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康路上 步履铿锵

2019-12-01鹰潭市扶贫办公室

老区建设 2019年19期
关键词:车间贫困户攻坚

鹰潭市扶贫办公室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脱贫攻坚又一年。

2019年,鹰潭市紧紧围绕中央及省委、省政府关于脱贫攻坚的系列决策部署,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与精准扶贫工作紧密结合,把脱贫攻坚责任扛在肩上、工作抓在手上,举全市之力,集各方之智,狠抓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工作落实,探索脱贫攻坚新方式、新举措,坚决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全市脱贫攻坚工作亮点纷呈。

消费扶贫爱心浓

9月27日,在信江农友群,群主陈正山一则帮贫困户庄水林出售红糖的消息引起众网友的热情参与。原来,余江区马荃镇杨柳村贫困户庄水林今年生产了200多斤红糖,一直没有卖出去。热心扶贫的老警察陈正山得知情况后,在朋友群发布了这则消息,仅仅两天时间,庄水林的红糖卖出100多斤。

打开这扇脱贫门,帮助贫困户解决产品销路是关键。今年以来,我市坚持以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创新机制为抓手,把消费扶贫作为破解这一难题的切入点和突破口,推进社会扶贫从输血式扶贫转为造血式扶贫、从单向受益扶贫转为双向受益扶贫,形成了干部带头、党员紧跟、社会力量踊跃参与的生动局面,彰显了扶志、扶智和扶技的显著成效。

党政强力推动。推进消费扶贫,我市积极出谋献策,明确目标任务,建立工作机制,把消费扶贫作为脱贫攻坚一项必须长期坚持的重点工作。市公安局在帮扶挂点余江区锦江镇黄壁村时,该村发展红芽芋种植产业,2018年红芽芋产业喜获丰收。为帮助村民销售红芽芋,市公安局扶贫工作组四处联系买家,帮助销售2.1万斤芋头,村民增收6万余元。

各方积极联动。我市想方设法激发社会各方力量参与到消费扶贫来,逐渐实现消费扶贫从党政推动到党政推动和市场撬动相结合的转变,使消费扶贫真正成为一种市场行为,具有持久的生命力。贵溪市彭湾乡开展贫困户农副产品“进机关食堂、进学校食堂、进医院食堂、进企业食堂、进交易市场”五进活动,积极鼓励社会各界参与消费扶贫。目前,共收购27户贫困户农副产品,消费金額共2.9万元。

线上线下高效互动。消费扶贫必须搭起形式多样的平台和载体,才能形成线上线下高效互动的良好氛围。我市积极借助爱心扶贫网为线上主平台,以“爱心扶贫超市”为线下主载体,千方百计为社会力量参与消费扶贫活动创造条件。鹰潭高新区线上线下发动企业购买贫困户产品,产生了良好的效果;月湖区童家镇贫困户彭观明每年都种了2万个菌棒,高峰时期每天产出上千斤蘑菇,月湖区政府、童家镇政府等单位食堂积极为彭观明销售蘑菇,帮他走出困境,走上脱贫路。

“两业”扶贫强根基

目前,脱贫攻坚已进入攻坚拔寨的冲刺阶段,如何引领产业、促进就业是我市一直以来努力的重点。今年以来,我市紧紧抓住“两业”,即产业扶贫、就业扶贫这个扶贫“牛鼻子”,针对脱贫攻坚产业、就业方面存在的问题,深入推进“两业”扶贫工程,把产业做大、就业做实。

1.贵溪市“水陆空”多核“引擎”力补产业扶贫短板

贵溪市立足农业农村和村级集体经济实际,立体筹划村级集体经济各项工作,发动“水陆空”多核“引擎”,带动创造了2300余万元的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形成了贵溪市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新格局。

