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局档案管理工作策略分析
2019-12-02陈帅
陈帅
【摘要】档案是记录单位组织以及个人工作发展历程的重要凭证,因此,医保局档案管理工作可以直接体现整体管理水平,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内容,会影响整体的发展进度,对于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非常严格。当前,我国医保局档案管理工作仍然存在一些遗留问题,对改善服务水平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另一方面,对于强化医保局的管理造成了困扰,因此,在新时代,医保局若想提升服务质量与工作效率,务必要尽快解决这些问题。作者根据多年工作经验,提出几点创新策略。
【关键词】医保局;档案管理工作;策略
我国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不断发展,而医保局的档案管理工作逐渐融入信息化的管理模式,将信息化的优势发挥到最大化,就当前来看,信息化档案管理工作是未来医保局的发展趋势与主要方向,它可以直接影响到医保局的服务水平,随着信息化的发展,我国人口的增长率也出现了下降的局面,单从这方面来看,医保局的工作效率面临了重大的挑战。当前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需要我们工作人员不断完善与革新。
一、对于医保局档案管理工作的问题分析
(一)从事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有待提升。当前来看,大多数医保局档案管理人员对于档案管理工作的理念认识并不透彻,在思想意识方面也存在着较大的偏差,不仅如此,档案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也参差不齐,在医保局档案管理工作过程中,工作人员通常不单单负责档案管理工作,还要兼顾其它方面的工作内容,因此也就导致了档案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很难得到提升,并且也缺少定期的专业知识培训过程,这种现象对提升档案管理工作造成了阻碍。
(二)对档案管理工作的认识不到位。从当前工作状况分析,一部分医保局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对于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认为它只是一项无关轻重的工作项目而己,对单位的效益没有任何作用,对它的发展与创新忽略不上心。这样的工作心态与出发点,直接导致档案管理工作得不到很大的发挥;另一方面,在当前大环境下,人员的流动性也在逐渐增快,这对于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与完善也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与羁绊。
(三)管理方式落后陈旧。在医保局的檔案管理工作中,因为很多工作人员没有认识到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所以,导致档案管理工作的本质作用无法充分发挥;另一方面,没有加强对硬件设施方面的投入力度,导致现在的档案管理工作还是停留在整理和收集资料上,在整体管理形式上不具备先进性,现有的信息化设备缺少了实用性。
二、大环境下医保局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措施
(一)重视档案的利用,完善服务功能。档案工作的最终目的是为相关人员和部门提供服务和信息。因此,有关部门要从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出发,做好档案编研工作,比如医保登记管理、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行政区划调整、地名数据、优待抚恤等方面的原始档案资料的管理,加快档案信息开发利用的步伐,使民生档案的利用走向深入。
(二)实现档案管理的信息化。目前,随着信息时代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在各个行业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对于提升工作效率和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医保局在实施档案管理工作时,要想满足时代发展的要求,应该逐渐改变传统的管理方式,实现对信息技术的充分利用,从而使医保局档案管理工作可以面向信息化的方向不断发展。
(三)档案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需要提升。医保局档案管理人员需要遵循以人为本的工作理念,要明白管理人员在部门所起到的重要作用,要定期开展培训,加强专业知识的教育,使他们的工作技能与综合能力都能得到提高;另一方面,还要实施对其严格考核的制度。促进他们的工作热情与积极性,同时,还可以为档案管理工作进行铺垫。
(四)意识到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医保局档案管理工作若想有效创新与改革,首先就需要对管理水平进行提高,使工作人员深刻认识到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并且意识到自己工作的重要意义和价值,站在整体的角度宏观看待这一工作;管理层更需要重视这一部门的工作进展,通常上下协调的合作精神使档案管理工作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三、结束语
综上分析,我国医保局档案管理在社会发展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也是我国档案行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在日常工作过程中,它也是医保局单位的重要部门,管理水平与发展速度可以直接影响到单位的整体工作效率,并且对于人们与社会和经济效益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因此,在当前信息化的大环境下,若想进一步加强医保局创新工作,不但要提升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还要注重他们综合素养的提升,使他们全面认识到医保局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创新管理模式,全方位实现档案管理信息化。通过各方面的努力,使医保局档案管理工作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倪丽娟.完善档案信息资源开发模式的思考[J].档案学通讯,2006(6).
[2]王英玮,周艳.我国人事档案管理改革若干问题的思考[J].档案学通讯,2007(1).
[3]王英玮.信息时代的人事档案管理――理论·实践·方法·技术[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