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插图在自然教育宣传媒介的应用研究

2019-11-30黄薇唐甜甜高露莹王进松

科技资讯 2019年26期
关键词:自然教育插图应用研究

黄薇 唐甜甜 高露莹 王进松

摘  要:近年来我国自然教育需求呈逐步上升的趋势,但是宣传媒介作为自然教育实施的手段,其形式太过于单一。许多宣传折页、宣传手册上都是大篇幅的文字介绍,在读图时代,这些宣传媒介缺少刺激阅读的吸引力和动力。因此该文通过研究自然教育宣传媒介,分析自然教育宣传媒介存在的问题和插图设计的运用。通过运用插图的科学性、艺术性、通俗性和创意性设计的宣传读物能更好的激发大众的阅读和求知欲望,最终达到传播和教育的作用。

关键词:插图  宣传媒介  自然教育  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J21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9)09(b)-0196-03

插图是自然教育宣传媒介中的一种特殊的造型艺术形式和有效的视觉传达方式[1]。在自然教育宣传媒介中运用插图设计,让复杂抽象的科普宣传内容简明易懂,使科普知识易于接受、容易理解,此外还能增加科普知识学习的兴趣和吸引力。恰到好处的插图运用能帮助受众直接地理解和阅读科普内容,同时又能呈现直观的形象性和艺术的感染力,给受众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插图用自己独特的艺术语言为自然教育宣传带来更加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及视觉体验。

1  宣传媒介中插图设计的重要性

1.1 直观地传递信息,易于理解和领会宣传内容

“读图时代”的到来,让这个时代生活的人们阅读方式相比以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人们开始寻求一种直接、简单、快速的阅读方式[2]。在视觉信息传递的过程中,插图设计有着其他形式所没有的优势,插图可以通过直观的视觉形象作为传递信息的手段,将宣传中丰富的内容以视觉的形式简明扼要、生动直观地展现在受众面前,起到语言和文字都难以表述的作用,使人们在多样的形式和生动的形象中理解信息,宣传的内容让人立即就能领会和把握其中的知识内涵。

1.2 增强受众兴趣,激发学习欲望

人类的视觉有一定的特性,决定着视觉流程的形成,一般来说人们在观看一份资料的时候,首先吸引眼球的就是图形,所以插图设计在自然教育宣传中运用,可以吸引受众者的眼球。通过绘制独特巧妙的造型、璀璨斑斓的色彩、扣人心弦的插图,可以冲击着人们的视觉神经,吸引受众者的眼球,起到语言和文字都难以表述的作用,使人们在多样的形式和生动的形象中理解信息内容,以激发人们的求知欲望,诱发受众主动学习,以期达到自然教育的科普作用。

1.3 增强内容的说服力,提升视觉感染力

插图具有真实表现对象的效果,给受众强烈的真实感和可信度,获得一种亲眼所见的视觉体验[3]。插图设计者通过汲取宣传信息中丰富的内容,将复杂的概念和思想转化为直观可理解的图形,化深奥隐涩为通俗易懂,将审美情感植入到宣传内容的插图作品中,以巧妙的构思和丰富的想象,展示出生动优美的画面,以视觉形式简明扼要、生动直观地传达给受众,极大的解决了沟通交流上的障碍。使受众者可以毫不费力的就获取到与其关心相关的一系列信息,产生视觉和感情上的共鸣,增强内容的说服力,提升视觉感染力,加深了受众对宣传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2  自然教育宣传媒介中插图设计的现状分析

2.1 艺术形式少,缺乏感染力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高速发展,大众对于宣传读物有了更高的艺术需求,目前市面上出现的宣传折页、宣传手册、宣传网页推送的插图主要为实物图或简单的手绘插图,且以静态展示为主(如图1)。宣传内容以文字信息为主,只有少量的插图植入,且这些插图只是配合文字信息起到简单的信息传达的作用,有一些甚至是为了配图而配图,缺乏艺术美感和视觉感染力,无法满足读者的视觉艺术需求。

2.2 过于专业化,科普性不强,缺乏吸引力

现在自然教育科普插图大多都是一些晦涩难懂,专业性较强的图片(如图2),多见于工具书籍当中,只有专业人士在查找专业知识的时候才会运用到,与日常的生活的联系不够紧密,因此需要受众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储备才能读懂它,不适用于科普,广大读者难于接受和理解。有些作品虽然也涉及了一些科学知识,但对科学知识的运用似是而非,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因此这样的自然教育宣传插图缺乏感染力与吸引力,不能很好的引起受众者的内心共鸣,不能在第一时间抓住受众者,无法达到良好的科普宣传作用。

