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医学类院校大学生军训现状及实效性研究

2019-11-30李智勇

科技资讯 2019年26期
关键词:实效性现状

李智勇

摘  要:军事训练是高职院校大学生们进入大学校园的第一课,是高校对大学生进行国防教育的重要的一课,是高校培养当代大学健康人格的重要载体。该文将结合医学类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理清军训中存在的问题,在遵循教育规律基础上,结合医学类职业院校特色、专业特色、学生自身特点,从实际出发,创新军训内容和模式,做好军训成果的巩固及长效机制的形成,将军训打造成为学生综合素质拓展的平台。

关键词:大学生军训  现状  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9)09(b)-0219-02

1  高职大学生军训国内外研究现状

1.1 国内研究现状

主要从理论和实践对军训进行研究。

1.1.1 理论层面

主要有高职院校参加军训的必要性研究,如苏卫东在《高职院校军训工作的必要性及创新》一文中指出教育部门倡导健康教学和学生德智体美素质全面发展,所以我国高职院校的军训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合理的军训体验可以很好的提升学生们的身体素质以及精神风貌,培养健康、健全的人格有着重要的作用。

1.1.2 实践层面

主要的成果是军训模式的研究,即軍训育人模式的实践探索。如张想林在《高职院校“三位一体"国防教育模式探究》中提出了只有将第一课堂军事理论教学、新生军事技能训练和第二课堂的国防教育活动有机结合,才能满足新形势下高职大学生国防教育的需要。

1.2 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也都非常重视高校学生的军训工作。例如,美国制定了全民性的《国防教育法》,同时还制定了专门针对青壮年的《普通军训与兵役法》,要求公民在规定的年龄必须参加军训,履行兵役义务,对高校的学生军训,已经形成了一整套完善的制度,在全国350所高等院校和650多所高级中学设有后备役军官训练团,由国防部统一领导。主要集中于对军训重要性和军训持续效果性的研究上。

综上所述,国内外对高职军训研究主要侧重于从普遍意义上对军训的必要性研究以及军训中存在的问题和军训模式上进行研究,而对以医学类高职院校为出发点去研究的没有,更没有突出如何探索和研究一种适合医学类高职院校实际,体现医学类高职院校特色和符合医学类高职学生特点的军训内容和军训模式。该课题的研究将为医学类高职院校学生军训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创新学生军训的内容、模式和机制。

2  高职院校大学生军训存在的问题

2.1 依法依规军训意识不强

有些院校对于军训重视程度不够,迫于形势,流于形式,图完成任务,轻视内容,军训内容年年相似,大同小异,形式僵化,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兴趣。

2.2 管理机制不完善

高校的军训工作多数是由学工部承担,但军训工作涉及多个部门,需要多个部门协调合作,才能有效管理和激励工作的开展。有一些高校也存在推诿责任,责任不明确,沟通协调不畅等现象。

2.3 军训方式单一

现阶段我国高校军训方式无外乎就两种,一种是全封闭式军训,就是把入学新生全部集中到某军营里全封闭式管理及军训;另一种是半封闭式军训,就是教官到学校,军队和学校合作进行军事训练。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学生的扩招,高职院校学生人数随之增多,相应教官也该增加,如果采取传统模式教官人数将无法满足需求,从而导致军训效果不佳。

2.4 军训内容贫乏

纵观各类学校的军训军训内容都大同小异,大学生和中学生似乎差别也不大,军训科目无外乎就是队列训练,站军姿,踏正步,内务卫生整理,国防军事理论教育以及唱军歌,再丰富一点的举行一些才艺表演、唱歌比赛、权术比赛等。这些内容没什么创新,很难引起兴趣。

2.5 军训有效性检验标准不健全

大部分高校缺少军训成果衡量的标准,部分高校即使有也不健全。大学生军训一般都是在刚进校的前3周进行集中训练,在教官的带领下以及老师的监督下,军训期间大部分学生能够保持良好的纪律,集体荣誉感和国防意识也随之增强。但是这种良好状态仅在军训期间保持,不能把这种良好的效果长期延续下去,如何让军训期间的成果成为学生的一种习惯并长期保持下去,才是我们要研究的重要课题,这就需要建立建全军训有效性检验标准。

