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暴引发的角色之思

2019-12-02蒋兴超

中国德育 2019年16期
关键词:家暴灰色报警

周三晚上近十点,“三尺讲台”(我校初二年级班主任微信辦公群)里响起了求助信息:一位班主任收到一名学生的求救电话,学生惊慌失措地说自己的爸爸正对妈妈实施家暴,希望班主任帮她报警。这位班主任不知是否应该报警,征询大家的意见。群里顿时炸开了锅。有的说情况危急,应该报警;有的说不能报警,这是家庭矛盾,一旦报警矛盾就容易转化、升级,甚至班主任还有连带责任;有的说再看看事情的进展,和学生保持密切联系;还有的说应鼓励学生勇敢站出来制止或报警。一时间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幸好,十几分钟后,该生说家暴渐渐平息。

学生的一通求救电话,引发了群里教师们的深入思考:如果当时教师选择报警,而事态没有向更严重的方向发展,家长是否会责怪教师多管闲事?如果当时教师没有报警,而事态向更严重的方向发展,教师又该如何面对学生?将来再遇到这类求救电话,教师又该怎样做呢?

家暴,是学生成长的灰色地带,也是家校共育的灰色地带,虽有一定的偶然性,但在这个事件中,教师的情感与责任、道义与法律等问题,值得思考与探讨。

先说教师的角色两难。身临家暴的学生向教师救助,出于信赖寻求依靠,但让教师报警干预家暴,实在给教师出了很大的难题。

难题一,情感与责任的矛盾。学生第一时间向教师求救,说明学生充分信任教师,在家庭依靠轰然倒塌的境况下,给学生足够的安全和依靠是教师应有的职业操守。但教师如若报警,似乎干涉了“内政”。然而,在特定情境下,教师若不干预,事态可能会变得严重。出于对学生身心安全的考虑,情感的天平倾向报警;考虑到家暴一般都有前科,是常态,报警解决不了根本问题,且“家丑不可外扬”,报警又似有不妥。在报警与不报警之间,教师感到困惑,在情感、道德、责任的边缘挣扎。当学生受到伤害时,抚慰其情绪,为其提供安全保障,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然而,帮助学生处理家庭矛盾不是教师的职责,报警也不应该成为教师应尽的义务。但当听到学生的呼喊和求救时,教师总难以拒绝学生的诉求。其实,学生自己有很多解决问题的办法,可以通过喊叫和激烈的动作让父亲冷静,可以向家中亲戚求救,发现事态严重可以选择报警,等等。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化解家暴,但是否应该越过责任的边界?

难题二,道义与法律的纠结。面对紧急境况下的求救,即便不是教师也会考虑要去报警,否则道义上说不过去。但正因教师和家长的特殊关系,教师在报警问题的选择上更需慎重。若因教师没有报警出现了非常严重的后果(如家暴致使伤残,甚至死亡),教师是否负法律责任呢?反过来说,若事态并不严重,学生父亲蛮不讲理,不承认家暴,说你严重干扰家庭生活,教师又该如何面对呢?道义上选择报警,保护孩子的人身安全为上策,但后续若出现矛盾、纠纷,法律法规是否会保护教师呢?按现行的法律,严重的家暴或长期的家暴,因教师报警事情败露,施暴方将被绳之以法,这是否给学生又带来新的伤害呢?教师关心学生是职责所在,但介入家暴事件是否关心过度或越俎代庖?家暴是家庭问题,更是社会问题,应由公安机关处理,教师是否应过深介入?但教师又不完全是局外人,情感深处、良心深处又岂忍漠视不管?由此观之,教师在情感与责任、道义与法律间进退维谷。

再说灰色地带里的责任之思。灰色地带,让孩子失去了健康成长的环境和土壤,给孩子的心理带来阴影和创伤,让教师左右为难,家校共育更无从谈起。然而,身处灰色地带的各方,其责任与权益实在应当厘清和规约。

思考一,灰色地带里的父母,应深深省思。孩子成长最安全的保障,是夫妻关系和谐。这是孩子健康成长的沃土。调查研究证明,绝大部分心理有问题的孩子都与父母关系不和谐有关,甚至完全由此导致。试想,孩子亲眼目睹家暴的过程心里有多痛!这比自己直接遭受身体或心理的伤害更严重!反家庭暴力法的出台,填补了我国在家暴领域的立法空白,确立了公安机关处理家庭暴力事件的正当性。一方面,法律提供了强有力的保护;另一方面,更需要施暴者的自省和被施暴者勇敢说“不”。

思考二,灰色地带里的孩子,要学会自我保护,勇敢说“不”。身处家暴的环境里,孩子要试着勇敢地站出来,大声向施暴方说“停止”,及时寻找亲人精神、情感的援助。孩子是父母关系的润滑剂,若有能力,可以积极地、有策略地制止家暴,尽可能地改善父母关系。当然,这更需要国家出台更细致的法律法规来保护未成年人成长,对教育行为失当的家庭进行强有力的约束。江苏省人大就意识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2019年3月,《江苏省家庭教育促进条例(草案修改稿)》进入二审,明确了家长应尽的义务和责任,更明确了底线要求,以法律的形式约束和规范家长的行为,这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支撑,也填补了多年来灰色地带法律的荒芜。

思考三,灰色地带里的教师,应受到法律法规的保护和指引。教师,既要抚慰学生的情绪和心理,与之倾心沟通,深入了解其内心世界,又要及时跟踪、了解家庭关系的动态变化,帮助学生走出心理阴影。同时,教师既要和家庭保持联系,不能置之不理,又不能过度干涉。国家相关部门应尽早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在职责和权益上给教师以明确保护和指引。

然而,灰色地带里又岂止家暴?父母从小对孩子管教不严,将矛盾、问题往教师面前一扔,表示自己管不好;青春期到了,父母说孩子不理自己,无能为力,向教师诉苦;在家,孩子和父母如仇人,矛盾不可调和,父母完全放手不管……家庭教育的缺位,教师该如何面对呢?教师在家庭教育失位的灰色地带里,该扮演怎样的角色呢?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并加以解决。

【蒋兴超,江苏省南京外国语学校,高级教师】

责任编辑︱谷 月

读者热线:010-62027830

投稿邮箱:zgdy_guancha@163.com

猜你喜欢

家暴灰色报警
反对家暴
需要立法保护目睹家暴的未成年人
小心,墙纸在报警
鞋子摆放透露的信息
灰色时代
她、它的灰色时髦观
感觉
死于密室的租住者
基于Wonderware平台的分布式报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灰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