着眼于调动学生的主动参与,在突破教学难点、突出教学重点上着力。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中,注重与学生实际生活和社会的联系,把静态的教学内容与丰富多彩的学生生活联系起来。教师不仅是教材的使用者,还要积极开发教学资源,成为课程的开发者和研制者。下面列举两个我在教学中的实例,谈谈怎样通过开发利用课程资源,做到创造性使用教材。
以《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我的责任”主题中的“找找岗位做一做”的教学活动为例:
师:新年快到了,我们开个联欢会庆祝一下。同学们都来出出主意想想该怎么举办这个联欢会呢?
生:我和林林擅长画画,我们可以在黑板上画画。
生:我会吹笛子,我来表演节目。
生:我和心悦装饰教室。
师:同学们可以分成宣传组、表演组、卫生组等几个小组,各司其职。
(同学们分组。)
以《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我国的国宝”主题中的“我做小导游”的教学活动为例:
师:学到这里,同学会问咱们安徽有没有世界文化遗产?让我们来做一回小导游,来介绍一下宏村。
(出示学生课前收集的宏村图片和介绍资料。)
生:大家好!我是今天带领大家逛宏村的导游,小詹。请大家检查好门票,开始游览。大家沿着水渠走,马上就到月沼了。月沼也是宏村的重要部分,村民打水、洗菜都在这里。月沼一旁,就是承志堂,是今天游览的重点。一抬头,大家就看到了门楼吧,它是“商”字形的,这说明主人是做生意的。进了门楼,就是外院,院里栽满了花草,院子的墙上有精美的石窗。再向里走,有庭院,有客厅,有正厅。屋内摆放了很多家具。大家观察一下,这么多的家具,有没有蜘蛛网呢?没有吧,这是梁上樟树木雕在发挥功效。它们既美观,又实用。宏村的美景说不尽,希望各位朋友以后能再来宏村游玩。
生:大家好!我是今天带领大家游宏村的导游,这里是月沼,宏村村头每户人家门前的水就流经这里。月沼的水很绿,像一块大翡翠,据说从高处看宏村,流经每家的水称作牛肠,月沼称为牛胃。所以宏村又有一个名字,叫“牛村”。
“找找岗位做一做”这一课时的教学正值新年前夕,我抓住了这个机会,设计了这样一个活动,目的是将课上的探讨付诸实践,进一步明确大家的事情大家做。通过真实活动的开展,孩子们一方面真正体会到了各个岗位的职责,每个人都可以结合自己的情况,承担不同的任务;另一方面养成了团结互助的团队合作精神。这样,既深化了教材的基本知识,又锻炼了学生们组织举办集体活动的能力,培养了团队协助精神,同时也增进了同学间的感情。
“我做小导游”这一课介绍了世界文化遗产,它们作为祖国有形的、综合的文化遗产和文化景观,是中国社会发展的文化产物,它们的存在让我们感到与祖国的历史文化有着深厚的联系。教材主要引导学生收集资料,讨论交流自己的收获、发现和感受,體会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及中华文化的丰富与精深。学生对祖国文化遗产的了解大多来自书本、电视,这些知识是零散的,更不可能有深入了解。所以在确定课时目标时,我以学生的生活实际为起点,准确定位,使教学与学生生活贴得更近,让学生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在设计活动时,我设计了介绍安徽省宏村、学做小导游的活动,寻找身边的国宝,这让学生增加了亲切感,带着亲身体会,学生的认识就更真切。那么保护国宝的情感,不就水到渠成了吗?
总之,德育是一门开放的课程,德育教材也给教师创造和开发课程资源留下了很大的空间。教材中的学习资源是有限的,而教师和学生由此创造出来的学习资源却是无限的。教师要灵活运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做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有效地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创造性地使用德育教材,让德育课堂生活成为一种快乐、积极、有意义的生活,促进学生高尚品德、文明品行和健全人格的形成。
【邱宇琴,安徽省合肥市琥珀小学】
责任编辑︱孙格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