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投集团:多种形式精准扶贫成效显著
2019-12-01国家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国家开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国投)是中央直接管理的国有重要骨干企业,是中央企业中唯一的投资控股公司,是首批国有资本投资公司改革试点单位。截至2018年末,国投资产总额5 823亿元,员工约4.5万人,完成合并收入1 358亿元,利润193亿元。连续15年在国务院国资委业绩考核中荣获A级,连续五个任期获得业绩优秀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发挥了投资导向、结构调整和资本经营的独特作用。
工作与成效
国投党组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充分发挥领导作用,把住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政治方向;充分发挥组织能力,积极协调各方有力资源,确保打赢精准脱贫攻坚战。党的十八大以来,国投逐步探索形成了“产业扶贫、教育扶贫、专项扶贫、工程扶贫、基金扶贫、干部扶贫”六大扶贫模式。国投党组书记、董事长王会生在2018年“央企扶贫论坛”上发表主旨演讲,深入阐述“责任、创新、导向、真情”的扶贫理念,并提出“央企目前最大的社会责任就是脱贫攻坚”的核心思想。
国投在承担中央单位定点扶贫任务外,依托旗下各成员企业广泛开展教育帮扶、社会救助、基础设施援建、产业开发等多项扶贫扶弱工作,有效助力当地经济社会和各项民生事业的发展。
产业扶贫
国投十分注重通过发展产业的方式实现精准脱贫,捐赠资金中有三分之一以上向产业扶持倾斜,直接用于入股合作社和当地企业,确保分红精准到建档立卡贫困户。2018年,根据定点扶贫县产业特点,为贫困县引进涉农龙头企业,支持返乡创业带头人发展乡村振兴产业,实施了蜜蜂、湖羊、梅花鹿、肉牛养殖,花椒、中草药、沃柑、百香果种植,民族手工艺产品扶贫车间以及苹果“期货+保险”价格保障项目。
教育扶贫
为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国投大力开展教育援助,持续资助定点扶贫县贫困学生。2018年至今,与中国扶贫基金会合作设立“新长城自强班”10个,与上海真爱梦想基金会合作修建3间“梦想中心”教室,资助平塘县和罗甸县各年级贫困学生以及在罗甸县新建一所特殊教育学校、一栋学生综合宿舍楼,组织党员员工开展第二期一对一结对帮扶项目,两年募集资金291万元。通过各类项目,共资助学生2 500余名,极大地改善了贫困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条件。
专项扶贫
国投与辽宁爱之光防盲基金会联合设立的“爱之光·国投集团防盲治盲专项基金”,用于在贵州省开展免费白内障手术、免费遗传性眼病基因筛查、免费青少年眼视光矫正、免费眼科医护培训等公益活动,防止“因盲致贫,因盲返贫”,提升人民群众生活质量,提高当地眼科医疗卫生水平,为贫困地区留下一支不走的优秀眼科医疗队伍。目前,国投在黔南州特殊教育学校开展了精准医疗公益活动防盲基因筛查,何氏眼科与华大基因合作完成遗传性眼病公益筛查超过2 000例,其中临床症状及有家族史等符合的遗传性眼病600余例样本,已检出9种类型遗传性眼病140多例,根据主要遗传性眼病合并发病率计算,覆盖超过150万人。
工程扶贫
国投旗下雅砻江水电公司在工程建设的同时,大力推进当地的扶贫开发工作。其中,两河口、杨房沟水电站招聘当地人员参与工程建设,常年聘用当地务工人员超过1 000人次,每年为当地务工人员创收2 000万余元。在凉山和甘孜等地共投资82.8亿元,修建了累计333.4公里的偏远山区公路,惠及凉山州木里县30%的人口——6个乡近4万名藏族群众,惠及甘孜州沿线2 200余户1.3万余人。雅砻江水电公司拟在盐源县建设的约13万千瓦的光伏扶贫电站,将惠及全县6 912户约1.48万贫困人口,保障每人每年增加收入1 000元以上。
基金扶贫
国投积极发挥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的导向作用,通过贫困地区产业发展基金和中央企业贫困地区产业投资基金,以市场化的投资方式,下大力气引导龙头企业向定点扶贫县集中,发展定点扶贫县特色产业,增强“造血”功能,经过3年的实践探索,已经形成了在全国范围可复制、可推广、可落地的“产业基金+龙头企业+贫困地区资源+贫困人口”的产业扶贫模式。
目前,贫困地区产业发展基金已投决项目40个,投资金额22亿元,央企扶贫基金投决项目74个,投资金额153.86亿元,分布在全国26个省(直辖市、自治区)103个市(地、州、盟)201个县(区、旗),覆盖了全部14个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以及部分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县、革命老区,带动社会资本超1 000亿元投入贫困地区。
干部扶贫
