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内外结合,建构语文整本书阅读模式

2019-12-02钱斌芬

语文天地·高中版 2019年10期
关键词:感兴趣整本书尝试

钱斌芬

学者叶圣陶提出了整本书阅读的教学策略,认为课本只是摘录了单篇文章或者是长篇作品中的某些片段,这样的阅读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整体性思路,教师要采用课内外结合的方式,鼓励学生在课外时间阅读整本书。整本书阅读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整体思维能力。因此我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就积极鼓励学生沟通课堂内外,展开整本书阅读的活动。

一、课外指导,培养良好习惯

在指导学生阅读整本书的过程中,我十分注重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指导,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首先指导学生选择合适的读物,尝试以课本中的文章为基础,寻找同类型的课外读物。在阅读的过程中,鼓励学生先了解作品的概况,尝试对作品有一个整体认识。这样能让学生的阅读效率有所提高。

在指导学生学习必修四的《雷雨》后,我组织学生展开自主阅读活动。在活动中,给学生极大的自由,让他们根据兴趣爱好选择读物。设定阅读主题为“戏剧类作品”,却并未限定具体阅读哪部作品,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对古典作品感兴趣的学生选择了《西厢记》,对当代作品感兴趣的学生选择了《日出》《茶馆》等,对外国作品感兴趣的学生选择了《麦克白》等。我针对学生的选择对其进行适当引导,鼓励学生在阅读前先了解时代背景。以《西厢记》为例,学生要尝试了解《莺莺传》《董西厢》等作品,对源流有所了解。此外,学生还要在阅读前了解作者生平、作品的基本情节、主要人物的关系,这样阅读就会更高效。在我的引導下,学生对阅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了解了阅读的基本点。

叶圣陶认为,整本书阅读有明确的培养目标,那就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培养欣赏文学的能力,最后要达成自能读书的目标。我在引导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的过程中也将教学的核心放在促使学生提升阅读能力、养成阅读习惯上,而不是一味地强求学生加大阅读量。

二、导引示范,学会解读文本

由于学生的阅读能力有限,所以,很多学生不知道该怎样更高效地展开整本书阅读。因此,我给学生进行引导示范,指导学生掌握解读的方法。我鼓励学生先阅读目录和摘要,了解基本内容,再展开略读,并通过批注法标注其中的重要内容,对于自己特别喜欢或者是作品中十分重要的部分,则尝试在略读后展开精读的活动。

在阅读了必修二《林黛玉进贾府》后,我组织学生展开自主阅读,尝试挑战文学名著《红楼梦》。我对学生进行了引导和示范,首先鼓励学生阅读作者简介、故事梗概和目录,通过目录了解作品中出现的人物,他们的关系是怎样的。此后,鼓励学生略读,并用批注法记录。学生尝试记录下每一个章节出现的主要人物,并用思维导图表现故事的发展脉络。在略读完毕后尝试闭目回忆读到的内容,对自己感兴趣的章节展开细读。有学生就对“黛玉葬花”这个情节印象深刻,在精读中再次回顾了这个片段,并表达了对黛玉葬花的看法,认为该段落能展现出林黛玉多愁善感、心思细腻的特点。此后在阅读其他段落时,该学生也注意林黛玉这个形象,看看是否和自己分析的结果一样。这样的阅读是十分个性化的,因为每一个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和关注的点都有所不同。

叶圣陶认为语言文字的学习,出发点在知,而终点在行。因此要让学生提升阅读能力,就要引导学生反复练习,提升文本解读能力。我在教学中通过引导示范、鼓励模仿等方法真正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交流分享,碰撞思维火花

不同学生整本书阅读的感受是不同的。《语文课程标准》也提倡教师尊重学生个性化的阅读感受。在组织学生阅读整本书后,我还会组织学生展开互动交流活动,让学生碰撞思想,交流阅读的感受。为了让学生的阅读交流更为高效,我会进行相应的指导,鼓励学生说出自己是否存在困惑,整合各个学生的问题,并总结出最重要的问题,在交流分享中作为主要讨论的内容。

在组织学生学习必修二《祝福》后,我让学生展开整本书阅读,尝试以鲁迅小说集《呐喊》或《彷徨》作为阅读对象。在学生完成阅读后,我还组织互动交流活动。学生首先提交自己的阅读报告,展示自己的阅读收获,并提出自己感到困惑的问题。有学生提出:“为什么鲁迅的作品总是展现人们悲惨的生活状态呢?”还有人认为:“鲁迅本人是一个知识分子,他应该是启蒙者的形象,但是他作品中的不少启蒙者都呈现出无力的状态,这是为什么呢?”这些问题主要围绕鲁迅的创作风格展开,我鼓励学生总结这些问题,并在交流讨论中尝试交流想法,得出答案。学生在交流后提出观点,认为:“鲁迅的作品其实就是为了启蒙,因此他展现了社会黑暗的一面,希望能起到疗治世人的目的。”在这样的讨论中,学生对于鲁迅小说的风格有了一定的理解,在思维的碰撞中获得了更多收获。

在交流分享的过程中,学生各自围绕探究的主题提出自己的看法,有能力的学生还尝试提供一些自己搜索的资料,用来辅助思考。这样就能促使学生全面理解作品的内容,对作者的创作风格、创作思想等都有深入的理解,从而提高整本书阅读的效果,获得更多的收获。

四、策划活动,进行探索学习

为了让学生提高阅读整本书的兴趣,我在教学中还组织学生进行各种有趣的活动,一起就各种问题展开探讨。叶圣陶提出,无论阅读何种书籍,都要将应当记忆的记忆起来,将应当体会和研究的总结出来,并提出问题。我常常组织学生参与到读书沙龙的活动中,讨论阅读中出现的问题,回忆阅读的内容,说说阅读体会。

在指导学生学习必修二《边城》时,我鼓励学生阅读沈从文的其他作品,并在阅读后展开探讨,进行深入探究。学生在读书沙龙中就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展开讨论。重心放在沈从文独特的写作风格上,学生认为作者的文字十分细腻,而且展现了淳朴的民风。有学生提出问题,认为沈从文的作品风格似乎和郁达夫比较相似。学生就此问题展开了对比,进行深入探究。最后认为:“他们在语言上都写得十分细腻,但是在风格上其实还是有很大不同的。郁达夫更多展现的是内心的细腻,往往在作品中体现多余人的内心困扰。但是沈从文的作品则更多展现的是野性的美,体现了一种无忧无虑的淳朴。”在活动中,学生交流感受,探究能力增强。我还鼓励学生回忆读到的精彩片段,通过朗诵、讲故事等方式回顾其中的片段,说说阅读体验。

为了解决部分学生对阅读整本书缺乏兴趣这个问题,我在教学中组织学生参加了各种有趣的活动。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学生感受到了阅读探索的乐趣,这样自然就提高了阅读兴趣,积极地参与到了活动中。

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我积极采用课内外结合的方式,构筑了整本书阅读的教学模式,提升了阅读效果,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最终提高了自己的语文综合能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市吴江中学( 215200)

猜你喜欢

感兴趣整本书尝试
《论语》整本书阅读
整本书阅读教学的有效方法
低年级整本书阅读的推进与测评
更 正
再试试看
一次惊险的尝试
“粗放式”整本书阅读实施概要
尝试
一次让我受益的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