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粘接剂在氧化锆全瓷粘接中的应用成效对比

2019-12-02王伟峰沈婧文静沈锂李娜

粘接 2019年10期
关键词:应用效果

王伟峰 沈婧 文静 沈锂 李娜

摘要:氧化锆全瓷因其良好的性能被广泛应用于牙体修复中,在使用氧化锆全瓷的过程中粘接剂是必不可少的辅助材料,而且粘接剂的性能直接影响着氧化锆全瓷的粘接效果。文章主要研究不同的粘接剂在氧化锆全瓷粘接中的应用成效对比。首先选择四类不同的粘接剂,制作实验样本,然后通过剪切实验和微渗漏实验检测不同粘接剂应用于氧化钴全瓷中的效果。最后通过sPss软件分析实验数据。研究结果表明树脂类粘接剂的粘接性能要比玻璃离子类粘接剂的好。

关键词:粘接剂;氧化锆全瓷;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T04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922(2019)10-0008-05

在临床中全瓷修复体是很多患者所选择的修复体,因为这种修复体能够达到很好的美学效果,而且具有不错的生物相容性能,能为修复患者到达满意的效果。在全瓷修复体中使用最多的、最受欢迎的是氧化锆材料,这种材料不同于一般的陶瓷类材料,它具有很好的韧性、耐磨损、不容易导热,而且它的颜色稳定,不容易褪色,使其成为牙科中一种非常优异的修复材料。在使用氧化锆全瓷时需要用到粘接剂,而且不同的粘接剂在氧化锆全瓷粘接中的效果不一样。就目前而言,比较常用的粘接剂按类别分有四类,分别为玻璃离子水门汀类、树脂粘接剂类、树脂加强型玻璃离子水门汀类和自粘接树脂型水门汀类。这四种粘接剂类型在临床上使用较多一个类型就是树脂类粘接剂,因为根据临床表现来看,使用树脂类粘接剂粘接氧化锆全瓷时其固位力能得到很好的效果。当然,在有些特殊情况下的临床,比如说在修复牙冠较小、咬合比较紧的情况下,树脂类粘接剂的修复效果也并不理想。可以说,树脂类粘接剂有其良好的有点,但是也存在缺陷。不同的粘接剂都会有其缺点和有点,有的粘接剂的粘接强度不大,造成修复体脱落。也有学者认为,当粘接剂的体积发生了收缩或者粘接剂溶解了,粘接的冠边缘就会出现缝隙造成渗漏现象,此种情况也会造成修复体粘接不牢固导致脱落嘲。本文将以氧化锆全瓷使用不同的粘接剂为研究对象,研究当氧化锆全瓷使用这些粘接剂时的使用效果如何。

1材料及方法

1.1材料

设计:检测不同粘接剂在氧化锆全瓷中剪切粘接强度和冠边缘渗漏情况。

材料:氧化锆全瓷(康泽,德国),富士Ⅱ玻璃离子水门汀GC(日本)、自酸蚀自粘接双固化树脂水门汀(Medental,美国)、自粘接双固化通用型树脂粘接剂R elv XTMUnicem(3M,美国)、通用型粘接剂(ShinEtsu,日本)。

仪器:表面粗糙度轮廓分析仪、牙科专用冷热循环仪TC-501F型、体式显微镜、万能力学试验机。

1.2方法

1.2.1实验分组

根据上面的粘接剂材料可以将其分为A、B、c、D四组,A组为自酸蚀自粘接双固化树脂水门汀和通用型粘接剂,B组为自粘接双固化通用型树脂粘接剂,C组为富士Ⅱ玻璃离子水门汀,D组为自酸蚀自粘接双固化树脂水门汀。

1.2.2实验方法

为了制作良好的全瓷冠试样,我们选择一位熟练的医师进行试样的制作。首先将牙冠暴露于空气中中,时间要达到要求,将离体亚制作成氧化锆全瓷冠的形状。然后制作凹面肩台,凹面肩台的宽度设置为1.5mm。再就是通过该牙齿制作石膏模型,目的是可以将该石膏模扫描然后通过计算机制作全瓷冠。氧化锆全瓷制作好之后,接下来的步骤就是用不同的粘接剂粘接氧化锆全瓷。需要注意的是每种粘接剂有不同的粘接程序,需要严格按照粘接剂的说明书进行粘接操作。粘接完成后需要对每个氧化锆全瓷进行加压,使用0.5kg的砝码压住每个氧化锆全瓷,目的在于粘接更加牢固,当粘接剂硬化后需要进行抛光操作。氧化锆全瓷的粘接工作就完成了。为了使试样更加符合人体的环境,将粘接好的所有氧化钴全瓷放人人工唾液中24h。实验方法的第一个步骤即完成。接下来是冷热循环实验。

