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LTE多频评估体系优化方案

2019-12-02魏丹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19年13期
关键词:覆盖层频点频段

文/魏丹

多频融合策略划分为三元四维,三元为点、面、层,四维是覆盖、容量、质量、感知。面分析,主要分析各频点实际应用效果是否与其频点定位一致等问题。层分析,主要评估现网各频点间的资源分配是否合理,频点间的感知是否接近。最后,面及层的分析基础上,通过对点的分析定位多网问题小区进行落地优化。

1 三元四维评估体系目标及规则

1.1 实现的目标

评估阶段对面、层、点分别进行分析评估;优化阶段分别对评估阶段面、层、点的问题提出对应的解决方案。通过解决方案的落地实施,最终实现多网融合,感知归一的总体目标。

1.1.1 三元

点:多频组网的基础单元,精确至每个小区。

面:相同频点组成的小区集合。

层:整体的网络结构,由各个频点相同的面组成。

1.1.2 四维

覆盖:从站点结构、覆盖类指标进行评估。发现在覆盖层面的问题。

容量:从负荷方面对进行评估,寻找负荷热点进行分析。

质量:分析质量类指标及干扰情况,评估现网质量。

感知:从语音、数据、视频三个方面的感知进行分析。

1.1.3 评估阶段

点:小区级问题评估输出。

(1)根据面及层评估的结果对地市小区进行细化评估,以实现面层问题落地优化;

(2)对部分特殊场景进行细致分析;

面:频点定位评估。

(1)基于多网融合策略对频点精确定位;

(2)基于定位对各频点进行评估分析;

层:多网融合效果评估。

(1)构建“三面八项感知指标评估”体系,评估频点间融合效果;

(2)评估地市各频点是否达到融合效果;

1.1.4 优化阶段

点:

(1)问题小区根因分析及解决方案。1.构建问题小区根因分析规则;2.根据问题分类,形成问题小区优化指导方案;

(2)热点区域解决方案。1.对地市高负荷区域制定针对性解决方案;2.对城中村等深度覆盖场景制定针对性解决方案;

面:面问题处理方法。根据面评估结果,对实际作用与定位不符的频点进行优化纠偏

层:感知归一优化体系。

(1)构建同覆盖小区库;

(2)对同覆盖小区下的各频点进行感知拉齐。

1.2 三元四维评估体系规则

根据频段使用情况及多网融合策略,根据各频段覆盖能力优先级从高到低应为:FDD900->F1(FG)->FDD1800->D1->D2(D2插花)。FDD900作为覆盖补充层,其终端支持度低,当同覆盖小区内有FDD900时,还必须选则次优频点作为覆盖层。同覆盖小区覆盖层确定后,其余频点皆为容量层。

判定顺序:确定同覆盖小区内的频点清单→判定是否有FDD900,有则FDD900作为覆盖层→无论是否有FDD900,都继续判断是否有F1/FG,有则F1/FG作为覆盖层→如无F1/FG,则继续判断是否有FDD1800,有则FDD1800作为覆盖层→如无F1/FG,则继续判断是否有D1,有则D1作为覆盖层→如无D1,则继续判断是否有D2插花,有则D2作为覆盖层。

1.2.1 面评估规则

利用规划、网管、大数据等多数据源,建立各频点多网融合评估规则,基于各频点的多网融合定位,从覆盖、容量、质量、感知四个维度,评估区域内各频点的覆盖及质量情况,是否满足各频点的多网融合定位。具体如下:

覆盖类:MR采样点占比(-100,-110)<40%的小区占比;

业务类:volte语音质差>2%小区占比;播放流畅度<93%的小区占比;播放等待时>2000ms的小区占比;volte全程成功率<98%的小区占比;

容量类:高负荷小区占比;频谱利用率(MB)平均每小区自忙时上下行流量(MB)/上下行带宽;质量类:低CQI小区占比。

1.2.2 层评估规则通过容量网管指标+大数据分析+负荷增长趋势+投诉指标,综合分析各频点间的资源分配情况,判定各频点间业务是否均衡,为层间负荷均衡调优给出依据。建立“三面八项感知指标评估”体系,对同覆盖小区下的各频点小区的业务感知进行评分。评分越接近说明此同覆盖小区下各小区的感知越近似。对于评分差异大于一定系数N的小区列为问题小区,进行处理,为层间感知拉齐给出依据。

