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奖学金问题与大学生廉洁教育的几点思考
2019-11-30吴盛亮
吴盛亮
摘 要:奖学金评定工作是高校各项学生工作中比较重要的一项工作,它涉及到学生的切身利益。学生民主决策是奖学金评定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在这一过程中,无论是参评学生,还是评审学生,他们的态度和表现直接影响着评定结果公平与否。从一定程度来说,奖学金评定工作也成为了检验学生是否倡导公平公正的试金石,因此对大学生进行廉洁教育十分必要,也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奖学金;大学生;廉洁教育
作为政府、高校、社会团体或个人给予优秀大学生的奖励,奖学金评定是大学生活永远绕不过的话题,公平公正公开是高校奖学金评定工作的首要原则,但世界上永远不存在绝对的公平,公平是相对的。作为学校一方,工作的目的是将奖学金实实在在授予综合表现优秀的学生,作为受助方的学生,也真心希望奖学金评定的过程中公平合理不掺杂半点虚假。但是由于此项工作的特殊性,评定标准本身的不完善以及其中各种人为因素的合力的影响,加之社会中某些恶劣风气的影响,以至于不能确保这些美好的初衷能够如愿,奖学金评定过程中存在着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不止是技术性问题,这其中所反映出的学生在廉洁方面存在的问题更加值得人们思考并尽快解决。
大学生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国梦的生力军,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 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 国家就有前途, 民族就有希望,”对大学生进行廉洁教育不仅有利于形成良好的校风,也是营造风清气正社会氛围的重要环节。不同于官员等领导职务的腐败行为,大学生的不廉洁行为是指学生在校期间,利用自己的学生工作职务,采取一系列不正当的手段,谋取不正当利益的错误行为。虽然其危害不如社会腐败行为严重,但是其性质相似,恶劣影响深远。
2008年教育部《关于在大中小学开展廉洁教育试点工作的意见》和《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反腐倡廉建设的意见》一再强调“要加强高校廉政文化建设,要求高校强化文化担当和文化引领,把廉洁教育融入校园文化和师德师风建设”。大学生廉洁教育是学生走出校园走入社会之前的人生教育,其主要目的是为了让大学生从一开始就懂得遵守行事规矩、维护公平正义,以便在日后走上工作岗位时能够做到清正廉洁、遵纪守法,不给自己招致无妄之灾,起到从源头预防腐败堕落之功效。因此必须认识到对大学生进行廉洁教育的必要性与紧迫性,也必须努力科学规划实施大学生廉洁教育,强化大学生的廉洁意识,使其提前逐渐达到不能腐、不敢腐、不想腐的境界,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一、高校奖学金评定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
奖学金申请的基本条件为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遵守憲法和法律,遵守学校规章制度,诚实守信,道德品质优良,在校期间学习成绩优异,综合素质、实践能力、社会服务、创新能力等方面特别突出。但是在实际的评定中,由于评定标准过于泛泛,缺少具体的量化标准,不同学校、不同专业、不同班级便因此存在评选标准及方法差异,再增益了评委的主观态度差异后,更加导致奖学金评选过程中公平方面出现问题,公平公正难以保证。
奖学金评定过程中也存在着这样一种矛盾,受到相对贫困的家境、相对落后的教育水准以及个人综合素质或个性的潜在影响,经常会有一部分学生虽然学习刻苦努力,但在最终的综合测评中往往居于比较落后的位次。也会出现有的学生综合测评成绩位居前列,但家境相对富裕。因此,在需要参考评定标准中,贫困程度与学习水平孰轻孰重,该把奖学金授予生活水平异常贫困但学习水平并不名列前茅的同学还是授予综合测评优秀但生活水平相对富裕同学,这是一个令人挠头的难题。
而且,大多数奖学金评定工作的评审由学生组成,评定过程中采取全班投票等方式,这些泛民主的方式使大多数学生认为多数胜过少数的结果就一定是最正确且最让人心服口服的,于是在奖学金评定过程中极其重视民主评议的结果,造成的后果就是这种看起来十分公平的做法往往忽视了少数学生的诉求,造成了极大的不公平。奖学金评定过程中也不可避免的出现为己牟利、为朋友牟利等小圈子、小帮派现象,评议过程中学生们常常并不规规矩矩地按照奖学金的评选标准和准入条件进行评议,而是仅仅凭借脑海中并不清晰的印象和人际关系的亲疏远近进行表决,因此更加违背了奖学金的初衷。
无论是评定标准中存在的问题,还是评定方式中存在的问题,都是容易解决也能够通过合情合理的方式方式的最终解决的。但是,存在于人主观思想中的问题很难从根本上消除,它是造成一系列问题的源头,因此必须深入剖析学生在廉洁方面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大学生廉洁教育工作。
二、对大学生进行廉洁教育的几点方法和建议
