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回忆《诗歌报》

2019-12-01雪迪

诗歌月刊 2019年11期
关键词:韩东诗社评析

1986年至1989年,是大陆现代诗的蓬勃时期,各种诗歌流派纷呈。在北京就有“圆明园”诗社和“幸存者”诗社,在外地诗社更是风起云涌。安徽的《诗歌报》以大篇幅刊载先锋诗歌和实验诗歌,深受当时的诗人、评论家、读者的喜爱和称颂。不知道那几年《诗歌报》的订阅数和销量是多少,但我在北京的朋友都人手一份。大家见面会谈论在《诗歌报》上读到的好诗和文章。那时诗人还抱有一颗敬仰诗歌的心,对诗心怀崇拜,对生活诚挚热爱。那时朋友相聚会朗诵各自最新的诗作,甚至会因直率的批评而打斗。

我在那三年里在《诗歌报》刊发了很多诗歌、诗论和诗歌评析文章。1988-1989年《诗歌报》开设了一个“现代派诗佳作赏析”专栏,刊载我的《骰子滚动:中国当代诗歌分析与批评》一书中的系列文章。这本书写于1988年,20万字,收入55个诗人的诗歌解析和批评,包括北岛、多多、芒克、西川、王家新、欧阳江河、翟永明、吉狄马加、吕德安、于坚、伊沙、张枣、陈东东、韩东等诗人在内。书稿是作家出版社的关正文约稿。这本书里的评析文章深受当时《诗歌报》主编蒋维扬的喜爱,因此几乎是每期都会刊载一篇。这些评析文章在诗歌的写作技艺上做了详细的解析,谈到当时的诗歌流派,也谈到诗人对生活的理解和当时的社会状况。这本书在当时是仅有的一本评论大陆先锋诗歌的著作,《诗歌报》的连载很受好评。我1990年1月应美国布朗大学邀请前往该校任访问作家和学者,驻校三年,现在仍在布朗大学工作。离别时匆忙,没有携带《诗歌报》的那些纸刊,也就没有了当时文章连载的记录。感谢刘康凯先生,发给了我《诗歌报》那几年刊发记录的截图,我才记起一些登载的文章,其中有解析芒克的《阳光中的向日葵》、杨炼的《十一月版画》、吉狄马加的《黑色的河流》、陆忆敏的《美国妇女杂志》、韩东的《温柔的部分》、大仙的《丙寅年十月二十二对弈遇雪》、王寅的《翻一翻手掌》等诗作的文章。这些文章都有确定的连载日期和期号。我也希望《骰子滚动》这本书最终能在国内出版。

已经立秋了,今日阳光灿烂。树叶在慢慢地变黄,不久新英格兰就会遍布枫树的红叶和被一片金黄覆盖。1986 1989,那是30年前啊,那时的诗人现在还有多少在继续写诗?那时热爱诗歌的人们,现在还有多少依旧热爱着生命?我的窗外几只蓝靛颏鸟在枝头跳跃……

刘康凯先生发来的截图在我的手机里。那几年《诗歌报》还刊发了我的《火焰》(组诗)、《向日葵》;诗论《诗的畸形时代》(我还存有这篇文章的纸刊)、《谈诗》、《诗,属于孤独》;文章《抓住自己》、《献给生命》等。这些作品都有确定的连载日期和期号。

是的,献给生命。回忆30年前的往事,在秋日的灿烂阳光里想到诗歌,想到久远的《诗歌报》,想到那些曾经为诗歌癫狂的诗人、编辑、读者。也许这些确实是往事了。但我们毕竟有过这些经历,记忆在内心一个温暖的角落持久地保存。我们仍旧热爱生活,是吧。我们写下这些文字,诗歌的精神贯穿其中。

雪迪,1957年生于北京,1990年应美国布朗大学邀請,前往该大学任驻校作家、访问学者,至今任职于该校。出版中文、英文诗集多部,著有诗歌评论集多部。作品被译成荷兰文、英文、法文、日文、西班牙文等。

猜你喜欢

韩东诗社评析
一匹马
“活着,同时拥抱死亡”
贺澎湃诗社组建一周年
“初高中物理衔接知识”融入中考试题的评析与启示
“有余数的除法”教学设计与评析
南京大学重唱诗社
落后的家乡
父亲的命根子
一道三角函数题的多种解法评析
VO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