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对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2019-12-02李晓惠
李晓惠
摘要: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家庭和幼儿园的共同重要任务。本文针对幼儿良好行为个习惯的养成,从榜样示范、家园协同共育、养成教育活动等方面,提出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办法,以期为家长及幼儿老师提供一些有益参考。
关键词:幼儿 良好行为 习惯养成
幼儿时期是人生自我行为形成的起步阶段,是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幼儿教育阶段的核心重点。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是经过不断引导、不断重复、不断纠偏、不断巩固的一个长期过程。大量实例证明,良好的行为习惯将引导着人源源不断的获得成长和进步[1]。
一、榜样示范带动幼儿良好行为习惯
(一)幼儿家长亲身示范树立良好榜样
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培养首先从家里开始。父母的言谈、举止、兴趣、爱好等等,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的孩子。孩子通过自己的观察,能够从家长那里得出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从而表现自己的行为准则。所以家长一定要从自身做起,以身作则,通过生活中的一点一滴、日积月累影响孩子。如要求幼儿做到的,家长自己先做到;要求孩子懂礼貌,家长就要彬彬有礼;要求孩子玩完玩具收起来放回原处,家长就要做到物品摆放有条理;要求孩子诚实守信,家长就要谨言慎行、说到做到。因此要让孩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家长首先要自己在生活中时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做出表率和榜样。
(二)幼儿老师以身作则发挥表率作用
老师作为幼儿在园内的监护者和施教者,其自身就是幼儿的旗帜和镜子。幼儿本身有着很强的模仿倾向,身边发生的事情对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影响很大。老师在幼儿园中与幼儿相处时间最长,教师良好的行为举止直接影响着幼儿[2]。在每天的幼儿园教学工作活动中,幼儿老师要注意先从自身做起,严以律己。凡是要求孩子们做到的,自己首先率先垂范;自己没做到的,要在孩子们面前及时承认错误并改正。例如在进食午餐前与幼儿一起饭前洗手;在户外活动之前示范有序排队不插队;需要孩子们帮忙协助时要说“请”,得到帮助之后要说“谢谢”等等。老师良好行为习惯的示范可以带动孩子们完成知行转化,老师对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监督纠正可以促使孩子更快地完成这种转化。
二、家园协同共育幼儿良好行为习惯
(一)建立家园协同共育幼儿的沟通机制
为了真正使得家园协同共育理念深入人心,首先,幼儿园应当使幼儿家长实现对幼儿园的系统了解,以便能够通过这种方式取得幼儿家长的支持和理解, 这同样是实现家园共育教育模式的必要条件[3]。利用送上学和接放学的机会跟家长进行沟通交流,让家长更多了解自己的孩子在园的表现;利用家长QQ群、微信群、幼儿园微信公众号、APP等平台,及时向家长传递幼儿的进步或差距,让家长充分了解孩子的情况。通过定期举办专题亲子课程、家长开放日、家长会等活动,见证了解自己孩子行为习惯方面存在的差距或问题。针对存在问题比较多的孩子,老师要积极制定针对性的办法,通过面对面、电话、微信、座谈等形式,与家长交换意见,达成共识。利用各渠道平台与家长保持密切沟通,让家长清楚在家园共育中责任,双方通力配合,更好地促使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进而达到教育统一的目的[4]。
(二)家庭教育与幼儿园保持密切协同
虽然孩子在园里受到了良好的习惯教育,比如自己事情自己做、礼貌待人接物等,但是回到家里却南辕北辙,这主要是在于幼儿园和家庭的习惯教育不同步造成的。作为家长,应该让孩子在幼儿园中学到的良好习惯在家中进一步巩固和强化,这样才能事半功倍。放任孩子在家里与在幼儿园的不同步,这样是削减习惯教育的影响,将严重抵消在幼儿园受到的规范教育。因此,家长日常要多与老师进行沟通,了解孩子在学校都学了什么、表现怎么样,在家要为孩子创造与幼儿园教育相协调的环境氛围,幼儿园要求孩子怎么做的,在家里同样如此要求孩子,用恰当的方式方法教育引导孩子,多对孩子进行鼓励,这样才能巩固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利用养成教育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