2.3 缺乏创意性,没有影响力

在信息时代中,大量的信息充斥着人们的生活,不同风格,不同色彩,不同视觉感受的插图,无时无刻的冲击着人们的眼球。就目前自然教育多数机构在做宣传的情况来看,大家为了宣传自然信息,都是以写实的图片加文字的形式来进行宣传(如图3),缺乏创意性。如果一味使用陈旧的宣传风格和方式,这样的宣传作品缺乏感染力容易乏味,无法激发人们的求知欲望,最终科普宣传教育的作用也无法达到。

3  自然教育宣传媒介中插图设计的运用研究

3.1 加强科学性,增强宣传力

科学性是自然教育宣传媒介的核心,准确有效的运用视觉语言传授自然知识是自然教育插图的主要目的。自然教育插图要在反映客观现实的基础上创作,自然教育插图创作对作者的科学素养和逻辑思维要求很高。因此加强自然教育插图的科学性,必须从创作的源头抓起,设计者要树立科学态度,深挖科学知识。在进行自然教育插图创作前,必须熟练掌握设计内容的科学知识,将科学知识进行艺术的加工、归纳、提炼,形成趣味图形,让科学知识易于接受、容易理解。

3.2 加强艺术性,增强感染力

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当代插图表现形式由于传媒、内容、表现手法、诉求对象的多样性,使每个人的审美标准也具有多样化、多元化的特征。数码技术在插图设计中广泛的运用,使插图艺术性得到了无限的可能。在自然信息插图设计过程中,要致力于对艺术性的追求,以奇特的眼光和视角去察觉自然信息不同凡响的特质,通过丰富的艺术表现形式,运用手绘、图文排版、立体展示等形式增强趣味性,使整个画面具有艺术性及独立的欣赏价值。烘托渲染出生气勃勃,富于艺术情趣的意象,让受众产生感情上的共鸣。如图4为世界自然基金会宣传主题海报。设计者通過手绘素描和图文排版形式,描绘了象牙工艺的出现使大象惨遭灭绝,画面的丰富性,能增强受众者的视觉体验。

3.3 加强通俗性,增强易读力

科普就是为了将难懂的科学知识和理论用直观的语言传递给受众,这就要使传播的信息通俗易懂,要更加直观。有人说:“一篇提出足以使全世界震动的重要论断的社论,如果写成只有受过大学教育的人才看得懂,那么,它将失去88%的读者”[4]。信息的易懂性是知识广泛传播的关键,运用插图的转化功能,将描写未知的、生疏的、复杂的问题,通过插图语言归纳转化为已知的、熟悉的、简练的图像,塑造出鲜明生动的形象,增强信息的易懂性。让知识的解读变得更轻松,信息接受更容易,更快,更简洁地传达给受众。以图5为例,设计者分别把点蜾蠃的公母区别和蝉的羽化过程,用手绘分解图的方式进行创意设计,让解读变得更轻松,信息更容易,更快,更简洁地传达给受众。

3.4 加强创意性,增强影响力

插图创意是视觉传达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内容,设计者要对所描绘的事物做出新的发现和诠释,运用形象联想、意象联想等手法,以一种独特的面貌,引发读者的视觉联想和情感归依,从而使设计对象产生强烈的吸引力,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的视觉形象。在下面的两幅插图(图6、图7)都是表达塑料瓶会导致动物灭亡,希望人类不要乱扔垃圾,但是右边的塑料瓶扭曲后卡住动物的脖子的创意设计,这种窒息的感觉比起左边的实物图片更能给人视觉的冲击,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的视觉形象。

4  结语

自然教育宣传媒介设计离不开插图形式,在运用插图设计自然教育宣传媒介的过程中,要运用插图表现出宣传内容的科学性、艺术性、通俗性和创意性。通过插图运用不仅在自然教育信息传达过程中生动形象地传达知识内涵,还发挥插图自身的艺术魅力,使自然教育宣传信息通过设计者的想象力获得新的生命,增添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气息,使受众者展开无限的想象,真正做到启迪人们智慧、传授科学知识,感动人们心灵的使命。

参考文献

[1] 李旻.再现本象——科普类插图的应用探索[J].大众文艺,2009(24):161-162.

[2] 劉智勇,高甫.插画绘本设计在地方旅游中运用的探讨[J].艺术科技,2016,29(5):54.

[3] 赵昕.插画在平面广告中的应用研究[J].才智,2011(32):169.

[4] 赵丽萱.传播学视角下对外报道导语的功能对等翻译[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9(5):119-120.

猜你喜欢

自然教育插图应用研究
利用农村花木文化资源,开展幼儿园特色教育活动
谈对小学语文插图教学的有效利用
自然教育的内涵及其启示
试论指导家长配合幼儿园“亲自然”科学教育
进驻数字课堂的新兴教学媒体
AG接入技术在固网NGN的应用研究
分层教学,兼顾全体
巧用插图,注入课堂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