冷热循环实验是通过冷热循环机进行操作的,将所有的氧化钴全瓷放人该机器中,首先将其在5℃的水中水浴60s,然后放人55%的水中水浴60s,从5℃水中完成后转移到55%的水中的这个时间为15s。按照这样的一个步骤重复操作五千次,然后将所有的试样都取出来吹干,即完成了冷热循环步骤。接下来就是微渗漏测试。微渗漏测试就是将试样切片,厚度为1mm,然后将每个牙的试样中选择两片切片放于40倍体式显微镜下观察。

第四部就是制作剪切强度样本。首先需要将冠部的牙釉质全部去除,去除的方式是用高速手机磨除,并且需要借助体视显微镜观察是够完全去除干净。然后将牙齿进行切割,得到颊、舌侧各一部分牙体用于试样的材料。再就是将牙体通过打磨、抛光、震荡10min,最后让牙体的表面变得平滑。完成此步骤之后,就需要将平滑表面的牙体制作成圆柱体,该圆柱体的直径为3mm,高为2mm,并且用600、800、1000目的砂纸将圆柱体的粘接面打磨,然后再抛光15min。然后再喷砂处理,并且要满足粗糙度在1.02±0.52-1.22±0.16之间,粗糙度是通过表面粗糙度轮廓分析仪进行检测的。接下来就是进行各种粘接剂粘接氧化锆全瓷的步骤。

为了使粘接面积和粘接厚度相同,需要将试样的粘接面用透明胶带粘起来,然后将透明胶带的中间设置成2mm的圆形空隙,这样在使用粘接剂的时候就可以保证每种粘接剂使用的量是一致的,并且粘接的面积也是一样大小。然后按照每种粘接剂的使用要求对氧化锆全瓷粘接。像之前的方式一样,用0.5kg的砝码压在粘接的面上,使粘接更加牢固,并且还要将多余的粘接剂去掉。不同的粘接剂在氧化锆全瓷粘接的试样就昨成立。当然在经过一天之后需要进行冷热循环实验。然后再对試样进行剪切强度测试,该步骤是通过万能力学实验机实现的。在实验之前,需要设置各个参数。本文的剪切强度测试的预荷载设置为5N,加速度为1mm/min,传感器设置为500N,刚开始时将粘接界面距离加载头1mm,然后加载头沿着界面平行移动,知道试样破坏。记录好所有的数据。

1.3统计学方法

得到相关数据之后就需要对数据进行分析,本文使用SPSS22.0统计软件,统计的方式是均数±标准差。本文还对微渗漏进行的检测,在对此进行分析时不能采用均数±标准差的方式,所以选择了多独立样本非参数秩和检验Kruskal-Wallis的方法。在对每个试样进行比较时,看哪种粘接剂的效果更好,这需要将试样进行两两比较,这种比较方式我们使用Ridit分析。还需要进行对剪切强度的数据进行分析,该种分析方式选择单因素方差分析,在当因素方差分析和Ridit分析,我们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不同粘接剂的微渗漏比较分析

图1到图4为微渗漏的检测结果图,通过显微镜的观察得到不同粘接剂粘接的氧化钴全瓷的微渗漏等级属于0到3等级,说明微渗漏情况比较良好。图1的微渗漏等级为0,说明该种胶粘剂的的使用的微渗漏情况没有,粘接效果很好,图4的微渗漏等级为3,此种粘接剂的粘接效果不是很好。表1为每组粘接剂的微渗漏等级情况,从图中可以明显看出每组的粘接剂的每个等级存在的数量。对于表1的数据,需要进行总体比较,选择的方式是多独立样本非参数秩和检验Kruskal-Wallis方法,该方法得出x2=43.932,P<0.01,因为P<0.01所以证明在表1中的数据的比较找那个存在统计学异差。即需要再进一步的进行比较分析,表2就是进一步比较之后的数据。从表2中可以看出来,由于A组与B组间、B组与D和A组与D组间的P>O.05,说明这三组之间没有统计异差,然而C组与其他的三组进行比较的P值都是小于0.05,即说明c组与其他三组存在统计异差。

