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维可视化支持下的幼儿体验式深度学习

2019-12-02肖文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9年21期
关键词:心智可视化深度

肖文

近年来,人们对学前教育的关注点逐渐从“学什么”转向“怎么学”,教育者也回归幼儿本位思考学前幼儿的学习到底应该是什么样子。如何能让学前幼儿在学习活动中得到准确且适度的心智成长支持,形成良好学习品质?笔者认为引导幼儿深度学习是有效路径。

● 如何理解幼儿的深度学习

我们发现在相同的学习活动中,幼儿的学习态度、探索兴趣、参与程度和学习效果会呈现出完全不同的水平,我们可以将其称之为“心智卷入”的程度差异。刘濯源老师提出:深度学习即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心智的深度卷入及正向发展。结合幼儿的心智发展目标,我们可以将幼儿的深度学习理解为:在学习活动过程中,幼儿能够在规则的引导下,自发且自主地参与感知、观察、想象和表达的思维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确立自我价值。

幼儿的深度学习并非指向深奥的学习内容,更不是超越幼儿认知能力的“拔苗助长”,而是基于幼儿认知发展规律,指向儿童最近发展区的学习状态。幼儿的认知处于前运算发展阶段,无法脱离具体形象进行抽象思考,幼儿的认知发展规律决定了他们的学习应该是以直接感知获得的经验为主,即通过视、听、触、味、嗅五种基本感官通道获得直接信号刺激。在此基础上,幼儿将感性形象以及在实践探索中获得的经验作为进一步思维加工的素材,逐步建构自己的理解和认识,对已有经验进行迁移运用和批判重组,在新旧认知冲突中形成更深一层的认知经验。这个建构的过程,其实就是深度学习的发生过程,也是引导幼儿从“现有水平”走向“潜在发展水平”的路径。

那么,幼儿教师应该如何引领幼儿进行深度学习?如何为幼儿在感性形象和抽象建构之间搭建思维的桥梁?笔者认为“思维可视化”是一种有效的策略。

● 如何运用思维可视化策略支持幼儿开展体验式深度学习

深度学习的前提是深度思考,因此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将“思维可视化”策略引入幼儿园五大领域教学中,以培养和发展幼儿的思维能力为聚焦点,鼓励幼儿将自己在体验式学习过程中的思考转换为规范的口头语言和图示语言(图像、图形之间的内在思维联系),运用分类、提炼、概括的方式持续深化学习过程。下面笔者将结合实践,举例谈谈具体路径。

1.空间可视化——不断深化的学习环境

(1)主题清晰,层次分明

楼梯和走廊是幼儿园常见的公共环境,应该承载幼儿自主学习的重要资源。针对以往班级各自为政,环境课程内容零散、无序的问题,我们带领教师进行研究,根据不同年段幼儿的认知水平确定研究主题,同时运用“心智图”(以思维可视化为手段,以心智发展为目标)架构出每个主题分层展开的思路(如图1),将各主题幼儿心智图放置在环境课程的起始部分,在可视化的环境中方便幼儿对各主题的学习内容进行整体感知,明晰各部分内容之间的关系,逐步形成上下层级概念。

(2)目标明确,层层深入

教师为幼儿提供学习环境和材料时应具有明确的教育目标,在引导幼儿绘制心智图的过程中,要通过有效追问,把幼儿的思维不断引向深入,以满足幼儿持续探究的需求,将幼儿的好奇心转化为探究欲。例如,在中班绘制《有趣的泡泡》心智图时(如图2),大部分幼儿都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将教师提供的材料分为能吹出泡泡和不能吹出泡泡两大类,教师从能吹出泡泡的材料中拿出笔管、羽毛球、软毛棒,经过幼儿再次观察、比较,找到三种材料的异同,并参照三种材料的不同特征对其他材料进行分类,最后形成具有初级结构化思考特征的思维图示。

