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探析

2019-11-30于博

市场周刊·市场版 2019年50期
关键词:质量控制措施建筑工程

摘 要:文章对灌注桩后注浆技术的施工工艺进行了分析,探寻提高施工质量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灌注桩后注浆技术;建筑工程;质量控制措施

一、 工程案例

某建筑工程规划的总用地面积为19995.6m2,其中总体建筑面积是67609.73m2,根据建筑工程的总体设计,建筑高度为88.25m,在本工程桩基施工阶段采用灌注桩后注浆技术,经过对工程项目实际情况的勘测,施工现场地面的相对高差为0.3m,稳定水位的标高为2.4~3.8m,拟采用灌注桩的数量为582根,桩体直径设计为800mm,同时根据不同的桩体类型来确定其长度,确保能够满足工程项目的要求。

二、 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概述

灌注桩后注浆技术的应用有效地结合了劈裂注浆与渗透注浆的优点,水泥浆液在压力的作用下注入桩体附近的土层之中,对周边的土体进行有效的加固,形成稳定性能良好的复合土体。这种施工技术在适用于多种地质条件之中,减少了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沉渣及泥皮现象,能够有效地提高桩体的承载能力,在粗粒土施工中桩体承载能力增加的幅度尤为明显,可以达到50%~150%。

三、 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

(一)钻孔施工按照相关的标准

采用钻机进行钻孔施工,钻机安放的位置必须准确,与预先确定的孔偏差不得大于2cm。在钻进的过程中应保证钻头处于垂直的状态,防止出现孔洞误差过大的现象,其倾斜率应控制在1%之内,严格按照施工方案设计的要求控制孔洞的深度,在钻机施工时不能出现中断的现象。在注浆孔成型之后,按照规定的要求检测孔洞的质量是否满足施工要求,验收合格之后方可进行清孔作业,将孔洞内部的碎石和浮土清理干净,避免对注浆的质量造成影响。

(二)注浆管的制作

在注浆管制作的过程中,根据施工方案的具体要求确定注浆管的直径。为了保证注浆管的质量,可将其分为两段来进行制作,首先,端部的花管段,在此部分的侧壁需要设置出浆水孔,其中孔洞的直径为6~7mm,其次,在制作的过程中需要用塑料薄膜或者橡胶模将花管段紧密地包裹起来,并在外部用铁丝绑扎,避免在施工的过程中出现浆液渗漏的现象。

(三)注浆管的安装与下放

注浆管的安装和下放是施工中的关键环节,首先是钢筋笼的制作,在钢筋运送至施工现场之后应先对钢筋的质量和力学性能进行检测,对于质量性能不符合施工要求的钢筋材料禁止应用在施工的过程中。随后按照注浆管道的需要制作钢筋笼,在主筋和箍筋的搭接部位采用点焊的方式进行固定,保证钢筋笼的牢固程度,避免在施工的过程中出现松动的现象。在钢筋笼制作完成之后需检查其尺寸偏差,如果偏差过大还需要及时处理,随后将注浆管与钢筋笼点焊在一起,确保管道之间连接正确。在进行焊接时应保证焊接工作的连续性,在每个节段的管道安装完成之后都需要将水灌入管道之中,检验管道的密封性是否良好,如果存在渗水的现象,应对渗水的原因进行具体的分析,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花管的端部应超过钢筋笼底端20cm的距离,保证注浆施工的质量。待注浆管安装验收合格之后,方可将其下放的注浆孔内,注浆管的顶部应与地面保持20~30cm,并将注浆管口封闭起来,避免出现孔口堵塞的现象。

(四)压水试验

在具体的施工操作中还需要进行压水试验,其主要目的是检查注浆管道的质量,包括其密闭性以及内部通畅性,防止在注浆的过程中出现管道堵塞或者是漏浆的现象,影响注浆施工的质量。将高压水压入注浆管道之中,持续3~5min,严格控制注水时的压力,避免由于注浆压力过大出现注浆孔坍塌的现象,一般需要将压力控制在0.5~1MPa。同时通过压水试验也能够将附近的泥浆和沉渣进行有效的清除。在压水试验的过程中需要实时观测孔洞的状态,如果出现充盈系数过大或者孔洞坍塌的现象,应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确保通过压水试验能够冲开混凝土覆盖层。

(五)注浆施工

在进行注浆施工的过程中需要合理的控制注浆的压力和时间,其中注浆的压力应根据压水试验的压力以及当地的地质条件确定在注浆过程中所需要的压力,同时还应根据桩身的不同长度来进行压力的调整,在必要的情况下还可以进行试注施工,确定出最佳的注浆压力。若在注浆的过程中出现压力过低或者冒浆、串浆的现象,可以采用间歇式注浆的方式,每次注浆的间隔时间控制在30~60min。在桩体附近的注浆量达到设计的要求之后方可停止注浆作业。在注浆施工完成之后,需要按照相关的技术指标进行检测,确保桩体得到有效的加固。

四、 灌注桩后注浆施工的质量控制措施

(一)注浆管安装下放的质量控制

注浆管安装的质量对于后期注浆施工有着直接的影响,若注浆管的密闭性存在问题或者焊接不牢固,会导致注浆的压力难以达到标准,出现浆液渗漏的问题。因此,在注浆管安装的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施工方案的要求进行制作和安装,尤其是在端部花管段,必须用塑料薄膜或者橡胶模等材料将其完全包裹起来,并用铁丝捆扎牢固,防止出现浆液渗漏的情况。在注浆管下放时施工人员必须规范操作为,防止注浆管在此过程中出现损坏。

(二)注浆施工的质量控制措施

在注浆施工的过程中,注浆压力是影响质量的关键因素,因此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需要根据实际的情况合理地控制注浆压力,在此过程中所需要施加的压力并不是固定的,最终的注浆压力应高于初压2~3倍。另外,浆液水灰比的控制,一般情况下,注浆的浓度应由稀到稠进行调整,以实际的注浆压力为依据调整浆液的水灰比,保证浆液能够有效地加固桩体。如果注浆的压力达不到设计要求的数值,但同时又出现冒浆的现象,此时应立刻停止注浆施工并清洗注浆管道,随后将稠度较高的浆液压入管道中。待注浆总量达到设计标准的要求或者注浆总量是设计要求的75%,但是注浆的压力已经超过标准,在这种情况下方可停止注浆施工。

参考文献:

[1]任博.试论建筑工程施工中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的应用[J].山东工业技术,2017(6).

[2]陈岩.灌注桩后注浆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應用探析[J].四川水泥,2017(2).

作者简介:于博,男,河北保定人,研究方向:建筑工程。

猜你喜欢

质量控制措施建筑工程
建筑工程中土建预结算方面常见问题的分析
基于BIM技术的建筑工程高支模监测应用与研究
弱电智能化系统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分析
建筑工程审计难点探析
试论建筑工程预算在工程造价控制中的作用
房屋建筑施工技术及质量管理重点难点解析
浅析公路路基路面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浅议公路大桥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施工质量控制
针对道桥施工中出现的钢筋问题原因与防治对策探究
桥梁预应力管道压浆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