水系“引擎”推进稻渔综合种养。贵溪市总结推广志光镇皇桥村稻渔综合种养先进经验,大力推动了水系引擎发展村级集体经济新模式。志光镇皇桥村引进贵溪市阳扬综合种养有限公司,流转土地500余亩入股公司进行稻蛙、稻虾养殖,村集体获益12.3万元。目前,贵溪市整合市财政专项资金和扶贫资金投入了1260万元,建设了74个村集体稻渔综合种养项目,带动1100余户贫困户参与增收。

陆地“引擎”推动农林废弃物收储运站点建设。结合光大生物能源(贵溪)公司每年30万吨生物质燃料需求,依托贵溪市拥有的丰富林地、毛竹资源优势,通过政府主动与光大公司对接,发展农林废弃物收储运产业扶贫项目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市财政安排投入1120万元建设了31个收储运站点,可实现年增收510万元,带动1200余户贫困户参与增收。

空中“引擎”推广植保无人机病虫害防治产业。2018年,贵溪市泗沥镇郑坊村带头成立了贵溪市郑坊窄带植保无人机扶贫专业合作社,购置3台无人机,完成7100亩水稻喷洒作业,纯收入达到9.7万元,带动19户贫困户增收。目前,贵溪市共投入399万元建立了植保无人机病虫害防治组织37个,购买了105台无人机,病虫害防治作业面积15万亩,带动300余户贫困户增收。

2.余江区“产业下沉”车间助力脱贫攻坚

余江区按照省市精准扶贫工作的部署要求,从实现贫困村和贫困群众精准脱贫、稳定脱贫出发,立足实际,推动“产业下沉”车间到村头、“产业下沉”作坊到户头、“产业下沉”项目到人头,让贫困群众在家门口就业,探索形成了科学选建、高效运营、多元联结、动态管理的工作机制,实现了群众增收、集体增益、企业增效、产业增强的“四重效应”。

多模式发展推进。余江区坚持把发展“产业下沉”车间作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抓手,强化政策顶层设计,坚持因地制宜、精准施策,结合区位优势和产业特点,围绕贫困群众的实际需求发展“产业下沉”车间,探索推广“厂房式”“居家式”“合作社式”三类模式,有效解决了制约贫困户稳定脱贫的突出问题。在黄庄乡,江西文华光学公司于去年12月份建成分公司,带动村民增加收入。平定乡洪桥村围绕红薯生产、加工,采取农民专业合作社带动贫困户脱贫方法,经济和社会效益良好。

多渠道牵线搭桥。努力帮助企业发展与推进“产业下沉”车间相结合,夯实“可持续”基础,保持续航后劲力。

实施“引源工程”。依托已初具规模的雕刻、眼镜、金属回收加工、微型元件等支柱产业,发挥新型产业优势,突出重点,大力招商引资,引入更多企业来余江投资办厂,确保“产业下沉”车间后劲足。

实施“下沉工程”。引导和扶持当地经济效益好、示范性强的龙头企业,将生产实体“下沉”到村组。2019年安排资金2190万元用于建设14个“产业下沉”车间,激发贫困户内生动力。

实施“回归工程”。鼓励返乡创业人员将原有订单资源带回家乡加工生产,鼓励乡村能人利用自己掌握的代加工资源和管理才能,承包创建“产业下沉”车间。

多举措支持助力。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对“产业下沉”车间创建标准、运行管理、考核评估、奖补政策等方面进行规范;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对吸纳贫困人员5名以上的扶贫车间,按所吸纳建档立卡贫困人员所获得报酬总额的30%给予“产业下沉”车间奖补。同时,根据吸纳建档立卡贫困人员数量,按1000元/人的标准给予“产业下沉”车间一次性开办费补贴;加大培训扶持力度。围绕“产业下沉”车间的技能培训需求,面向贫困人口推行“短平快”职业技能培训。