2.方法多元化——适时适度的支持引导

教师在充分观察、了解的基础上,给予幼儿适时适度的心智支持,运用不同的方法为幼儿提供适宜的帮助,以此来激发幼儿持久的学习动力。

(1)信任幼儿,学会等待

教师要充分相信幼儿具有与生俱来的探索欲望和学习能力,学会适当的等待,把学习的机会还给幼儿。班级的活动区里玩具非常多,每次教师都需要帮助幼儿进行整理。如果教师将一张玩具归类的“半成品”心智图贴在活动区墙面上,让幼儿在对照活动区中的玩具后,自发地将心智图补充完整,在这个过程中,幼儿的自主感及思维能力都得到了有效提升,并且学会了玩具的分类收纳方法。

(2)理解幼儿,提供方法

教师要根据幼儿在不同发展阶段出现的新问题,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给予恰当有效的引导,为幼儿的心智成长搭建一个台阶。例如,大班幼儿已经熟练掌握了圆圈图的绘制方法,当他们在学习中需要运用对比研究的方法时,教师出示交叉气泡图,并让幼儿认真观察图示特征,尝试用语言进行说明。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能够初步理解图示的作用,并在头脑中建构出一个基于比较策略的“思维结构”,尽管这种抽象的、隐性的“思维结构”并不能被幼儿当成客观知识来认识和理解,但它却会作为一种思考方式沉淀在幼儿的头脑中,并在进行比较学习时被派上用场。在完成一个“比较学习”任务的情况下,幼儿又自发运用这种方法绘制了以动物、植物、人物、日历、时钟等为主题的心智图(如图3),并能够借助图示进行相对有序的语言表达,这个过程就是一种基于“结构迁移”的心智深度正向卷入的深度学习。

3.成果实用化——迁移运用的实践平台

幼儿在学习活动中获得的知识或经验只有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够最终固化成为他们的有效学习成果。因此,是否能够举一反三将新的知识经验进行迁移运用,也是评价幼儿学习深度的重要指标。

(1)一点切入,多点联结

在进行幼儿教学设计时,教师应充分掌握概念体系之间的关系,通过对核心概念的追问,帮助幼儿打开思维,形成发散式的思维联结,构建概念网络。在健康活动《认识蔬菜》的认识菠菜、小白菜两个活动中(如图4),教师运用发散式心智图和孩子们共同总结出认识绿叶蔬菜的学习方法,并悄悄地在科学区内投放了香菜、生菜、油菜三种绿叶菜,幼儿发现后,很快就根据外形特征将三种新蔬菜与原来认识的两种蔬菜建立了认知联系,将已有的绿叶类蔬菜的学习方法,迁移到新的学习活动中,并在拓展“认知疆域”的过程中,形成了特定的学习经验。

(2)批判质疑,认知重建

幼儿的深度学习还体现在是否具备主动提出问题、讨论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上。例如,在《我要上小学》体验式主题活动中,幼儿通过实地观察了解到小学生之间会偶尔发生矛盾和冲突,他们通过小组讨论提出了解决办法,并用心智图呈现出来(如图5)。在小组分享时,幼儿针对每个小组的心智图提出质疑,不断推翻方案再进行重建,最后产生在幼儿视角下相对完善的解决方案,在这样一种开放、质疑的氛围中,幼儿的深度思考能力得到了提高,合作意识也更加强烈了。在遇到冲突时,幼儿能够主动思考去解决问题,化解矛盾,人际交往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除上述策略外,幼儿园还应将思维可视化策略应用于教师的教学设计当中,教师将每一个主题活动的设计都绘制成层次分明的思維图示,并通过不断追问的方式引发自己的深度思考。另外,幼儿园还应对家长进行思维可视化的培训,鼓励家长支持和帮助幼儿将学习成果设计制作成心智图,引导家长参与幼儿的深度学习,成为幼儿深度学习的重要支持者和合作者,给予幼儿高品质的陪伴。

猜你喜欢

心智可视化深度
数据可视化设计在美妆类APP中的应用
四增四减 深度推进
深度思考之不等式
思维可视化
复变函数级数展开的可视化实验教学
复变函数级数展开的可视化实验教学
复变函数共形映射的可视化实验教学
复变函数共形映射的可视化实验教学
简约教学 深度学习
运动员心智游移特点研究:来自静息态和任务态思维取样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