2.2不同粘接剂的剪切强度比较分析

图5即为不同粘接剂粘接的氧化锆全瓷的剪切强度图,该结果是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得出来的。从图中可以看出,A组的剪切强度大于D组大于B组大于C组,即A组的剪切强度最大,C组的剪切强度最小。A、B、C、D四组的剪切强度分别为(32.56±2.67)MPa、(30.22±0.97)MPa、(21.05±1.21)MPa、(28.81+1.34)MPa。将四组之间的剪切强度进行两两比较,得出只有B组和D组没有统计学差异,其他的两两比较结果都存在统计学异差,判断依据还是P值是够大于0.05。

3讨论

在临床中,判断修复效果最重要的依据是固位力,当粘接剂在氧化锆全瓷粘接的应用中,如果固位力不好,就会出现脱落的现象,对患者的修复效果必然不理想,只用当固位力强大且持久,粘接力度强大了,就不容易脱落,从而可以保证长时间的使用,即达到了非常好的额修复效果。粘接剂是氧化锆全瓷修复中必不可少的粘接性材料,有了它才能让粘接氧化锆全瓷,所以粘接剂的性能会直接的影响着氧化锆全瓷的修复效果。

本文选择的微渗漏检测法目的就是检测修复体的边缘密合性,這种方法是最常用的方法,因为该种方法的操作比较简单,而且其检测效果很好,所以被广大研究者所接受。在本微渗漏实验中,使用了四组不同的粘接剂,发现富士Ⅱ玻璃离子水门汀GC的微渗漏等级最高。存在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多组分成份形成的树脂突与牙本质小管形成了交联的状态,使弹性模量降低了,将应力给缓冲了,粘接面与粘接牙本质面的粘接强度就会更大,保障了它的完整性。再加上富士Ⅱ玻璃离子水门汀GC中的功能基团与牙齿的钙结合,即达成了化学作用,与物理作用相结合使其微渗漏程度更高。再就是喷砂处理使边缘渗漏情况降低。

文中采用剪切试验来证明粘接剂的粘接强度,使用剪切试验的方法原因在于有学者通过有限元分析得到剪切力强度测试能够代表人的咀嚼状态。该方法就可以验证不同粘接剂在氧化锆全瓷的应用中的效果。试验结果为自酸蚀自粘接双固化树脂水门汀和通用型粘接剂相结合的剪切强度大于自酸蚀自粘接双固化树脂水门汀组大于自粘接双固化通用型树脂粘接剂组大于富士Ⅱ玻璃离子水门汀,即自酸蚀自粘接双固化树脂水门汀和通用型粘接剂相结合的剪切强度最大。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在于在实验过程中试样经历了5000次的冷热循环,富士Ⅱ玻璃离子水门汀的持久能力不强,只有在最开始的时候其剪切强度会比较大,后来就会降低。自酸蚀自粘接双固化树脂水门汀和通用型粘接剂相结合的剪切强度大于自酸蚀自粘接双固化树脂水门汀的原因可能是自酸蚀自粘接双固化树脂水门汀粘接的牙本质形成的混合层比较厚,就会造成分布不均匀的树脂突,并且树脂突的长短不一致。

4结语

通过将不同的粘接剂在氧化锆全瓷粘接中的应用效果对比,进行微渗漏实验和剪切强度实验可知,树脂类粘接剂的微渗漏情况比玻璃离子类粘接剂好,其抗剪切强度也比玻璃离子类粘接剂强,所以可以得出,树脂类粘接剂的粘接性能要比玻璃离子类粘接剂的好。所以在实际情况中,树脂类的粘接剂用于氧化锆全瓷粘接中的应用较为广泛,因其优异的粘接性能。今后,为了让氧化锆全瓷粘接的效果更加理想,我们要不断的研制出性能更加强大的粘接剂,让患者得到更好的修复效果。

猜你喜欢

应用效果
体验式教学法在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C 语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手术中个性化心理护理在原发性青光眼患者中的应用
健脾扶正汤在晚期胃癌治疗中的应用
化疗联合CIK细胞治疗卵巢癌的临床观察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四肢创伤复杂创面的临床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