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构建策略探究
2019-12-02王茂林
王茂林
摘要:所谓“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就是指从理解、运用、思维和审美四个维度展开语文学科教学过程,以培养学生适应终身发展与社会发展需要的关键品格与能力。从这四个方面入手,探讨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高效课堂构建实践过程。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实践应用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9)31-0042-01
小学语文教育是一门使小学生获得基本素养的实践性课程,小学语文教育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小学语文核心素养可以优化语文教学的结构、提高教学水平与学生的学习效率。
1.优化问题的设置
课堂上问与不问,问什么,怎样问,是关系到教学成败的大事。提问的时机、提问的方式选择得当,能启发思维、发展智力、活跃课堂气氛;选择不当则可能弄巧成拙,破坏课堂气氛。所以,优化我们的语文课堂,课堂提问可从以下方面做起:
1.1 精心设计,注意目的性。课堂教学提问不应是随意的,要紧紧围绕课堂教学中心来进行。设计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思考价值,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能集中他们的注意力,引导他们生动活泼地学习,使他们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对知识融会贯通,从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在授课前要精心设计提问内容和形式,问题要少而精,具有典型性,否则就会偏离课堂教学中心,所提的问题就达不到应有的效果。
1.2 因势利导,注意灵活性。课堂教学是千百万化的,学生答问中也可能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如答非所问,或干脆答不出来等。因而教师在提问时要注意運用教育机智,根据变化了的情况,有针对性地发问。不能不顾课堂情况的变化生硬地照搬照用课前设计好的问题,也不能在学生答不出时一个劲地等待或追问学生。
1.3 难易适度,注意科学性。教师应在提问前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针对自己的学生实际。教师对课堂中所提的问题应在备课时精挑细选,严格控制数量,克服课堂提问的随意性。
2.掌握语文教学技能技巧
有了课前的预习做基础,课上就需要我们老师来把握了。教学是教学相长的过程,它是一个动态的、不断发生变化的过程,是一种涉及全体师生的实践活动,用好时间才能保证课堂的高效率。由于我们学校是新近成立的城区学校,生源来源复杂,为此,我们实施了课堂改革,结合自己的实际,创造了独具特色的“四步教学法”,即:预习(10分钟)―展示交流(20分钟)―目标检测(8分钟)―总结(2分钟),“先学后教,当堂训练”。这种教学模式要求课堂以预习为主,展示为核心,目标检测为辅,总结为最后的落脚点。预习、目标检测、总结基本教给学生完成,展示的过程也要求教师少讲解,多指导。
这个过程看似简单,教师也不必像以前那样填鸭式的费力去讲解,但对教师的教学技能技巧要求的更高了。教师首先要吃透教材,既要考虑学习目标的完成情况,也要考虑全班学生的认知情况,为学生制定出每节课的可实际完成的学习目标。预习环节,要求教师为学生出示自学指导。自学指导的内容都要围绕学习目标制定,根据不同课型,每一个学习指导运用什么方法、什么方式完成,都要一一列出来,还要预设小组合作时出现的一些状况。展示交流的过程要求教师带领学生把握重点,突破难点。目标检测题要求教师不能照搬照抄,要根据每节课的内容自创多样性的、多种形式的、可实际操作的练习题,听说读写唱做演,只要是学生感兴趣的、乐于接受的,都可用上。而所有的过程又都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和时间调控,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实现教师精讲,学生多练。让课堂的40分钟产生最大的效益。
3.夯实学生的语文基本功
3.1 使小学生学会汉语拼音,说普通话。在日常教学中坚持要求学生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写好作文,在小学学业结束后认识3500个左右常用汉字。通过课堂问答、口语日常交际、作文竞赛、讲故事比赛、演讲比赛等提升学生说的能力和写的能力。
3.2 引导和培养学生形成独立的阅读能力。提倡和鼓励学生阅读课外书籍和日常的书报杂志,初步鉴赏文学作品,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尤其是应该要求学生常态化地阅读适合的名家名篇,使阅读成为一种习惯,一种自然而然的生活方式,而不是整天沉溺于网络游戏和微信往来,通过大量的课外阅读,着力使学生形成较为丰富、良好的语感,注重情感体验,发展学生的感受和理解能力。
3.3 使学生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逐步从“敢写(说)”、“会写(说)”到“能写(说)”。“敢写(说)”,即使学生能够在公众场合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说话);“会写(说)”即使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熟练流畅地倾听、表达与交流,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能写(说)”即使学生高水平地表达自己的所见、所思和所得,熟练流畅地表情达意,巧妙地表达自己的感情和观点,恰当灵活地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和写作(说话)方式,富有文采,彰显语文的底蕴。
4.以趣结尾,余音缭绕
正如红花还需绿叶衬一样,一堂高效的课除了做到以上几点以外,还必须有一个好的结束,也就是我们的结语。它应该是整堂课的一个凝聚,是概括的高度深化。好的结尾,有如咀嚼干果、品尝香茗,令人回昧再三。一堂好课的结尾,不仅可以对教学内容起到梳理概括、画龙点睛和提炼升华的作用,而且能延伸拓展课堂教学内容,取得“课虽尽而趣无穷、思未尽”的效果。
作为小学语文教师,本文初步探索了构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教学策略。希望有更多的教师积极总结和探索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的策略,以便让全体小学生走上“高效学习、全面发展”的光明之路。
参考文献:
[1]章珊珊.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的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5.
[2]金旭英.小学语文有效教学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