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真心实干促脱贫

2019-12-01本刊编辑部

老区建设 2019年19期
关键词:第一书记江西省驻村

本刊编辑部

驻村第一书记既是中央政策的落点,也是精准扶贫的支点,成为精准扶贫联通上下的中坚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因村派人要精准”,一个重要内容就是选准驻村第一书记。

江西是革命老区,也是全国脱贫攻坚主战场之一,贫困程度深,扶贫难度大。近年来,江西省也和全国各地一样,选派一大批干部到农村开展驻村帮扶,他们扑下身子、沉到一线,从最困难的群体入手,从最突出的问题着眼,从最具体的工作抓起,真情实意,将困难群众的冷暖记在心上,落实在行动中。

据了解,党的十八大以来,江西省累计选派的驻村干部达8.79万人。目前驻村干部有3.9万人,其中驻村第一书记1.2万人,实现了全省贫困村驻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全覆盖,软弱涣散村和集体经济薄弱村驻村第一书记全覆盖。史无前例的攻坚举措,带来的是实实在在的收获。通过选准驻村第一书记这个支点,江西省撬动其他各方面精准扶贫政策的落地生根。“第一书记”们通过各种途径筹集资金用于贫困地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扶持产业发展,切实帮助贫困户解决实际问题,得到贫困地区干部群众的高度认可和肯定。

选优配强驻村干部,确保尽锐出战

近年来,江西省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和视察江西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贫困村驻村工作队选派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的通知》(厅字〔2017〕50号)要求,坚持因村派人,因户施策,确保驻村帮扶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特别是新一轮驻村帮扶安排时,江西省坚持帮扶力量向基础更薄弱贫困村倾斜,把实力相对更强、人员编制多的大单位安排到基础最薄弱的贫困村定点帮扶;制定印发了《2018-2020年省派单位定点帮扶工作方案》《部分省派单位帮扶贫困村实施方案》《部分省派单位帮扶深度贫困村实施方案》等。这些配套制度的出台,正是为了提升第一书记的扶贫素养,保障第一书记充分发挥扶贫领头雁的作用。在选派驻村干部时,江西省注重从经验丰富、帮带能力强的干部中择优选派,坚持尽锐出战,把最优秀的干部派到脱贫攻坚一线。目前,省派单位中有64名驻村第一书记连续驻村两年以上,有27名驻村第一书记是第二轮参加驻村帮扶。

江西理工大学后勤集团人力资源部副经理许立新同志从 2011年开始,先后在于都县新陂乡觉村村、興国县崇贤乡崇义村承担驻村帮扶工作,迄今已经8年;萍乡市坚持把“好钢用到刀刃上”,把部门特点、行业优势、干部特长和任职村实际有机结合,确立了“党群部门到弱村、政法部门到乱村、经济部门到穷村、涉农部门到产业村”的第一书记选派思路,做到派需结合、因村定人,“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你离群众越近,群众的心才不会离你越远。脱贫路上没有小事儿,就是得从平常做起,才能让群众感受到党对人民的真情。”这是许多第一书记的心声。驻村以来,他们吃住在村,以村为家,深入群众,如同邻里。

培训学习贯穿始终,确保帮扶出实效

驻村第一书记就像贫困村的体温计一样,监测着各个贫困村、贫困户的动态情况,由此系统掌握了贫困群众的第一手信息、掌握驻村详细情况、找准发展路径,可为实施精准扶贫创造可操作条件。近年来,江西省通过加强对各级驻村帮扶干部教育培训,不断提升驻村帮扶工作队研究贫困问题和解决攻坚难题的能力,确保帮扶成效。

截至目前,江西省各级培训驻村帮扶干部217期2.07万人次。今年6月,江西省扶贫办公室在石城县举办“省派单位驻村第一书记培训班”,并邀请驻赣中央单位定点扶贫驻村第一书记参会。同时,还建立了省派单位驻村第一书记座谈会制度。自2019年3月份开始,先后组织了80余人次省派单位驻村第一书记参加座谈会。江西省扶贫办还编印了《驻村帮扶知识200问》(2019年版),共征订25万余册;九江市和吉安市分别印发了《九江市脱贫攻坚应知应会政策汇编》《精准脱贫惠民政策宣传手册》,进一步帮助驻村干部熟悉掌握政策和提高帮扶水平。通过学习,广大第一书记深入分析所驻村致贫原因,积极协助制定行之有效的脱贫计划和发展措施。