1.2.3 点评估规则

基于各频点的多网融合定位,筛选出不符合融合策略的问题小区:

(1)大网全量评估:从覆盖、容量、质量、感知四个维度对区域内小区进行评估,输出全量问题小区清单。

(2)全量问题小区清单结合构建通覆盖小区库,根据同覆盖小区内频点清单、同覆盖小区内频点定位和四维分析,输出问题小区所在同覆盖小区。

(3)剔除问题清单中符合区域实际定位的小区,比如区域内月均低流量、区域覆盖层频点缺失。最终输出问题小区清单。

2 三元四维评估体系实战案例-A城市

基于三元四维评估规则,对A城市各频段进行定位;再对网络结构进行分析;对点、面、层三个维度进行评估;最后是干扰评估。

2.1 结构连续性

通过对A城市小区数,站间距的分析,A城市平均站间距为214米。其中D1频点的小区数最多,其次为F1(FG)。站间距最小的为D频段(D1+D2),其次为F频段(F1+FG)。分析各频点分布图,D频段(D1+D2)均覆盖连续,无明显覆盖空洞(局部区域是否有结构性缺站,后续将通过仿真及栅格大数据进行分析)。FDD1800、FDD900站点均较少,覆盖不连续。综上,A城市D频段(D1+D2)小区数均较多,站点距较小,在分布上均连续,无明显覆盖空洞。F1(FG)还存在局部覆盖空洞。

2.2 二超低流量分析

A城市高站占比2.06%;低站占比为21.63%,低站中非微站占比为53.47%。主要原因是A城市存在较多低站覆盖低矮居民区、城中村巷道、环岛路及景区。结合基站的天线挂高对网络结构做初步分析,分析是否存在站点流量异常等现象,凸显网络结构的不合理情况。

2.3 超密组网区域结构评估

对三个负荷热点区域某居民区、商业广场、火车站进行结构分析。三个区域内均已DF频段覆盖为主,FDD站点较少。三个负荷热点区域低站比例均在20%左右。火车站区域存在高站。通过站点结构分析发现,20米以下的宏站负荷吸收较差,需提高站点高度。某居民区、商业广场、火车站区域内非监控杆的宏站(站高<20m)均建议提高天线高度。

2.4 FDD结构评估

FDD900作为覆盖延伸,建设目标为网络深度覆盖,通过对目标网络的进行仿真分析,并结合效能评估结果,输出FDD900网络优化调整建议及加站建议。FDD1800可以作为热点容量及补充覆盖层。目前,A城市结构层有FDD900、FDD1800、D、F共4个频段,考虑业务发展及各频段差异,建议FDD1800在A城市增强覆盖率。

2.5 多频网效能分析

FDD900作为覆盖补充,应满足RSRP大于-100dBm的深度覆盖要求。基于流量的发展趋势及建设策略,在有容量需求的区域尽量建设FDD1800做热点补充。此外作为容量层使用的D频段和F频段,FDD1800需尽量做到负荷的均衡。

2.6 干扰评估

分析干扰指标,FDD的干扰整体较大,特别是FDD900的干扰高,影响FDD900的质量。

3 优化项目落地流程

3.1 实施流程

专项将分为区域现网评估,根因分析,解决方案制定,优化落地执行,区域后评估,体系固化,项目总结共七个部分,依次递进开展。

3.2 项目目标

确保网络关键考核指标良好、无明显短板,同时从覆盖、负荷、质量、感知四个维度以及问题解决率设定专项目标,由此综合判定此专项是否达到预期目标,覆盖类:LTE MR高重叠覆盖小区比例和MR覆盖率,负荷类:负荷不均比例;低流量小区占比;质量类:低CQI小区占比;感知类:50k以上包平均速率;播放流畅度;播放等待时长;RTP丢包率;VOLTE端到端掉话率;VOLTE全程成功率。

猜你喜欢

覆盖层频点频段
基于4G MR的大数据分析优化EPSFB语音时延
深水浅覆盖层倾斜岩面河床围堰设计及应用
5G高新视频的双频段协同传输
gPhone重力仪的面波频段响应实测研究
声子晶体覆盖层吸声机理研究
无限元法在深覆盖层土石坝动力分析中的应用
浅薄覆盖层倾斜岩面大直径钢护筒施工方案比选及应用
基于测量报告数据优化CSFB频点配置的方法
北斗B2频段和GPS L5频段频率兼容性评估
载带压缩11频点创新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