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当前志愿服务在社区治理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019-11-30李宁鹏
李宁鹏
摘 要:“志愿服务是指在不求回报的情况下,为改善社会,促进社会进步自愿付出个人时间和精力所作出的服务工作。”近些年,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快速发展,志愿服务在扶贫开发、社区治理、环境保护、大型活动、抢险救灾和海外服务六大领域日益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发挥着重要作用。社区作为个体进行社会化和参与社会活动的重要场所,作为社会的组成细胞,更加需要志愿服务。鉴于此,本文以志愿服务在我国当前社区中的现状为切入点,深刻探讨志愿服务在社区治理中应该发挥的作用,从而促进志愿服务事业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社区治理和社会发展。
关键词:志愿服务;社区治理
从全球范围来看,志愿服务事业已有上百年历史,纵观我国的志愿服务事业,则起步较晚,一路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而与时俱。志愿服务的发展,不仅有利于个体实现自我和社会价值,而且对于丰富社区生活、引领社会风尚,促进社区治理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一、推进志愿服务在社区治理中作用及意义
微观层面:首先,对志愿者个人来讲,最大化利用自己的空闲时间和精力,发挥自己的兴趣特长去从事一些自己擅长和力所能及的事情,不但有利于充实自己的生活,实现自我价值和自我认同感;而且对于年轻的志愿工作来讲,也可以借此机会去体察我国社情民意,感受不同生命个体的生活以及对待生活的态度,这对年轻的志愿服务者来讲,本身就是一种丰富人生阅历,积累人生经验的过程;对于社区老年志愿者而言,志愿服务的过程也是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余热,参与社会活动和进行社会交往的过程,有利于帮助退休老年人更快的适应新的退休生活和角色,减少因为退休和年龄而带来的压力。其次,从志愿服务对象的角度来讲,通过社区志愿者的志愿帮扶活动,可以有效解决服务对象在现实生活当中正在经历和遭受的困难,从而让他们感受到社区和社会的温度,有利于促进社区的和谐和稳定。
中观层面:居委会作为便民、利民和服务居民的基层组织单位,有责任和义务培育管理本社区的自组织、志愿者团体和个人,为他们搭建良好的志愿服务平台和激励机制,增强社区居民积极参与社区志愿服务,进而丰富社区居民空闲娱乐生活、精神文化生活,努力营造一种领里守望相助的社区氛围,有利于增强社区团结和凝聚力,从而促进社区发展。
宏观层面:志愿服务的产生源于社会问题的出现和政府解决问题的不力。随着政府权力逐渐下放和管理方式转变,社区不得不承担更多的责任,而且志愿服务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奉献和精神的传递,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对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引领社会风气,培育社区文化等发面发挥积极作用。
二、志愿服務在我国当前社区治理中的现状及问题
志愿者队伍庞大,社区缺乏有效管理。“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执政理念使得我们国家在关注人民衣、食、住、行等基本生存需要以及人民生理素质的前提下,现如今越来越重视人民心理和精神文化方面的问题。在这样强调“全民大健康”的时代背景下,促生了很过社区舞蹈队、兴趣班、文化团队等自组织的形成和发展,这些群体在理论上是社区志愿者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却经常处于志愿服务边缘地位。相反,社区的低保户等接受社区救助帮扶的困难群体,迫于社区压力,经常以被“抓壮丁”的方式被迫参与社区志愿服务,在实际生活中发挥了真正意义上的志愿者功能。因此,在今后的社区治理过程中,如何最大程度的发挥社区自组织群体的志愿服务功能,是社区领导者需要去思考的问题。
居民服务意愿强烈,尚未形成有效工作机制。笔者在做项目的过程中发现,其实很多社区潜藏着可以挖掘和利用的志愿服务资源,特别是在一些经济水平和居民受教育程度较高的社区,很多居民都非常愿意参与到社区公共志愿生活,当然,在一些比较落后的旧小区或者农村社区,居民参与志愿服务的意愿都比较强烈,但是在社区层面尚未形成比较有效的志愿服务工作机制,从而造成志愿服务资源白白浪费的现象。
社区志愿服务专业化程度有待提高。相较于过去传统的志愿服务,今天的志愿服务活动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其中最显著的变化就是对志愿服务专业化程度认识和要求的提高。志愿服务专业化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使用资金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然而,我国当前的社区志愿服务很大程度上还停留在传统的志愿服务阶段,相应的培训体系尚未建立,社区志愿服务的专业化程度有待提高。
三、推进志愿服务在社区治理中的对策分析
理顺工作机制,完善参与方式。在我国国情下,没有党委领导和社会支持,社会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就会举步维艰,因此进一步理顺“党政领导,社团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工作机制,完善居民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方式,对构建完善的社区治理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搭建服务平台,实现“双工”联动。社会工作作为一种专业的助人活动,和志愿服务存在许多相同之处,但是又区别于志愿服务。近些年,强调“社工引领义工开展志愿服务,义工协助社工改善服务”的模式很受欢迎。因此,在社区治理的过程当中,应当积极搭建“双工”联动的组织平台,信息共享平台,资源整合平台等,从而实现志愿服务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健全培训体系,助力志愿服务专业化。志愿者的招募、管理、培训、维系、督导等是一个系统却又专业的过程,这需要社区主动承担相应责任,建立健全相关的培训体系,积极培育本社区志愿服务力量,从而助力社区志愿服务的持续和专业化发展。
四、结语
十九大以来,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把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作为主攻方向,逐步建立健全现代社会治理体制和社会治理格局的时代背景下,分析把握当前我国社区志愿服务存在的问题,进一步优化整合志愿服务队伍和资源,形成合力,对实现居民自我价值,助力社区社会治理具有重要意义,不但需要政府机构和基层社区组织进一步理顺志愿服务相关机制,建立健全志愿服务管理和激励机制,加强与专业社会工作之间的互动和交流,也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努力营造培育志愿服务氛围和土壤,倡导志愿服务精神,强化对志愿服务的“再认识”,共同为完善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实现社区居民的效能感、获得感和幸福感。
参考文献
[1] 江汛清.关于志愿服务若干问题探讨[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2第7期.
[2] 田军.志愿服务理论与实践[M].立信会计出版社,2002年版,第6页.
[3] 王利军.社会治理视域下推进县域志愿服务的研究[D].2017年,宁波大学.
[4] 向羽,沈丽冰.“社工+义工”发展的三个问题[J].社会与公益,2018年.
[5] 时小燕.我国志愿服务的现状及对策分析[D].2007年,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