3  高职院校大学生军训实效性的途径及策略

3.1 调整军训组织方式

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职校生的扩招,学生人数的增加,导致教官严重的不足,针对这一难题,各地区、各高校都在采取相应的措施。一种是军生共训,部队派优秀教官到校训练,学校再选拔些高年级的经历过军训的优秀学生,选拔的学生在当年的暑假应该由部队教官到校集中训练,或者将学生带去部队集中训练,带去部队训练更有“军味”,效果会更好,集中训练的学生经过严格考核合格后,可以作为新生军训教练员。一种是高校自训,自训就是组织复原后的学生做教官,复原教官队伍对高年级军训过的学生进行集中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可做新生教练员。自训当然节约成本,但效果会打折扣。

3.2 丰富军训内容

(1)四川护理职业院校在2018年进行的军训跟踪调查结果,对军训内容不满意的学生有42%,40%的人认为一般;对军训内容和形式是否需要改进有80%的人认为有改进的必要。从这几组数据不难看出,目前的军训内容和形式很难满足“00后”大学学生的需求。

(2)思政教育和军事训练有机结合,发挥教官和辅导员的育人合力,辅导员和教官加强沟通,通力配合,教官负责训练工作,辅导员深入到军训的每一个环节,对军训学生进行管理和思想教育,甚至一同吃住,一同训练,这样有利于提高军训工作的一致性和协调性。

(3)结合学生和医学专业特点进行训练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新时代的大学生有个性,有创新意识,喜好新鲜事物,因此,军训应该注重时代性、实用性及趣味性。在传统军训的基础上可以结合部队组织的各类演练,比如抗震救灾、防洪抢险、应对突发事件等演练,组织学生现场观摩,甚至组织实地演练。利用现代校园网络,设立军训和国防教育站点,大学生利用站点发表国防、军事言论,进行军事思想交流等。

结合高职院校的医学专业,利用现代信息化教学把“00后”最关心的国防教育内容(如国际、国内军事动向及国际形势等)以及对新式航空、航海等军事武器的分享介绍等内容带进课堂。有针对性地增加安全教育(如:防火、防诈骗、防地震),结合该院卫生护理专业,军训增加救人和自救等内容。也可穿插一些野外体验式拓展训练以及军训比武和射击等内容。

3.3 建立长效机制

3.3.1 完善组织和管理

在大思政背景下,师生均要牢记“立德树人”理念,尤其要完善和建立教师立德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教师的“德”“立”起来了,才有利于“树人”;其次,建立奖励机制和考核机制,奖励机制要注重过程,突出典型。过程中做好宣传和展示,创建宣传平台,营造军训精神和风貌展示氛围。

3.3.2 建立课程化体系

结合国防教育理论课程,制定科学的军训课程体系,自编校本教材,理论和实践结合,校内实践和校外实践演练结合,科学规划好时间和内容,军训精神和军训意识渗透于学生整个大学生涯之中。

参考文献

[1] 刘凌,代莉莎.大学生军训工作探讨——兼议辅导员在军训中的角色与作用[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3,5(2):48-50.

[2] 雷志敏,欧阳长安.普通高校学生军训“以老带新”自训模式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17):50-51.

[3] 郑峰,范晓光.新生军训中融入拓展训练的可行性研究[J].教学与管理,2012,6(2):85-86.

猜你喜欢

实效性现状
基于艺术素质测评的初中生音乐课堂实效性提升对策探讨
“主讲主问主评”工作法:提升党课教育吸引力实效性
利用微视频提高小学美术教学实效性的实践与研究
精梳巧练 理性分析——提升小学数学复习课实效性的教学策略
浅谈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实效性的研究探讨
优化作业设计 提升数学教学的实效性
高中文言文实词教学研究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