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油水井修井卡钻分析与施工应用

2019-11-30阎磊

市场周刊·市场版 2019年56期
关键词:井下应用

摘 要:在井下作业施工中,常遇到用与井下管柱重量(含摩阻)相同的提升力而不能提起管柱的现象,叫卡钻。修井作业中常见的卡钻有砂卡、小件落物卡、套管变形卡、水泥卡等。常用的解卡方法有活动管柱解卡、震击解卡、憋压恢复循环解卡、内冲管解卡、长时间悬吊解卡、诱喷法解卡、套铣筒套铣等。文章阐述了针对不同类型的卡钻的解卡方法,并通过大量的现场典型事例描述了作业生产过程中解决卡钻的具體实施方法,为修井作业实践提供了可行的操作方法。

关键词:井下;修井作业;卡钻类型;应用

一、 卡钻类型

修井作业中常见的卡钻有砂卡、落物卡、套管卡、水泥卡等。在油水井生产和作业过程中,由于地层砂或工程用砂埋住部分管柱,使管柱不能提出井口,这种现象叫砂卡。在下钻过程中,由于井内落物把井下管柱卡住造成不能正常施工的事故,称为落物卡。井下管柱、工具被卡在套管内,用与井下管柱悬重相等或稍大一些的力不能正常起下作业的现象称为套管卡。水泥固住部分井下管柱,不能正常提出管柱的事故称为水泥卡。

二、 解卡方法

常用的解卡方法有活动管柱解卡(在管柱负荷允许的范围内上提管柱,当上提负荷大于砂子在环形空间的摩擦阻力时,油管上移达到解卡目的)、震击解卡(在打捞工具的上部接一个开式上击器,捞住落鱼后上提,上击器会在瞬间产生一个很大的向上的冲击力,解除砂卡)、憋压恢复循环解卡(以对油管施加一定上提负荷的同时,从油管内注入高压液体,冲开尾管环空的砂子达到解卡目的)、内冲管解卡(在油管内下入小直径的内冲管或连续油管,开泵后,在油管内形成循环,将砂子冲出达到解卡)、长时间悬吊解卡、诱喷法解卡、套铣筒套铣等。具体使用那种方法应试具体情况而定,可能用一种解卡方法,也可能几种解卡方法同时使用,主要目的都是用最快最简单的方法解除卡钻,使油水井起死回生。

三、 解卡现场应用

(一)抽油杆(或光杆)砂卡

多数由于油管内含砂或泵内脏造成。一般表现为杆不入泵或入泵不到位,越抽越高。这时最好在启抽的时候调小光杆方入并配合洗井,但对漏失严重的井来说,洗井效果不明显。在洗井的同时最好配合试抽(在井口放流)以减少泵内回压,利于砂子排出。在*井下泵试抽正常挂抽后即卡,配合洗井处理后效果不明显,于是停抽摆驴头后用通井机试抽约30min正常,重新挂抽随即又卡。这时我们不摆驴头又用通井机不停活动3h正常后立即挂抽,将抽油杆吊卡直接坐在悬绳器上,抽油机带杆吊卡抽了4h确认无误后才卸下杆吊卡。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有耐心。

(二)砂卡管柱

1. 砂卡管柱解卡方法

管柱砂卡是修井作业中最常见的、发生频率最多的类型,特别是冲砂过程中的砂卡最让作业队头疼。它发生突然,易造成转大修。对这种砂卡最好采用合适的操作方法避免。一旦发生砂卡也不必惊慌失措,因为只要处理及时,方法得当,绝大多数小修队都能自己解决。例如,*井砂卡检泵冲砂,冲至1235m时遇阻,反复冲洗方入无变化,继续在超原井管柱负荷20~50kN范围活动,同时配合在中和点附近正转管柱,2h后拉力计指针由直线上升变为微小跳动上升,这可是解卡的先兆,后又活动正转十余次后,果然解卡。在高于原管柱负荷起出十根后基本正常,起出全部管柱后发现有8根管柱砂堵,管外壁发亮,砂埋痕迹明显。一旦冲砂发生卡钻,只要操作得当,有耐心,基本都能够解卡。一方面,冲砂漏失严重的井或砂桥卡管柱的井,可以提升管柱一定负荷,在井口打上吊卡,可能就会解卡。另一方面,断脱法解卡,此解卡方法产生的震击力相当于几倍乃至几十倍震击器的威力,原理则相同。

2. 处理砂卡注意要领

(1)忌盲目大力上提,应小负荷(高于原管柱负荷10~30kN)活动,并配合转管柱。(2)要有耐心,不能急于求成。(3)活动的同时配合在中和点附近转管柱。转管柱有两个好处:第一,反复活动管柱,易造成管柱疲劳松扣,转管柱起上扣作用;第二,可以震松砂子,使管柱与砂子产生相对位移。(4)能保持循环的井最好是保持循环,同时进行解卡处理。(5)发现砂卡立即活动管柱解卡,能上提就上提,能下放就加深管柱下放活动,直至解卡,然后迅速起管至安全位置,再分析原因,采取措施。(6)要有可靠的安全措施。(7)冲砂时必须不断活动管柱,砂子可能在套管弯曲处与油管紧贴部位沉积下来,造成砂卡管柱。

(三)小件落物卡管柱

1. 小件落物卡管柱解卡方法

在电泵井处理原井管柱脱扣打捞时,先用内钩捞上大部分电泵卡子及电缆后,采用套铣方法带负荷捞出电泵,同时带出了部分电泵卡子和电缆。

2. 处理这种小件落物卡有以下特点

只要找到这个最佳位置,就会有可能解卡;上提不行,就加深管柱处理,只要井内管柱能活动就好办。

3. 转管柱可以使落物方向、位置、形状发生相对变化也就是说,对小件落物卡的处理,最好的方法是小负荷上下活动并加深转管柱,使落物在油管或套管接箍处变化方向位置后,一般都能解卡。而大力上提是最不得已的手段,但有时却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四)油管锚、封隔器类卡钻

1. 油管锚、封隔器类解卡

这类卡管柱的特点是落物外径大,结构复杂,不宜分段打捞,而且是硬卡。一般有两种形式:第一,解封机构失灵;第二,胶皮损坏。对于不能解封的封隔器,在*井打捞遇卡的Y211-150封隔器时,捞上后采用活动加深管柱转动均无效后,又采用大力上提法解卡,造成封隔器以上油管脱扣,重新捞获解卡后,带负荷慢慢起出全部油管,发现封隔器卡瓦牙块基本磨平。而对胶皮损坏井解卡,都是解封后不能正常起出,活动、加深、正转无效后,采用大力上提法,在高负荷下起出。中途经常遇卡,提放、加深、上扣处理多次。因此,这种封隔器卡,经反复活动处理一般都能在高负荷下起出。

2. 油管锚、封隔器类解卡注意事项

封隔器、油管锚类宜整体打捞,打捞前先冲洗净鱼顶;解卡后带负荷起管时,一定用慢速挡低速起管,防止再次遇卡来不及反应;做好放喷准备,解封后被封层内压力恢复,可能突然释放,胶皮损坏外翻上提管柱会产生抽汲,使井内液面降低。

作者简介:阎磊,辽河工程技术处曙光作业三大队。

猜你喜欢

井下应用
煤矿井下测量误区与预防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分析膜技术及其在电厂水处理中的应用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
基于WIFI的井下人员定位系统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