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移动APP,“行走”的课堂

2019-12-02施倩玉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19年21期
关键词:秋游路线本课

施倩玉

“我的出行我做主”选自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九年义务教育课本小学三年级信息科技第一册第20课《网上寻宝》。本课教学要求是使用搜索引擎和输入关键字,找到所需的信息并将信息进行保存。我校三年级的学生已熟练掌握窗口化软件使用的一般规律,课堂上也已多次使用iPad等智能移动设备辅助学习,但学生并不善于将课堂所学运用到实际生活中,知识的迁移能力仍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本文以“我的出行我做主”教学设计为例,以多个生活中常用的移动APP为载体,采用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从生活实际出发对秋游出行进行规划。本课教学不再拘泥于传统课堂及校园,让学生在“行走”的课堂中,提升迁移能力和信息素养。

● 激趣引导,设计出行路线

“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兴趣是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内部动力,学生往往对实际生活中有接触但不那么熟悉的内容充满兴趣并极力模仿。例如,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利用手机搜索路线进行导航时,学生对这样的功能充满了好奇并渴望尝试。因此,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依托实际学校生活,尝试由学生自主设计感兴趣的秋游出行活动,以此作为本课的教学内容。

上课伊始,我抛出了本节课的总任务——规划一份秋游出行单(如图1),通过欣赏上海自然博物馆内丰富多样的照片,吸引学生来猜测秋游的目的地,也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随着目的地的确认,也就确定了搜索的关键字——上海自然博物馆。那么,怎么去上海自然博物馆呢?学生的答案层出不穷:询问老师、打车、问百度……在学生讨论和回答之后,我提示学生本节课可以借助生活中常用的搜索类APP来完成一份秋游出行单。

以往的课堂中教师通常以百度网站搜索图片作为教学内容,学生的兴趣并不强烈,他们往往会在不明就里的情况下,照着教师设计的步骤按部就班地去搜索图片。而以秋游路线作为具体的活动项目并结合移动APP的应用,能较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这为“走”出课堂的学习做好了准备,也为第二环节自主探究学习做好了铺垫。

● 自主探究,规划出行路线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传统的信息课堂上,学生往往是一种“静听”式的学习,教师先演示,学生再机械地模仿。在本课的激趣引入环节,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已经被充分调动了起来,那么,为什么不尝试着放手把课堂交给学生呢?

1.地图类APP和微课的结合应用

围绕图1的秋游出行单,在搜索“出发和回家路线”的教学环节上,我自制百度APP搜索路线的微课,学生在iPad中学习地图类APP(如百度地图、高德地图、搜狗地图等)的使用方法,自主探究与搜索往返路线。采用地图类APP和微课结合应用的教学方法,在让学生使用新软件搜索路线提高学习兴趣的同时,更适应学生进行个性化学习,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多次或反复观看微课,有能力的学生也可以尝试使用其他地图类APP输入关键字来搜索路线,并筛选出一条合适的路线。学生在学习地图类APP后,可以将其运用于自己的日常生活来解决出行问题,通过运用数字化学习工具,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Explain Everything APP的应用

围绕秋游出行单和教学流程设计,我在Explain Everything APP中共设计了三个任务,其中任务一(如图2)由学生自主探究完成,任务二和任务三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学生将自己选择的路线图截屏插入到任务单中,利用笔刷工具圈画出自己所选择的路线,快速而又方便地完成任务单。

对比传统的纸质任务单,基于Explain Everything APP所设计的电子任务单形式和界面新颖,更能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且操作简便,呈现效果直观。不仅如此,在Explain Everything APP中,笔刷、橡皮擦等功能和计算机中的画图单元里的功能相似,学生可将所学过的知识跨单元地迁移到本节课中。

结合移动APP引导学生开展自主探究式的学习方法,既是一种发现性的学习,又是一种开放的学习。这种学习方式不仅提升了课堂效率,还进一步培养了学生善于迁移的能力,也为“走”出课堂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 合作探究,分工完成出行计划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盖须切磋,相起明也。”在合作交流的帮助下,学生往往能学习到更多的内容。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全面铺开,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信息技术课堂上也成为一种常见的教学组织形式。让小组成员合理分工,从而形成开放、包容的学习氛围,结合移动APP的运用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全体学生更快、更好地发展。

