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9名学生对学院“三全育人”满意度调查研究
2019-11-30高艳香邵爱婷
高艳香 邵爱婷
摘 要:研究公共卫生学院在校学生对学院“三全育人”的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 方法: 2017年6月,自行设计问卷调查某医科大学某学院在校本科生和研究生899名学生对学院“三全育人”满意度情况。 结果:899名学生的总满意度评分平均为44(38,48)分,大一年级和大二年级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大三年级、大四年级和研究生(P<0.05);研究生的满意度评分低于其他专业,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满意度评分低于预防医学专业(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本科四年级学生 “三全育人”知晓情况的可能是本科一年级的2.476倍(OR=2.476,95%CI: 1.367~4.484);研究生 “三全育人”知晓的情况可能性是本科一年级的2.840倍(OR=2.840,95%CI: 1.340~6.020)。 结论:影响满意度高低的因素为年级和专业。随着年级的增加,满意度呈下降趋势;研究生的满意度低于其他四个本科专业;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满意度低于预防医学专业。
关键词:学生;三全育人;满意度
为探讨学生对学院全院全过程全方位(以下简称“三全”)育人满意度影响因素,课题组以某学院学生为对象开展研究。
一、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某医学大学某学院927名在校本科生、研究生。
(二)方法
1.抽样方法。课题组采用分层整群抽样和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在高校某学院在校本科生、研究生20个班级中进行抽取,本科生全班整群抽样调查,研究生班级中随机抽取20名,调查对象共927名。调查发放问卷927份,有效899份,有效率96.98%。
1.2.调查方法。2017年6月,参照《普通高等学校院(系)“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建设标准(试行)》自行设计问卷,由经过统一培训后的调查员对问卷进行解读后发给学生不记名填写,现场回收。
3.统计学处理 资料编码后采用epidata3.1软件包进行数据双录入核查,SPSS24.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偏态分布计量资料用M(P25,P75)来描述;分类资料用例数和百分数[n(%)]描述;不服从正态分布的两独立样本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不服从正态分布的多个样本的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并采用SNK-q检验进行两两比较;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一) 一般情况。899例调查对象中,男生250人(27.8%),女生649人(72.2%);满意度评分M(P25,P75)=44(38,48),最低分:12,最高分:60,极差:48。
(二)“三全育人”满意度分析。不同人群“三全育人”满意度评分比较结果显示,不同年级、专业学生的满意度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均无统计学差异。进一步经两两比较可得,大一年级与大二年级、大四年级、研究生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大二年级与大三年级、大四年级、研究生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大一年级和大二年级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大三年级、大四年级和研究生。研究生与预防医学、公共事业管理、食品卫生与营养学、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满意度评分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公共事业管理与预防医学专业满意度评分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研究生的满意度评分低于预防医学、公共事业管理、食品卫生与营养学、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满意度评分低于预防医学专业。表1。
三、讨论
(一)把握关键,提升满意度
研究表明,研究生专业满意度低于四个本科专业。可能因为:一是研究生导师不同;二是学院探寻“校院基地”培养研究生的模式,因基地导师或单位对研究生培养要求不同;三是专业差异性。一是加强对导师育人意识与能力的提升;二是加强基地导师所在单位育人功能的发挥;三是提高研究生对本专业的认同感,知晓专业培养模式的利弊,针对性的趋利避害,提升专业能力;五是发挥班团干部同伴群体教育作用,发挥辅导员引导、服务作用。
(二)抓住规律,提升满意度
随着年级增长,学生的满意度呈下降趋势。可能因为:一是不同阶段学习方式不同。二是个体自我意识的变化与发展,即“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和周围人的关系的认识”不同。三是不同人生阶段所面临不同的压力。高年级面对实习、就业等大事面前的焦虑困惑,导致高年级同学满意度不高,此结果和2009年的“学校提供的就业指导不满意及非常不满意的比例占36.02%”调查结果相似。针对这个问题,学院可以一是大一时注重对高效学习方法的培养,开好头。二是适当提高学生人际交往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软实力”。三是加强对高年级学生的教育管理,精细化开展帮扶工作。
(三)并驾齐驱,提升满意度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学生满意度低于预防医学专业学生。可能因为:一是专业认同感不高,公共事业管理是二本专业,且有部分是调剂。二是部分医学课程难度偏难,部分管理专业同学学习基础医学概论、卫生统计学等课程有困难。三是就业压力,在国家明确提出“要坚定不移贯彻预防为主方针,坚持防治结合”政策后,带动预防专业学生就业,公共事业管理就相对困难很多。四是预防医学办学40周年,形成一套“实现以教学促实践、以实践促科研、以科研促创新,有效提升学生的胜任力”的培养体制,而公管专业相对年轻。针对上述原因,学院要持續性加强专业认同感教育,改革公管班课程体系,加强公管专业就业能力提升设计,增加事业单位招考等必修课程,提升竞争力,提升公管专业培养的层次、质量。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办公厅.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通知 [EB/01]. http://www.moe.gov.cn/srcsite/A12/moe_1407/s253/201805/t20180528_337433.html,2018-5-25.
[2] 陈琦,刘儒德.教育心理学(第2版)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3] 和丽梅,王耶盈,陈 莹,谭兴玉,张有福.某医学院校本科毕业生就业指导满意度及影响因素研究[J].卫生软科学,2012(6):703-1050.
[4]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基金项目:昆明医科大学2018年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课题,项目编号:KYXY201824。
作者简介:高艳香(1986-),女,汉族,云南昆明人,硕士,讲师,主要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基层党务相关工作。
*通讯作者:邵爱婷(1986-),女,汉族,云南建水人,硕士,助教,主要从事大学生教育管理、基层党务相关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