精神扶贫鼓志气

我市不断探索精神扶贫新方式,坚持扶贫与扶志、扶智、扶勤、扶德相结合,通过实施正向激励和反向约束措施,打出了一套精神扶贫的组合拳。

1.实施正向激励措施。通过采取“开展系列活动、加大宣传力度、提升贫困户技能、搭建平台载体”等措施,做到了四个坚持,從正向激励贫困户,实现“志智”双扶。

坚持扶志为先,开展三项活动。开展“同吃同劳动·真心真扶贫”主题活动。春节期间,全市530个单位5688名干部通过开展主题活动,收集意见建议1033条,解决贫困户实际问题923件。信江新区帮扶干部同贫困户边吃“连心饭”,边拉家常讲政策,并帮助贫困户解决实际困难,增进了感情;开展“三讲一评”颂党恩活动。全市所有行政村组成了“三讲一评”颂党恩活动评议组373个,开展“三讲一评”404次,参与人数达9284人;开展“我的扶贫(脱贫)故事”宣讲活动。

坚持扶智为本,实施三大工程。实施“三培两带”工程。鼓励引导贫困户致富带头人向党组织靠拢,注重把贫困户致富带头人发展成党员,注重把能力较强的贫困户致富带头人列入村级后备力量进行培养。目前,全市有60名贫困户致富带头人,309名贫困户党员,112名贫困户村组干部;实施“技能提升”工程。通过举办技能培训班,帮助贫困家庭掌握实用技能,增强贫困家庭自主脱贫本领。今年举办34期技能培训班,带动了1020名贫困劳动力掌握一技之长;实施“教育扶贫”工程。建立贫困家庭子女教育资助政策学校校长和乡镇属地双负责制,实现建档立卡贫困学生资助全覆盖,全市没有一个贫困学生因贫辍学。龙虎山景区为有智力缺陷、残疾的孩子开展“送教上门”活动,确保教育扶贫不漏一户、不落一人。

坚持扶勤为要,抓牢三个载体。抓牢“增收激励法”载体。年初帮扶单位与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签订增收协议,年中加强帮扶,年终贫困户实现了增收目标,通过了验收评估,帮扶单位按协议兑现奖励资金;抓牢“爱心扶贫超市”载体。探索出“积分改变习惯、勤劳改变生活”的“爱心扶贫超市”模式,让贫困户通过劳动换取积分、以积分换取商品。目前,全市共建设了201个“爱心扶贫超市”;抓牢“脱贫之星”载体。大力开展了“脱贫之星”评选活动,进一步激发了贫困户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增强了贫困户脱贫主体意识和自我发展动能。

坚持扶德为魂,打出三击重拳。建设文明乡风。广泛深入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培育感恩品德和自强自尊精神,营造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丰富文化生活。推进文化下乡惠民活动,加大贫困村文化供给;治理家庭环境。引导贫困户养成讲卫生、爱整洁的生活习惯。

2.实施反向约束措施。在做好正向激励的基础上,坚持“两手抓”,对在就业、健康、教育等扶贫工程中的不正之风,运用经济、法律和政策手段,划出贫困户有偿还能力而故意不还贷,有合适就业岗位因懒拒绝就业,违规建房,恶意拖欠须个人自付部分的医疗费用,不让适龄子女到学校接受义务教育等7条红线,如果贫困户触及任何一条红线,适时启动约束机制。

今年以来,实施反向约束措施取得明显实效,全市有23户拖欠医疗费用的贫困户,全部缴清拖欠的医疗费用总计2.56万余元;171个村推行设立了“红黑榜”,评出红榜贫困人员1273名,黑榜贫困人员185名;4名贫困人员由拒绝就业转为愿意就业。

猜你喜欢

车间贫困户攻坚
杜造海:从贫困户到脱贫致富带头人
超过定额
重视“非贫困户”的满意度
“扶贫车间”拔穷根
攻坚脱贫
播州区委离退局开展春节走访慰问挂帮贫困户
A7_p69
贫困户建档立卡工作示意图及参考文本
例说最优化方法解实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