1.基于百度云盘APP的小组合作

为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在任务二就近午餐的活动中,学生需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尝试使用生活类APP来搜索午餐地点和路线。这也是从地图类APP到生活类APP应用的迁移。在四人一组的初次合作中,我出示了一张小组合作分工表(如图3),学生需要分工完成图4中的任务二,A和B负责搜索午餐的地点与路线,截图后上传至百度云盘APP共享,C和D通过从云盘中下载的图片来完成和美化任务单。

基于百度云盘APP的小组合作,为学生搭建了传递信息的桥梁(如图4),使得原先由一人完成的任务由四人共同完成,快速而又便捷地将小组的图片和文字信息在四人之间共享,课堂效率显著提升。同时,在生活类搜索APP中,四人共同尝试利用大众点评APP来搜索美食,虽然教师并没有直接演示如何搜索,但是在小组合作形式下学生开展共同尝试和探究,将在地图类搜索APP中所习得的输入关键字和筛选信息的知识技能迁移到生活类搜索APP中,从而完成任务二的学习。

2.基于多類搜索APP的深入合作

在本课中,自由活动是一天出行规划中的最后一部分,小组成员要合作解决下午自由活动时间。在这一环节中,教师不再出示明确的分工规划表,小组成员需要合理地分工完成各自的任务。有的小组延续上一环节的合作,继续来合理分工新的搜索内容;有的小组则转换角色,合作分工完成各自的任务,这也加强了组员之间的深度合作。结合百度云盘APP的应用以及一些生活类的搜索APP如大众点评、淘票票和形色APP等,伴随任务三的完成,一份完整的一天出行计划表应运而生。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要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学生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我们要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学会分工,从而更高效地将所得、所学运用到解决任务中。在基于多类搜索APP的深入应用中,学生能够融合小组成员的智慧,彼此交流,分工协作,取长补短。层层递进式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熟练应用搜索类APP的同时,培养了协同学习与互助交流、迁移学习的能力,也为他们走出校园,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了必要的基础。

● 分享展示,完成出行规划

在课堂展示与评价过程中,展示者需要结合在之前的教学环节中自主学习和团队协作的成果,合理描述自己的作品,有效展示自己作品的亮点,这样既能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思维的敏捷性,又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在信息技术课堂中,教师应该大胆尝试,让学生充分展现自我,分享收获。小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活动要面向学生发展,以学生的体验、理解、决策、评价等认知活动为基础,在信息技术教学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适应信息技术不断发展并进行创新思维的能力。

本课在分享展示环节的设计上,利用课堂APP将学生操作的iPad以小组的形式加入到创设的课堂软件中,教师的iPad可以实时地观察学生的小组操作,并将学生iPad中的画面投屏展示。在小组展示说明的时候,其他组员也能一目了然地看到。在课堂APP的投屏下,全体学生可以更为直观清晰地看到该小组成员共同合作完成的作品,学生在展示的时候也是一次个人与班级的互动,这给予学生充分表现自己的机会,学生可以借此说出自己在本课中的成果和体验。这樣能充分发挥和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鼓励他们积极思考,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以充分地展现自我,同时接受他人的建议。本课运用课堂APP,较好地实现了教、学、评一体化。

本课的最终教学流程图如图5所示。

● “行走”的课堂,我们的思考

互联网时代,各类数字化学习工具影响并变革着我们的学习方式。学生在学习技术的同时,还应该理解信息技术学习并不是单纯地为了学而学,而是应该学会致理、致用。

回顾“我的出行我做主”教学设计,它突破了传统的以教师“教”为主的教学,结合生活中各类移动APP的数字学习工具,让教师更有指向性地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中习得知识、掌握技能,培养学生信息的收集能力和信息的处理能力。同时,更为重要的是,该教学设计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开展分工与合作,在互动交流中获得实际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学习迁移的能力。正如美国心理学家M. L.比格所指出的:“学习迁移是教育最后必须寄托的柱石。如果学生在学校中学习的那些材料无助于他们进一步沿着学术的程序,并且不但在目前,而且在以后的生活中更有效地应付各种情境,那么,他们就是在浪费他们的许多时间。”伴随着信息化2.0时代的来临,如何借助数字化学习工具支持教师的教,助力学生的学,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学习力,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地探索与前行。

猜你喜欢

秋游路线本课
一起去秋游
Let’s play football.(部级优课)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液体的压强》教学设计
从“听唱读写”四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节奏训练
秋游去啦
画出路线
闻鸡起舞
找路线
漫话“共同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