根据未来3年脱贫攻坚时间紧、任务重,越到后期难度越大的特点,在充分掌握定点扶贫县脱贫攻坚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国投党组决定在原有干部队伍的基础上,加强派驻定点扶贫县的工作力量,超额配备优秀干部挂职,形成覆盖市、县、村的三级干部队伍体系:2018年5月,4名挂职副县长到位;7月,1名挂职黔南州副州长到位;9月,4名挂职村第一书记到位。同时,国投罗钾公司派驻新疆和田地区和田县喀什塔什乡阿番多克、克孜勒也尔、库玛提、兰干四个村8名驻村工作队员,雅砻江水电公司派驻四川甘孜州雅江县、凉山州盐源县、木里县3个县6名扶贫干部,在当地深入开展脱贫攻坚工作。
经验与创新
国投依托旗下各业务板块的先进理念和经济资源,整合社会各行业专业力量,创新扶贫開发的方式方法,助力实现可持续脱贫。
产业基金
以国投创益公司为平台,通过贫困地区产业发展基金和中央企业贫困地区产业投资基金,深挖贫困地区产业发展潜力,大力提升经济“造血”功能,将更多龙头企业引入定点扶贫县发展特色产业。
同时,积极探索市场化的产业扶贫方式,全力打造特色优势扶贫平台,促进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带动建档立卡人口脱贫致富。一是依托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打造现代农业平台;二是依托当地资源禀赋,打造资源开发平台;三是按照国家能源发展战略,打造清洁能源平台;四是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打造医疗健康平台;五是解决农产品销售难题,打造电商销售平台;六是为农业产业链提供融资方案,打造产业金融平台;七是发挥基金纽带作用,利用“绿色通道”,打造资本运作平台。
慈善信托
以国投泰康信托公司为平台,发起设立国内首单慈善信托“国投慈善1号信托”,总规模5 000万元人民币,信托期限5年,信托财产分5年交付,每年交付1 000万元,信托财产及收益将全部用于改善贫困地区群众生活及发展贫困地区教育事业。国投借助于慈善信托灵活、透明、高效的优势,更好地推进扶贫工作统筹规划,实现了在定点扶贫县教育、医疗、救困、乡村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精准扶贫目标。
“国投慈善1号”把甘肃、贵州等地深度贫困地区作为区域攻坚重点,通过与贫困县政府合作,将资助式扶贫与开发式扶贫相结合,开展了系统化扶贫工作,包括危房改造、易地搬迁、农户扶持、基建帮扶、产业帮扶、教育资助、保险支持、阵地建设等,逐步形成贫困地区和贫困户的自我积累和发展能力,建立了良好的政府-社会资本合作扶贫机制,提高了扶贫工作的可持续性。2018年该项目荣获民政部第十届“中华慈善奖”。
“保险+期货”
以国投安信期货公司为平台,积极践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服务“三农”事业的定位,探索金融机构服务农业产业链的业务模式,引入苹果“保险+期货”产品,为整个苹果种植过程提供保障,形成种、收、售闭环,切实保障农民收益。
项目选择严格立足精准扶贫,完全承担贫困地区建档立卡贫困户的自缴保费,通过“订单保障+场外期权”的构建,将农户面临的农产品价格风险合理转移,打通“保险+期货”支农惠农的“最后一公里”。2018年10月,宁县、合水县首单3 000吨“保险+期货”金融精准扶贫项目正式完成保险出单,贫困户“零成本”获得苹果价格保障;11月,苹果最终结算价格定在11 110元/吨,赔付水平为500元/吨,宁县、合水县参保贫困户获得总赔付金额139.5万元。
劳务输出
以国投人力公司为平台,积极进行对外劳务扶贫试点,将海外就业岗位直接带到贫困地区,通过对外劳务合作拓宽贫困劳动力就业渠道,提升劳动技能,增加贫困户收入。
借助首批“對外劳务扶贫”试点优势,出资400万元设立“扶智就业慈善基金”,在贵州和甘肃举办6场境外劳务输出招聘会,组织当地农民去国外就业、学习先进技术,首批计划每年培训劳动力300人,实现90%以上的外派目标,同时派出职校毕业生300人,人均年收入不低于8万元,未来力争逐年增长15%。
技能培训
国投与中国扶贫开发协会结成战略伙伴关系,根据定点扶贫县产业发展特点及广大创业致富带头人群体的迫切需求,引导各类专业培训资源向贫困地区倾斜,拓展扶贫人才培训的范围和深度,在宁县和合水县举办“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班”“驻村工作队培训班”,在罗甸县举办“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班”,培训班设置“农村创新创业思维”“农民专业合作社实务”“乡村旅游”“农村电商”课程,切实提升学员的现代商业和市场风险等意识,为当地产业持续发展、人员素质提升提供知识资源。
结对帮扶
依托国投财务线上平台,通过“互联网+公益”方式打造“国投集团公益捐赠平台”,将党员和员工的爱心善举汇聚到脱贫攻坚工作中来。在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工作引领下,各级党支部和广大党员充分发挥组织能力和模范作用,一对一结对帮扶定点扶贫县的贫困学生和贫困家庭。国投3 156名员工,共结对91户家庭803名学生,捐赠396.67万元,极大地帮助他们改善了生活,增强了信心,渡过了难关。 (责任编辑:郝幸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