江西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驻村第一书记宋小兵历时120天,挨家挨户走访42户农户,化解了多年未解的矛盾,修通了一条延迟十年的“天路”;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驻村第一书记白金强为贫困户协调法律援助,帮助解决车祸赔偿事宜;江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驻村第一书记唐于捷把每周三确定为“第一书记接待日”,专门用于接待村民来访,聆听村民的诉求和意见建议;江西省旅游集团驻村第一书记陈卫东,协调多方面资源,把帮扶村纳入乡村旅游精品线路……精准识别贫困户、精准识别贫困原因、精准制定对策、精准取得成效,共性问题共性解决,个性问题个性解决,避免“政策叠加”,做到对症下药,在江西各个贫困村,驻村第一书记都在带来“看得见的变化”。

因地制宜发展产业,确保脱贫后劲足

驻村第一书记的中心任务就是富民强村,贫困群众要脱贫,产业支撑是关键。“你跟群众有多近,群众对你就有多亲。和群众打交道,最管用的是真挚的感情,是为群众寻找致富门路”。记者在江西多个地方采访调研发现,许多“第一书记”在逐户摸透村情实际、尊重群众意愿的基础上立足区位特点、资源优势,引进、培育一批符合村情实际、群众容易接受、收益快的产业项目,他们希望利用产业的持续发展为精准扶贫蓄足后劲。

江西省纪委省监委驻村第一书记方建新在帮扶村走三产融合发展道路,即打造绿色蔬菜产业、成立精品家禽养殖合作社和发展休闲林业乡村旅游;江西省委宣传部驻村第一书记王刚强积极推进茶叶合作社建设,整合43萬扶贫资金实施庐山云雾茶项目;江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驻村第一书记吴明国采集吴茱萸样品送国家药检院检测,并积极申报道地药材、吴茱萸地理标志;江西省农业农村厅驻村第一书记宋海涛开发乡村旅游项目,形成了“村主干道—万寿宫—湿地公园—村民广场—百亩荷塘—大鲵养殖观赏”的乡村旅游景观线路;江西省鄱阳湖水利枢纽建设办公室驻村第一书记李霖发展600余亩油茶及中药材扶贫产业基地,并聘请专业公司运行管理。

“第一书记”成为统筹资源、整合力量、叠加优势的有效平台,凝聚了强大的帮扶工作合力。改救助为开发,改“输血”为“造血”,改外促为内生,让村庄生机重现。

群众的大事小事,事事放在心上。在江西这片红土地上,“第一书记”真正做到了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的那样,“真正沉下去,扑下身子到村里干”。

“五天四夜”“ 每年不少于200天”,这是不少地方对驻村干部的基本要求。为了贫困群众早日脱贫,贫困地区早日摘帽,“第一书记”们常常风雨无阻,夙夜在公,有的以忘我情怀践行初心,有的以宝贵生命奔赴使命。

江西警察学院驻村第一书记曾昭优长年驻村,2018年只回昌住过9天,2019年只回昌住过3天;省儿童医院驻村工作队队员周玲不顾贫困村的艰苦条件,携幼子、带长辈从省城来到冲下村,一家三代住在村里,奋战在脱贫攻坚第一线;省民宗局驻村第一书记陈红军曾连续驻村106天。江西省侨联驻余干县洪家嘴乡双港村驻村工作队队长曹建彭、修水县政府办驻复原乡雅洋村第一书记吴应谱和妻子樊贞子(帮扶干部)、靖安县仁首镇大团村驻村工作队队长周文生等永远倒在了扶贫岗位上,他们的先进事迹充分展示了广大驻村帮扶干部舍身为民的革命豪情、战天斗地的不屈斗志和较真碰硬的无私情怀。他们用生命诠释初心和使命,用生命诠释责任与担当,以忘我的情怀谱写了人生的荣光。我们深信,牺牲在脱贫攻坚战场上的英雄们,人民会记住他们,历史会记住他们!

“金杯银杯不如百姓的口碑,金奖银奖不如百姓的夸奖”。采访中,百姓脸上流露出的纯朴真诚的笑容,就是他们对“第一书记”的最好评价。如今,脱贫攻坚进入冲刺期,赣鄱大地上的“第一书记”正以昂扬的斗志、饱满的热情、旺盛的干劲,为如期打好脱贫攻坚战、如期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着。

猜你喜欢

第一书记江西省驻村
做好驻村第一书记的“六字经”
驻村第一书记
于晓明
中办国办发文要求加强贫困村驻村工作队选派管理工作
克山县做好“三加强三提升”,助力驻村工作队打赢脱贫攻坚战
Perseverance Leads to Success
喻木华陶瓷艺术
大兴安岭地区 切实抓好“第一书记”到村任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