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超星学习通的多元混合式教学在计算机组装与维修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2019-12-02孙明郑州市经济贸易学校
孙明 郑州市经济贸易学校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智能手机在学生中的普及,一种新型的学习模式——“基于智能手机的移动学习模式”走进人们的视线。相比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基于智能手机的移动学习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限制,是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也是教育研究的新热点。移动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具有三点优势:(1)智能移动设备拥有率高;(2)通过移动设备和移动技术支持能实现对学习的灵活掌控,保持不同场景中学习的连续性和连贯性;(3)移动设备的便携性和广泛性能提供丰富的师生交互协作体验。
计算机组装与维修是中职计算机专业对口升学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在以往的课堂教学中,因受时间和空间限制,师生交流有限,教师不能及时解答学生的疑点,也不能全面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从而影响了教学效果。为了顺应“互联网+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同时考虑到目前中职生手机依赖性高的现状,笔者提出基于超星学习通的多元混合式教学模式,并在计算机组装与维修教学中应用,取得了良好教学效果,现介绍如下。
一、基于超星学习通的多元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构建
1、课前,教师依据学生学习状况,可选择性给学生推送视频、音频、课件、文档等教学资源,并对重点预习内容设置“任务点”,学生通过手机端随时随地学习,并完成教师课前设置的“任务点”。教师通过手机上的“测验”、“问卷调查”等来检查学生学习情况,并可通过学习通后台查看每一位学生的完成情况,以便更有针对性地设计课堂活动。
2、课中,教师可以组织开展签到、选人、抢答、投票/问卷、分配小组任务、测验、布置作业、直播、评分、主题讨论、在线课堂等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并实时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对学生进行多维度的过程性评价,使考核成绩评定客观科学。
3、课后,教师充分利用学习通后台数据,掌握学生的出勤、活动参与、测试成绩等学生的学习行为、学习状态和学习结果,利于实现对学生个性化教育。
二、基于超星学习通的多元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实施
以计算机组装与维修课程中“认知CPU”一节为例进行说明。
1、课前探索:课前准备阶段,教师明确教学目标,整理教学资源,并通过超星学习通向学生发布CPU功能、参数等基本学习资源,设置预习“任务点”,提出学习目标和任务要求。学生领取学习任务,登录超星学习通App,查看学习任务,完成“任务点”。通过在线测试完成对CPU基本功能及参数等相关理论知识的预习。学习通自动记录学生的学习情况并进行分析和汇总统计,教师通过学习通后台查看学生测试结果和预习反馈,聚焦CPU参数能为本节课教学难点。
2、课中导学:本阶段包括三个环节。
环节一:签到。学生进入课堂首先进行签到,超星学习通提供多种签到方式,如手势签到、位置签到、二维码签到等,在线集体签到一定程度能节省点名时间,预防同学代签。签到数据最后形成课堂考勤记录,并汇入学生过程性分析大数据。
环节二:互动教学,内容讲授。首先,学生使用超星学习通的分组功能分小组讨论,讨论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教师通过平台发布讨论话题,学生在线发表观点并提交,教师可以实时查看提交结果,同时学生也可以查看其他同学的回答,了解他人的看法。讨论完毕后小组代表结合课前探索阶段中所学,讲解CPU功能、CPU的分类、CPU主要技术参数。然后,教师根绝学生讲解情况,针对性地进行点拨。点拨过程中进行互动提问和互动调查,利用超星学习通教师可以通过平台对课堂内容进行提问。超星学习通的提问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抢答,即学生在移动端实时收到问题并迅速反应来获得回答优先权。另一种是选人,即教师通过“摇一摇”随机选择学生回答问题,有效改善课堂互动氛围,提高学生的互动参与度。通过平台,教师能方便快捷地发布调查问卷并得到实时的统计分析结果,省却了纸张和进行问卷回收、数据录入、统计分析等一系列活动的时间和精力。最后,学生再次登录超星学习通进行测试,测试结果较课前明显进步。整个环节层层深入,旨在破解CPU主要技术参数这一教学难点。
环节三:总结评价,拓展思维。首先学生分小组进行自评与互评,然后教师对本次学习任务进行总结,并对学生表现情况进行点评,最后结合本次任务的特点,给出课堂寄语:学会知识的融会贯通。
3、课后拓展:课后,教师充分利用超星学习通的后台数据,掌握学生的出勤、活动参与、测试成绩等学生的学习行为、学习状态和学习结果,同时结合学生的学习兴趣及最新的CPU产品信息对深入认知CPU一节的相关内容进行补充,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以利于实现学生个性化教育。
三、讨论
选取郑州市经济贸易学校信息技术系2019届计算机升学班作为试点班级,采用基于超星学习通的多元混合式教学模式进行计算机组装与维修课程教学,现总结如下。
1、优势
(1)突破时空限制,拓展教学空间。基于超星学习通的多元混合教学模式则颠覆了传统教学模式,借助于网络、手机等,突破时空限制,将教学空间从课堂、教室延伸至生活中的各个场所。教师上传教学资源至平台后,学生可以利用碎片化时间根据自身情况随时随地进行学习,最终实现“知识传递在课外,知识内化在课堂”。
(2)实现教学互动多元化,优化教学评价体系。积极有效的互动是教学活动顺利实施和教学效果如实反馈的重要环节。在基于超星学习通的多元混合式教学模式中,教学互动更为丰富,教学反馈更为科学化。教师可以通过学习通发起丰富多彩的互动活动。教师还可以查看和导出测试的统计分析结果,包括平均分、百分制各区间人数、分布走势、单个题目的正确率等,对教学效果进行整体评价。
(3)提供自助式学习资源,满足按需学习。在基于学习通的多元混合式教学模式中,学生可以根据自身需要在手机上对某段特定内容反复学习,并自我调控学习进度,对于已经掌握或理解的内容可以跳过,没有掌握或尚未理解的内容可以反复观看,节奏完全由自己掌控,可按需学习、自主学习。
2、存在问题
(1)相比传统电脑,移动设备在其硬件、软件和连接上都有其局限性,特别是移动网络的费用和连接的质量会直接局限利用移动设备的学习活动。
(2)教师不能对学生终端进行监控,不能实时掌握学生的听课情况,学生有可能在上课过程中利用手机进行与课程无关的活动。
四、结语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智能终端设备的普及,现代教育教学技术也飞速发展,“互联网+职业教育”正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在计算机组装与维修教学中应用基于超星学习通的多元混合式教学模式,不仅能够解决以往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学、评”各环节存在的共性问题,同时,能够突破时间和空间限制,带给学生全新的学习体验,有效激发学生学习自主性,提高学习兴趣,增加师生交流互动,改善教学效果,提升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