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计算机互联网与通信网络建设的安全性
2019-12-02程鹏飞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程鹏飞 武汉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信息技术具有自由性,交互性,分散性以及开放性的特点,能够快速的满足人们获取信息以及信息共享的需求,因此走入各行各业,人们的日常生活越来越离不开网络。在计算机网络与通信网络安全逐渐成熟的过程中,也发现了许多网络漏洞,这些漏洞对敏感信息,个人隐私等内容威胁很大。当前人们对信息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无论是个人还是集体,在开展活动时都需要信息共享,而信息在处理过程中,离不开计算机网络和网络通讯技术的支持。然而一个又一个的网络安全事件揭示了信息系统的脆弱,也促使人们对计算机互联网及通信网络安全性愈发重视。
1 影响计算机互联网与通信网络建设安全性的因素
1.1 网络管理人员缺乏安全意识
当前我国计算机网络与通信网络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不够强,总是错误的认为,网络安全问题离自己很远。在这样的错误认知影响下,对人员的技术素养通常不高,在操作及维护工作中,并没有严格执行相关操作规范。由于计算机互联网与通信网络存在开放性,很容易因为部分网络人员安全意识淡薄、维护水平低而导致网络安全事故。在缺乏安全意识的情况下,许多网络安全管理人员甚至采用明码发密件,并且未根据相关规定更换密钥,这些行为很容易导致网络安全事故的发生。
1.2 计算机互联网及通信网络建设中的技术因素
在计算机互联网和通信网络建设的管理中,由于计划性差导致网络建设效率相对较低,建设中也由于品质不高、审批松懈等问题影响到网络安全。信息安全的保护重点在于存储、运输及处理过程中的系统支持,信息的保密性,可用性及完整性,需要重点把握。而互联网的开放性直接导致网络环境下的计算机系统存在安全问题,即便在先进的软件技术保护下,仍旧存在木马、病毒隐患,这些威胁着网络安全建设。
1.3 网络安全相关法律法规不完善
当前规范网络安全方面的法律文件较为零散,缺乏系统完整的法律法规,这与日益发展的互联网形势极不匹配。部分法规由于长时间没有修订,已无法适应当前的网络安全需要,部分网络因效力等级不高,无法起到强有力的网络安全保护作用。在缺乏法律法规的保护下,计算机网络很容易受到安全威胁,而网络安全立法滞后的问题也直接影响到计算机互联网及通信网络建设的效率。
1.4 自然灾害的影响
自然灾害通常是偶发的,但是一旦发生对计算机互联网及通信网络建设极为残酷,容易造成毁灭性的打击。当前我国常见的三大灾害分别为洪水灾害,火灾以及地震灾害,这三大灾害具有极强的破坏力,当前的技术及能力条件很难直接抵御和阻挡。例如08年的南方冰冻灾害中,许多网络基础设施遭受冰冻破坏,导致大面积的网络停用。因此面对自然灾害带来的威胁,除了必要的防范措施外,还应从根源抓起,以预防为主。
2 提高计算机网络通信与通信网络建设安全性的策略
2.1 提高计算机网络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
计算机互联网及网络通信的建设的主体是人,许多活动都需要围绕操作人员来展开,因此,相关操作人员的素质对网络建设安全性的运行十分重要。所以说,加强网络建设安全性的基础在于提高操作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在完善的操作规范指引下,规范操作人员的工作行为,以确保网络建设的安全运行。毫不夸张的说,规范的操作是网络建设的基础,而培养高素质的管理人员及操作人员是安全运行的关键。为了更好的提高网络建设安全的管理水平,相关单位应当落实操作员工的技能培训,常见的方式有安全建设讲座及技能培训考核等形式。可以向网络通信安全建设方面的专家提出邀请,在专业人士的培训下,相关人员的综合能力能够大大提升,在此基础上形成定期的考核制度,以月为单位对员工进行审核以增强相关人员的安全意识。
2.2 开发并运用网络安全管理软件
开发和运用网络安全软件是计算机互联网及通信网络建设中技术方面的必然要求,也是提高网络建设安全性的基本保障。防火墙是实现网络安全过程中最经济有效的安全措施,在严格的安全策略主导下,内外部网络及内部网络不同区域之间可以形成有效隔离。同时在防火墙的影响下还可以实现单向或双向的控制,对于部分重要协议能够实现精细化的访问控制。在网络上传送的数据都是通过密文的形式展开,再结合链路层加密及网络层加密的方式,便能实现有效的通信保密。而入侵检测则是依据,已有的攻击手段信息代码对进出网段的操作行为进行监控和记录,进而作出反馈和响应。通过安全软件的应用,从防火墙,通信保密及入侵检测等功能实现网络安全建设,这时网络安全进步的重要体现,软件功能的实现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漫长的探索和实践,在不断学习先进经验的过程中完善网络安全软件,最终实现网络安全建设的发展需求。
2.3 积极建言献策完善法律法规
在进行通信网络建设前,需要做好调查和分析,结合自身特点对涉及的多学科领域进行探索挖掘。在涉及到网络安全保护时,应当积极向各相关单位进行建言献策,作为一线工作人员,对法律法规及网络安全犯罪等各方面都有独特的理解,这些是完善法律法规的重要资源。因此,作为公民及相关行业从业者,应当积极行使自身权利,积极献言献策,争取在法律法规完善方面贡献自身的力量,以形成完善的法律法规,保护网络安全建设。在长期的网络安全建设和探索中,出现过不同的案例,早年间的网络安全侵害主要以病毒式传播为导向。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在网络安全的行为也愈发多样,倘若不拿起法律的武器保护自身,就很难营造良好的网络安全建设氛围。
2.4 重视灾害预防措施
由于在许多自然灾害面前,人类能做的十分有限,地震火灾等自然灾害的损害是毁灭性的,所以针对不同的自然灾害需要采取不同的措施。出于综合因素的考虑,预防灾害的成本要远低于应对灾害的成本,为此需要在设计时考虑到各种灾害预防的因素。地震高发地区网络通信,十分重要,同时必须做好防震措施,以保护通信网络及信息的传递,因此要在网络建设时,尽可能的远离地震带,每个建设环节都需要下意识的做好防护措施,尤其注重提高建筑的防灾性能。对水灾的房子,也要结合网络通信安全保护的想法,在易发水灾的地区,将网络建设的地点选在地势较高的地方远离水域,或是直接深埋地下避免被大水冲刷。在自然灾害面前,预防措施最为关键,因此在计算机互联网及通信网络建设中,应当选择恰当的建设地点,将灾害损失最小化。
3 总结
总而言之,计算机互联网与通信网络建设的安全性,需要从多个角度考量,作为相关方面的工作者,应当充分了解影响计算机互联网与通信网络建设安全性的因素。从提高网络管理人员综合素质方面着手,充分应用网络安全软件进行管理,积极建言献策以完善法律法规,在灾害预防方面做好充足准备,唯有如此,才能实现计算机互联网与通信网络建设安全性的有效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