正因为奖学金的评定过程缺少具体明确的量化标准、评定方式多种多样、评定工作交由学生民主操作,因此便出现了可掺杂主观情感人为干预的空间,公平更加难以保证,随着校级院级工作标准的不断完善,学生层面人为产生的问题更加显现且主要,评定工作甚至一定程度上成了供学生犯错的温床。而且随着社会思潮逐渐多元化,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在校园的造成了负面影响,给大学生廉洁教育带来了困难,使得部分学生道德标准发生扭曲,缺乏对廉洁教育的认同和肯定,更加给大学生廉洁教育带来了挑战。正因为如此,对大学生进行廉洁教育,使其能够讲正义、守规矩,保持公平公正的客观态度,成为尊崇公平公正而不是破坏公平公正的因素,做到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做廉洁自律的表率则显得愈发重要。
(一)完善大学生廉洁教育的教学体系
政府教育部门可以大力支持有水平有条件的高校编写具有权威性和可操作性的大学生廉洁教育学习材料。高校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阵地作用,在课程中融入廉洁教育的相关内容,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学生廉洁教育的有机结合,让廉洁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力争取得实效。高校学生主管部门可以积极探索和建立大学生易于接受的廉洁教育方式方法,通过各式各样的第二课堂活动,组织学生开展寓教于景、寓教于情、寓教于乐的体验活动,将廉洁教育融入其中,发挥学生群体的主观能动性,使廉洁教育的被动接受转变为学生的主动学习,让廉洁教育润物无声并收到良好的成效。
(二)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
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在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发掘学生的潜能、实现学生的个性、促进和谐发展等方面具有特殊的价值。校园文化具有重要的教化和引导功能,良好的校园文化对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具有重要作用。把廉洁教育纳入校园文化建设中,有机地融入到学生综合素质培养过程中,借助严肃活泼、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形式,用健康向上的廉洁教育活动对学生进行廉洁教育,助力学生形成健康人格。
(三)发挥学生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
大学生党员是大学生中的优秀群体,在大学生廉洁教育工作中可以通过抓重点的方式,对学生党员进行廉洁教育,以点带面,使其在整个学生群体中起到模范带头引领全局之功效。党支部可以通过严格的党员发展程序,认真做好优中选优的党员发展工作,在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过程中融入廉洁教育模块,培养学生的公正廉洁理念。利用党日活动、团日活动、辅导员例会、班会等各种机会,帮助学生树立尊崇公平正义的理念。在各种评奖评优的评委成员中,加大学生党员的人数比例,或由学生党员组成第三方监督小组,切实发挥学生党员在促进公正廉洁的模范作用。对未能达到预期效果、榜样示范作用不强者,第一时间进行沟通教育,对党性不强甚至起到反作用造成惡劣影响者给予严肃处理,让学生党员在廉洁教育中率先垂范。
(四)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辅导员工作队伍建设
大学生思想政治辅导员在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必须建设一支专业基础扎实、综合素质过硬、关心关爱学生并能对大学生进行有效思想教育的思想政治辅导员工作队伍。由学生思想政治辅导员对学生进行廉洁教育工作,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中、在与学生的沟通交流中关注学生思想变化,把握恰当时机利用合适方法和专业技能教育学生自觉树立公平正义的廉洁思想观念,将廉洁教育贯穿于学生入学教育、在校教育以及离校教育等各个环节,培育和践行公平公正廉洁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把廉洁教育扎扎实实落实到每一名学生身上,切实解决每一名学生在思想上存在错误认识,使其受益终身。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7.
[2] 刘德赢.中外奖学金制度对比分析及启示[J].长春大学报,2009(1):88-90.
[3] 张艳丽.马克思恩格斯的公平观探析[J].理论观察,2008(2):25-27.
[4] 肖凌云.新形势下深入推进大学生廉洁教育的经验和探索[J].思想教育研究, 2011(8).
[5] 邓纯余.大学生廉洁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耦合与同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6) :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