(一)游戏放肆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
老师通过对游戏的观察,、适当引导,比较容易使孩子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在游戏中通过角色扮演与互换、情节设计等形式,熟悉社会交往的场景,提升社会交往的技能,进而帮助孩子养成好的习惯。结构性游戏需要更多的进行合作、分享,可以很好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分享意识。情境表演的创设要紧密结合幼儿的生活,可以根据教育主题进行情境的设计,让幼儿在具体可感的情境中增强体验与感悟[5]。在模拟过马路、去医院、旅行等社会游戏中,让幼儿学着承担各种社会职责,体验各种社会规范和行为准则对自己的约束,从而加深幼儿对社会的认识,最终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在游戏过程中老师要注重引导幼儿从自己出发,主动发现知识并提出问题,亲身动手实践,动脑思考,培养创新思维,提高创造能力。
(二)借助绘本故事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
绘本是一种融合视觉艺术与语言艺术两种媒体而呈现出来的故事,其语言简洁,画面精致,内容风趣活泼,比较符合孩子们的阅读要求。很多经典的绘本故事,能再现孩童的生活和情感,刻画孩子纯真质朴的心灵,对孩子的心灵成长、对培养孩子的想象力、观察能力、阅读能力以及审美等各方面,都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绘本选择要带着现实问题和需要,贴近孩子日常经历过的生活细节,贴近幼儿具体的行為,如晚上要睡觉、玩具要分享、吃饭要细嚼慢咽等。在别人的故事里对照自己,在阅读过程中引起孩子的共鸣。家庭亲子绘本故事阅读,要注重让孩子带着问题去阅读绘本,引导孩子自己去绘本中寻找问题的答案,不仅能够增强父母与孩子之间的亲近,也能够培养孩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幼儿园的绘本课程中,要注重情景创设、师生互动,引导孩子们观察丰富的画面,大胆地猜测与表达,并巧妙提问激发孩子思考,让他们自然而然地融入细腻的故事情节中,正视自身良好行为的养成。
(三)儿歌教学促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儿歌简短、通俗、朗朗上口,契合孩子的心智特点,适合儿童学习传唱。儿歌既可以训练幼儿的朗诵能力,也可以让幼儿在童谣的吟诵中受到熏陶,强化幼儿文明习惯的养成,幼儿园老师要从有助于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角度出发,紧密结合幼儿喜欢简单重复的特点,围绕幼儿的生活情景,改编或创作一些简单、重复且有趣味的儿歌,如礼仪规范歌、吃饭歌、刷牙歌、交通安全歌、文明用语歌等等。孩子每天的传唱既放松了身心,又将行为习惯规范要求牢记于心,起到经常性自我提醒、自我约束的作用,进而渗透到生活的各个环节,寓教于乐,为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奠定基础,非常有益于孩子的成长。
四、结语
综上所述,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不仅需要家长和幼儿老师共同充分发挥好榜样示范作用,更需家庭与幼儿园协同做好幼儿教育,通过游戏活动、绘本故事、儿歌传唱等形式开展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将能够有效促进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迅速养成,对未来全面健康成长和发展奠定重要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少华.幼儿良好行为习惯概论及培养策略[J].学周刊,2018,(36):158-159.
[2]单磊落.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策略[J].幼儿教育,2019,(05):161.
[3]高丽萍.浅谈幼儿园家园共育的重要性[J].学周刊,2019,(16):167.
[4]林芳萍.家园合力培养幼儿良好的文明习惯[J].基础教育研究,2017,(18):91-92.
[5]何建琴.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教育研究[J].内蒙古教育,2018,(06):38-39.
(作者单位:承德县第二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