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非遗”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促进作用
2019-11-30杨璐郑士林
杨璐 郑士林
摘 要:“非遗”是在长期的历史过程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它具有悠长的历史内涵。“非遗”不仅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也为高职院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宝贵的教育素材。本文深入分析了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主要问题,论述了“非遗”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意义,重点提出了基于“非遗”传承与发展上推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非遗;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作用
“非遗”全称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我国将其定义为由各族人民世世代代传下来,并当作各族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式各样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和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我国一直以来十分重视“非遗”的传承与保护,并出台各类政策確保“非遗”得到科学、持续的发展。不少高校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校园,把其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高职院校是偏向于培养应用型人才,可以充分结合“非遗”呈现的工匠精神,挖掘“非遗”的资源,掀起“非遗”流入校园和课堂的热潮,营造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文氛围,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利用“非遗”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成效。
一、当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一些不足
(一)知识结构有待协调
不少高职院校以专业知识的学习为重,都偏重于对学生专业理论和技能的教学,忽略了思想政治教育需贯穿整个教学全过程;甚至个别高职院校认为思想政治教育不重要,只需要走马观花式浅浅而学,流于形式。这类把思想政治教育边缘化的现象,导致没能充分地、有效地满足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也难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二)课程形式较为单一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普遍存在课程单一、重心不够突出、内容缺乏新意等问题,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纳入到高校教学思想政治教育当中,则能有效解决当前存在的不足。“非遗”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其丰富多彩的内容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看,思想政治教育不应只停留在对学生传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念、意识形态、法律和道德等基本准则,还需要融入更多的人文领域,强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三)学习缺乏积极主动
高职院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通常采取单向灌输的形式进行,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直接导致了教育效果不佳。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种互动性较强的体系,学生们的主动性仍然仍然有待提高。而高职院校可充分挖掘“非遗”的丰富资源,充当教育素材,足够吸引学生们主动关注。
二、“非遗”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一)有利于高职学生树立文化自信
“非遗”蕴含着民族特有的精神风采、人文价值以及文化标识,是中华民族认同和归属的源泉。利用“非遗”构成思想政治教育的知识体系,帮助学生加深对民族文化的了解和认同。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提出要树立“四个自信”,而其中的文化自信,则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础、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因此,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非遗”文化,有利于学生掌握自身民族文化的特质,自觉抵御外来文化的渗透冲击,树立文化自信。
(二)有利于通过“非遗”实施素质教育
“非遗”可以说是一部百科全书。高职院校的素质教育体系可适当地、合理地纳入“非遗”文化的内容,这不仅是“非遗”传承发展的新颖方法,更是高职院校素质教育的创新途径。通过“非遗”文化为载体,促进高职学生加深对“非遗”的认识和理解,开阔高职学生眼界,提升高职学生的文化素养,个性发展和气质,从而萌发自豪感,酝酿民族精神,培养新一代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三)有利于提高高职学生的道德素质
“非遗”是民族精神和民族思想的高度集聚,是促进中华文化繁荣发展,丰富文化形态,多元化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深厚的文化积淀对大学生有着重要的启发作用,他们以微妙的方式感受着传统文化的魅力。
(四)有利于“非遗”的传承和保护
随着现代经济的快速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渐被移除,逐渐被遗忘,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也遭到破坏甚至面临灭绝。人们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没有市场,他们不愿遵循这些传统技术,也不愿意继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校园和课堂,加强大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解,深化大学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同和繁荣民族文化的复兴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反过来又影响了更多的大学生,积极参与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的行列。
三、“非遗”促进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
(一)开拓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渠道
将“非遗”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中,改变了原本单调的内容和形式,积极适应了新时代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非遗”涉及的领域广泛、种类繁多、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拓宽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学内容和形式,使教育过程更加形象化,采用启发诱导,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其中的积极性,努力使教育得到更好的成效。
(二)营造良好的传承和保护“非遗”的环境
根据教育主管部门的规定,高职院校应当主动承担开展相关的“非遗”文化教育。而高职院校将“非遗”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当中,不但能承担起传承和保护“非遗”的主体责任,还能帮助大学生加深对“非遗”的认识,进一步强化大学生对“非遗”的保护意识,切实优化“非遗”在校园环境中的有效性。
(三)增强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经济全球化时代,外来文化对青少年的影响持续加强,容易导致出现高职学生对民族文化认同感薄弱的现象。“非遗”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文化的精髓所在,因此将“非遗”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当中,不仅能提升教育成效,还能让高职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增强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提升文化自信。
(四)转变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知行合一”为重心的教育,强调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促进大学生成功成才。高职院校在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过程中应主动探索符合当代潮流的教育理念,利用“非遗”文化构建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努力提升高职院校的文化内涵,提高“非遗”促进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和地位,尽力打造具备民族品格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大学生。
四、结语
综上所述,积极探索和研究“非遗”在促进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非遗”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一方面是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形式的突破,另一方面也有利于“非遗”的传承与保护。高职院校应当充分发挥“非遗”丰富的资源作用,并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当中,积极创新教育方式,强化育人效果,促使新时代下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实现新作为。
参考文献
[1] 郑士林,张冬满.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创新与高校素质教育对接路径新探——以广东行政职业学院为例[J].现代职业教育,2018(33):24-25.
[2] 郑士林.国学教育在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作用分析[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5(07):164.
[3]包文婷.非遗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探索[J].戏剧之家,2018(29):169+171.
[4] 李翠.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D].苏州大学,2014.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8年广东大学生科技创新培育专项资金项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探究——以广东行政职业学院为例”(哲学社会科学类一般项目,项目编号:pdjhb0788)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杨璐,广东行政职业学院,2016级投资与理财专业学生;指导老师:郑士林,广东行政职业学院辅导员,高教研究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