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互联网+”的民办高校经管类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

2019-12-01徐长冬刘博黑龙江东方学院

数码世界 2019年4期
关键词:经管类民办高校应用型

徐长冬 刘博 黑龙江东方学院

2019年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发展更加公平更有质量的教育。发展“互联网+教育”,促进优质资源共享。“互联网+教育”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引发广泛关注。“互联网+教育”早已成为热门话题,伴随着新技术、新平台的不断出现,学习的方式方法发生了很大变化,诸如慕课、云课堂等基于网络的授课方式,打破时间、空间局限,共享教学资源,对教育公平的实现无疑是极大助力。

一、互联网+”时代民办高校经管类应用型人才培养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和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进程的加快,以大数据为支撑的“互联网+ 教育”行动计划迅速在高等教育事业中推广开来并得到深度应用,这为民办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带来了全新的机遇,为创新教学与管理方式开拓了新视野,同时也为破解应用型人才培养难题开辟了新路径。作为一直担负着为社会培养应用型人才责任的民办高校,在知识经济时代,是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在“互联网+”的变革中面对的机遇和挑战将更加巨大。因此,构建“互联网+”时代民办高校经管类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竞争力,促进院校教师对新教学手段、方法的掌握,还有可能促进更多其他专业类别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带动其他民办高院校人才培养方式的转型,为民办高院校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和途径。

二、基于“互联网+”的民办高校经管类应用型人才培养转型研究

在民办高校应用型人才培养及“互联网+教育”发展的基础上,构建基于“互联网+”的民办高校单一人才培养向经管类应用型人才培养转换的转型机制,包括以下内容:

1.教师供给导向向社会需求导向转型

传统的教师供给导向,学院及教师从培养方案到具体课程内容的确定一般很少考虑外部市场力量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很少以满足社会需求作为检验教育质量的标准。教师多强调专业知识学习而忽略岗位技能培养。与此同时,学生很难提出专业需求,不能使教师产生调整教学目标的动力。因此,为了获得在教育生产要素市场竞争方面的比较优势,实现高等教育服务的差异化,民办院校首先需要实现教师供给导向向社会需求导向的转型。

2.教师角色从主导向辅助转型

“互联网+”时代,知识获取障碍不断降低,知识的传播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继而引起了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内容等教育基本要素相互关系的实质性与结构性的变化。“互联网+”也使崭新的教学模式成为可能,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慕课、微课等教学模式陆续涌现并引起广泛关注,重构了教学过程和师生关系。因此,教师必须调整自身定位,让自己成为学生学习的伙伴和引导者,教师的主要工作也应转变为搭建学习环境、挑选或创造学习资源、组织讨论、进行课后辅导及成绩评价。

3.教学资源从封闭性向开放性转型

“互联网+”时代,多学科知识相互融合,交叉学科涌现出大量研究热点,民办高校应积极推进院系封闭性向开放性的转变,促进各学院教师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并积极搭建院系与产业界的交流,并充分利用产业界资源,以权责明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为基本原则,吸引大学内外的各利益主体积极参与培养过程,开展各方高度协同的经管类应用型人才培养工作。

三、基于“互联网+”的民办高校经管类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构建

1.确定特色人才培养目标

民办应用型高校经管类专业可以设立“应用”、“地方”、“互联网+”这三方面结合的人才培养目标。

应用型高校应明确学生的市场定位,使其实践动手能力高于研究型本科院校,理论知识高于高职院校。同时这类院校还应紧紧围绕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加速培养目标的转变,培养的学生既能作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线人才,同时还能从事应用研究,服务于生产或其他社会实践。

民办高校的特点就是办学机制十分灵活,面向的市场十分广泛,可以根据不同的市场需求和地理环境来改变和设置专业。要想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就要掌握当前的市场动向,提升专业对地方经济人才需求的敏感度,重视企业和市场的调研,根据地方经济的需求来调整培养目标,用以满足当地市场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互联网+”时代,应用型高校经管类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改变,例如市场营销专业的培养目标应在传统营销人才培养上,增加互联网营销、大数据分析与应用的培养目标。

2.开发与利用数字化学习资源

数字化学习资源是指经过数字化处理,依据学习者特征进行编辑的,可以在多媒体计算机上或网络环境下运行的供学习者自主、合作学习的,且可以实现共享的多媒体材料。“互联网+”时代,数字化学习资源数量逐渐增多,质量也开始增强。数字化学习资源能够激发学生通过自主、合作、创造的方式来寻找和处理信息,从而使数字化学习成为可能。学生通过对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利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对数字化教学资源的选取与利用等环节的实践,学生的学习从以教师主讲的单向指导的模式而成为一次建设性、发现性的学习,从被动学习而成为主动学习。[4]因此在“互联网+”时代民办高校教师与学生应加强数字化学习资源开发与利用。

3.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培养

经管类人才培养应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民办高校经管类应用型人才培养应把市场对职业的需求作为出发点,以培养学生们的动手实践能力为核心。培养的学生具有“以实践为基础,以能力为核心”的特点,因此要加强实践方面的教学,建立并且完善实践教学体制,实现持续性的实践教学。在培养过程中充分挖掘社会和企业的资源,构建校、政、行、企 “四方联动”的多元协同育人机制,搭建广阔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

养与地方产业融合的新平台,形成全方位、立体化的多边合作,探索和创建富有特色的 “多元协同、产教融合”的经管类应用型人才培养方式。

4.建设 “双能双师型”教师队伍

民办高校经管类专业大多数教师缺乏企业工作的实践经验,案例讲解只停留在理论层面,内容讲解不够透彻,缺乏与实际工作的衔接,直接影响到实践教学的质量,从而导致教出的学生实践能力低、动手操作能力弱,很难适应工作岗位的需求。

提高专业教师的实践应用能力、加强“双能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本保障。“双能型”教师是指既能在高校担任教师职务,还能在企业担任员工及管理人员的教师,因此民办应用型院校不但要鼓励教师进行教学科研工作,还要强制要求教师深入相关的行业、企业开展挂职锻炼,加强和提升专业实践能力和丰富实践工作经验。与此同时学校还需引进行业、企业从业经验丰富的人才,聘请他们作为兼职教师来给学生授课,从而提高学生对专业技能的认知以及实践能力。

5.健全质量评价及反馈体系

应用型高校质量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课程建设评价及反馈、实践教学评价及反馈课堂教学评价及反馈等。课程建设及反馈主要从课程目标、第二课程结构、第三课程内容方面进行。实践教学评价及反馈从实践教学过程、实践教学内容入手,重点考察学校为社会发展服务的贡献。应用性高校科研质量保障体系的评价内容应是科研成果的转化,关注教师科科研成果产业化进程、科研成果的社会公益性。社会服务质量保障体系的评价内容为技术咨询服务评价、人才培养质量评价。

猜你喜欢

经管类民办高校应用型
基于SPOC的经管类专业混合式教学模式实践探索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应用型高校混合式新型网络课堂教学改革
民办高校图书馆电子书资源建设研究
可持续竞争优势理论下民办高校可持续发展
“分类管理制度下民办高等教育发展战略研究”成果报告
民办高校大学生就业焦虑研究——基于社会支持视角
应用型本科院校商科教学改革与实践
2014年3月经管类畅销书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