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告别痔疮
2019-12-02沈笑驰
沈笑驰
蹲便与坐便
事实上,蹲着和坐着如厕其实各有利弊。蹲着会让膝盖和双腿承受很大的压力,不适合一些腿脚不便或患关节炎等疾病的人。不过,蹲便的时候腹压比较大,有利于大便排出。另外,即使普通人也无法保持长时间蹲姿,所以相对于坐着来说就自然地减少了排便时间,这对于预防肛肠疾病是有益的。而坐便相对于蹲便会让人感觉更轻松舒适,让年老体弱的人也能方便,但是坐舒服了,排便时间也会相应增加。无论坐便还是蹲便,排便时间过长都容易诱发痔疮。
根据统计,我国成人痔疮发病率约50%~60%左右,很多人得痔疮和如厕时间过长密切相关。排便时间延长,容易引起肛门周围静脉曲张,形成痔疮。
十痔九不治?
很多人都听过“十男九痔,十女十痔”的俗语,其实还有一句话叫“十痔九不治”,也就是说大部分痔疮患者都没有接受正规的治疗。简单来说,痔就是我们的肛门里一圈肉(肛垫)出现病变肥大、移位及皮下血管丛血流淤滞形成团块,由此带来的包含出血、疼痛、脱垂等症状的疾病。痔疮在任何年龄都可以发生,多数为20~40岁之间。而且痔疮的发病率随着年龄增高而增高。
许多人对于痔疮不以为意,把它当一种小病,觉得既然这么多人长着都没事,根本不用去看病,或者由于没有明显的症状,不需要治疗。从门诊的情况来看,患者往往是出现了较严重的症状才来看病的。而有些老年人甚至觉得,年纪大了,身体出点问题也很正常,痔疮这种小病更是普通,就不来治疗。
事实上,我们千万不能小看痔疮,如果出现症状,一定要尽早寻求专科医生的帮助。否则,小病不注意,也会造成大问题。目前高血压、糖尿病发病越来越年轻化,随着年龄增大心肺功能也越来越差,而那时如果痔疮必须手术的话,手术风险就可想而知了。最糟糕的是有的患者有既往反复痔疮出血病史,却不以为意,一旦合并肿瘤出血也仍然自以为是痔疮出血而不就医,往往来就诊已错过最佳治疗期。
翻开住院病例,就有许多血淋淋的教训:
●29岁的IT工作者王先生,连续2年痔疮便血,由于工作忙碌,抽不开身,加上自己被查出痔疮后一直轻视,不进行规范的治疗。2018年上半年,小王在单位突然晕倒送来医院,结果被查出已经重度贫血,血红蛋白只有59克/升。
●22岁的大学生小周,爱好上网,经常一进网吧就是通宵熬夜,饮食、作息不规律。之后出现便血、便秘等症状,被查出内外混合痔,需要住院手术。
●李大伯患有痔疮多年,一天中午吃了点红枣,三天后出现肛门疼痛,如厕时大量便血,还有脓液流出。来到医院检查,发现有一颗红枣核卡在肛门处,而且已经刺破内痔造成发炎、化脓,需要尽快手术治疗。
痔疮要及时治疗
目前对于痔疮的治疗,无论是国内痔临床诊治指南(2006版)还是国外的文献(2018 ASCRS临床实践指南《痔疮的管理》),都反复强调治疗的目的在于消除、减轻痔的症状。用一句简单的话概括:不要治疗没有肛门体征的症状,也不要治療没有症状的肛门体征。
具体来说,痔疮治疗方式按照病情的不同分这几种:
第一阶段:养成良好生活习惯,是治疗早期痔疮和预防其发生的方法。
第二阶段:用药,如果良好的生活习惯不能缓解痔疮症状,那就要到医院去,医生会根据你的情况开一些药物帮助缓解。
第三阶段:评估是否手术。
第四阶段:手术。不过,不论哪种术式,都必须要考虑患者肛垫功能的保留,否则哪怕切得再干净,失去了约束肛门功能也不是大家想要的。这就造成即使手术切除,痔疮还是有复发的可能。因此对于痔疮,防大于治。可以说,良好的生活习惯比用药、手术更重要。
良好生活习惯很重要
保持良好生活、饮食习惯,让痔疮远离你。
●适当进行体育锻炼,作息规律。
●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预防便秘,少吃易上火、辛辣刺激的食物。
●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最好是晨起排一次大便,不要长时间忍便,防止蹲厕时间过长(5分钟为宜),排便时不要读书、看报、玩手机。
●保持肛门周围清洁,平时应经常进行肛门的冲洗清洁,勤换内裤。
●避免久坐久立。
●注意孕产期保健,孕期应适当增加活动,避免久坐久立,每次便后用温水熏洗肛门局部,改善血液循环。
●常做提肛运动,具体做法是:全身放松,或坐或立或卧均可,配合呼吸节律有意收缩肛门,缓慢上提,就像强忍大便一样,然后放松:如此反复数次至数十次不等,一般每组做30次,每天做两组。这项运动可随时随地进行。
●及时治疗,一旦有痔疮发作先兆,如轻度不适、疼痛、瘙痒、便血时应及时接受治疗,往往事半功倍,可以避免轻度痔疮进展。
痔疮不可怕,得了也别太尴尬。早点去检查、治疗,积极改善生活习惯才是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