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传统教学艺术一二说
2019-12-02沈明明
沈明明
工艺(technology/craft)是指劳动者利用各类生产工具对各种原材料、半成品进行增值加工或处理,最终使之成为成品的方法与过程。
如果说,课堂教学是一种“工艺”的话,那么,其“原材料”就是教学文本和可以利用的所有教学资源;“生产工具”是“教学”这种师生精神和生命的特殊共振活动;而“增值加工”和“教学处理”则是教师从儿童可接受的起点出发,创造性地设计教学以及促进课堂上灵活的应变和生成;结果或“成品”,则是儿童通过教学活动在潜能上获得的有效增长。课堂教学工艺,既体现出课堂有限时空的无限可能,又表现了教师生命和激情的创造智慧和创造价值。
教学工艺是一个系统教学工程,把教学媒体与教学对象、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组织、教学条件整合,对涉及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设计出教学媒体的选择与应用形成教学工艺,反复试用、评价、修改,直至完善。
从历史角度来审视教学发展,作为推动学校教学变革的重要力量——媒介技术,在教学方法、教学模式、教学组织形式等方面,都发生了具大变化。回眸教学发展史,在人类以口语、文字、印刷、电子及网络为信息传播媒介的技术工具进化史中,从口耳相传时期的“言传身教”、文字发明后的“文以载道”,到印刷术带来的“书香万家”,再到电子传播进入的“影像时代”,“工具让教学更精彩”的论断在历史长河中不断得到精彩演绎。在一定时期内,当某项工具在教学中应用,受到倡导或制度化时,与工具相适应的多样化的教学工艺被逐渐探索出来,教学系统各要素经过磨合,彼此逐步达到相互适应的状态。但不管时代如何变迁,一些历经时间的检验,行之有效的教学工艺也沉淀了下来。
陈明华先生在他的论著《语文的享用与工艺》中阐述了一套“有效”乃至“高效”的传统教学工艺。
求气:读书也好,学语文也罢,功夫就往往在一个“气”字。一篇文章的“气”,是作者个性、气质、人格、思想的外显。而“求气”,则是指在一定的语言情境中探寻语言文字的声息、节奏和神韵。
明象:语文课堂要始终伴随着强烈的意象运动。所谓“明象”,就是将语言文字还原成一定的形象,就是语文课堂要始终伴随着强烈的意象运动。
品言:“筌”比“鱼”更为重要,“语言形式”比“语言内容”更为重要。陈明华先生认为,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就是品鉴语言的表达形式。
寻根:所谓“寻根”,就是在特定的文本语境中,发掘语言文字背后的价值取向、精神母粮和文化传承。
畅讲:手艺不如口艺。于空白处讲,于疑窦处讲,于哲思处讲,讲得恰如其分,当止于所当止,讲得恰到好处,四两拨千金。
悟意:心中悟出始知深。所谓“悟意”,就是在特定的語境中感悟并体察所包含的意义、意蕴和意趣。
巧问:问题在哪里出现,教师的智慧就在哪里产生。语文教学,可贵的就是思考和探究本身。问题情境着眼的不是知道答案,而是唤醒学生思接千载、纵横万里的问题意识。
探源:披文入情,沿波探源。“文”与“情”之间,“波”与“源”之间,草蛇灰线,似无实有,不下探究的功夫不能入情,不能得源。
参读:捕点探入,联类比悟。参读或同中求异,或异中求同,讲一篇而得数篇,由懂一点变为连成线,从而形成面,功莫大矣。
训诂:切不可玩忽推敲。经常运用训诂知识教学,不仅养成学生追本穷源的求实精神,而且养成学生深入钻研的良好习惯,更避免了就词释词、死记硬背之嫌。
特级教师戴继华先生在《真境,我的语文课堂追求》中谈到“语文课堂真境”的形成要素时,对“教学工艺”有所阐述,他认为“真境课堂在不拒现代信息技术支撑的同时,仍然要坚守传统教学工艺”。
一是因声求气。清代桐城派作家刘大櫆在《论文偶记》中写道:“行文之道,神为主,气辅之。……神气者,文之最精处也;音节者,文之稍粗处也;字句者,文之最粗处也……”“气”需要借助“声”的外在形式表现出来;而通过对诗文“声”的揣摩,读者能够领会到作品的“气”,这就是“因声求气”。读得很美了,也就理解得差不多了。
文之气,在读、在背!“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出气息,读准节奏是语文艺术的灵魂。读了、背了,才可能颊齿生香,气韵流动,才可能传递出字里行间的一股气息。读背时气息的强弱顿挫,高低抗坠,疾徐快慢,就会形成一种节奏,一种氛围,一种情韵,让你感应到文本的神采,感应到文本的思想。
二是明象悟道。王弼说:“意以象尽,象以言著。”王夫之亦云:“天下无象外之道”“言以明象”(《姜斋诗话》)。文章的表里应当分为语言层、形象层、意蕴层,即所谓“文”“象”“道”三个基本层次。其中“文”是“象”的形式,“象”是“文”的内容;“象”是“道”的形式,而“道”又是“象”的内容。由“文”到“象”,由“象”到“道”,这是文章理解的一般规律。优秀的作品总是充满了生命的奥秘和机智,是灵与肉、光与色、形与神有机融合的意象体。好的语文课堂要始终伴随着强烈的“意象运动”。如对《阿Q正传》《孔乙己》《范进中举》等小说的学习,可以通过让学生构建“阿Q”“孔乙己”和“范进”鲜明的人物形象,进而挖掘人物悲剧命运的社会根源,从而把握文章主旨,以完成“悟道”这一任务。
三是涵泳感悟。涵泳有潜游、浸润、沉浸、深入领会之意。左思《吴都赋》中就有“涵泳乎其中”之句,意即沉潜作品中,反复玩味,以求获得其中奥妙或味外之旨。朱熹在《朱子类语》中也有“虚心涵泳,切己省察”的论述。所有语文教学不适合“爆炒”和“猛煎”,陈明华先生有仿语云:“纸上得来终觉浅,心中悟出始知深。”
四是比照阅读。就是指把内容、形式相近的、相对的两篇文章,或一组文章放在一起,对比阅读,以期探求异同之趣,并开阔眼界,活跃思维,最终达到把握“目标文本”的目的,这样可以讲一篇而得好几篇。比如《与朱元思书》《三峡》《小石潭记》三篇散文比照阅读就可以把握文言文写景抒情的一般思路方法,对散文学习与创作大有裨益。
语文课堂呼唤“回归”,回归语文教学的真谛,与文本亲密接触,与心灵直接对话,我们的语文教学方能找到初心,回归实质。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竹行中学(226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