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故事化体育游戏在幼儿园的实践研究

2019-11-30成玲

新一代 2019年20期
关键词:故事化体育游戏实践研究

成玲

摘 要: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也是幼儿非常喜爱的一项活动。本文作者经过一线游戏教学实践,将幼儿喜欢的故事与体育游戏相结合,形成了“幼儿园故事化体育游戏五步流程”,增加了体育游戏的趣味性和易操作性,在指导一线游戏教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故事化;体育游戏;实践研究

陈鹤琴先生说:“儿童的游戏就是工作,儿童的工作就是游戏”。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游戏是孩子的“课程”,也是孩子的权利。《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规定了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的教育原则,并提出游戏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进一步明确了游戏在幼儿教育发展中的价值和地位。因此,幼儿园应当以游戏为基本活动,让儿童在游戏中获得愉悦,实现发展。

近几年,我们积极探索,反复实践,借助幼儿喜欢故事这一特点,总结出了“幼儿园故事化体育游戏五步流程”,即确定目标——创编故事——设计路线——准备器械——优化改进。“幼儿园故事化体育游戏五步流程”在指导幼儿园游戏教学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一、确定目标。幼儿园体育游戏的目标,简单地说,就是锻炼幼儿的身体,包括走、跑、跳、钻、攀爬、四散跑、躲闪、跨越等方面,在组织体育游戏之前,老师需要确定一个目标,准备锻炼幼儿的哪一方面?需要进行哪一方面的内容?教师可根据本月活动主题或周工作计划,来确定游戏目标。目标的确定要小而具体,可操作可测量,切记大而空、不可操作不可测量的目标。比如,在“帮助小白兔”的游戏中,目标可确定为以下三点:1.幼儿能够双手侧平举平稳地走过独木桥。2.遵守游戏规则,一次只搬走一个萝卜。3.体验帮助小白兔的快乐。

二、创编故事。一般来说,幼儿都是非常喜欢听故事的,老师创编的故事,需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结合他的生活实际,选用幼儿喜欢的动画人物、英雄人物、童话等内容来创编故事。比如,“营救白雪公主”、“神秘岛寻宝”、“解救美羊羊”、“绑架光头强”、“帮助小白兔”等等,故事内容要有神秘感或紧迫感,比如《营救白雪公主》的故事情节是这样的:白雪公主被巫婆抓走了,锁在一只魔法的箱子里,箱子挂在山坡的一棵大树上。因为有魔力,箱子正在慢慢升高!但是魔法是可以消除的,如果用小朋友的小手触摸魔法箱100次,魔法就会自动消除,白雪公主就会被就回来。要找到这只魔法箱要经过五个大坑,走过一个独木桥,跨过一条小河,翻过一座山坡,就能找到那棵大树。小朋友们愿不愿意把白雪公主救回来呢?这样的故事就具有神秘感,也有紧迫感。体育游戏中的故事要短小精悍,故事是为体育游戏服务的,“故事情节”仅仅是一包“调料”而已,切忌故事情节冗长,喧宾夺主。一般来说,故事说明“幼儿需要做什么、为什么要做”就行了。

三、设计路线。老师设计路线也需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和实际经历,小班的可以简单,到中班、大班逐渐增加难度,路线上一般要有小河、独木桥、坑沟、大山、钻山洞、过大桥等障碍物。老师所设计的路线要有一定的挑战性,有合理的走、跑、跳、钻、跨越、攀登的距离。路线的设计因幼儿年龄、故事情节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对于小班的幼儿,路线可以短一些,器械的摆放有一处即可,比如在“蚂蚁搬豆”的游戏中,摆放六个地垫,有3米左右的助跑,去搬豆的路程也有3米左右,全部路线长度不超过10米;而对于中班幼儿,路线可以更长一些,器械可以摆放三处,比如在“解救美羊羊”的游戏中,幼儿需要跳过树坑,跨过小河,钻过山洞,路线长度可设计在20米之内;对于大班幼儿,路线直线长度设计在30米左右,而且要曲折环绕,否则显示不出挑战性,使幼儿不感兴趣,器械摆放3至5处,比如在“神秘岛寻宝”的游戏中,幼儿需要跳过树坑,走过独木桥,钻过山洞,跨过深沟,翻过山坡。路线的设计非常灵活,可以利用院落当中的各种设施,如大型玩具、攀爬架、油桶、平台、长廊等,有什么用什么,信手拈来,简便易行。

四、准备器械。为了减少老师制做器械的负担,所用器械宜选择幼儿园现成的玩具。幼儿园一般有现成的木块、各种易拉罐、鞋盒、呼啦圈、沙包等,都可以利用;像独木桥、山洞、攀爬架、走墩、跨栏等,直接搬来摆在路线上即可。为了减轻老师的负担,使游戏不受搬运的干扰,如果故事情节需要小器械,不必搬运,小器械原来放置在什么地方,就把路线设计在什么地方。一般选用小巧的物件,如易拉罐、积木、小盒子、沙包、瓶盖等,随手可以拎走,不用大张旗鼓的搬运。

五、优化改进。幼儿是游戏的主人,游戏好玩不好玩,有没有意思,只有幼儿知道。每次游戏结束之后,老师应该和幼儿谈话,问:“今天的游戏好不好玩?”“你觉得怎么样就更好玩了?”从而优化改进游戏,使下一次的游戏教学更顺利,更有趣。许多一线教师忽视了“优化改进”这一环节。一次游戏活动顺利地组织完成便万事大吉,至于幼儿玩得开不开心?有没有意义?往往没有引起老师的关注,这是很不好的。许多时候,老师组织的游戏并不适合幼儿,幼儿只是在老师的安排下“听话”的完成一次游戏活动,幼儿是在“配合”老师完成游戏任务,自己并没有“玩”的感觉。我们经常遇到这种情况:老师组织的游戏刚结束,有的幼兒举起小手问老师:“老师,现在我们可以玩了吗?”这就是幼儿对无效游戏的一个很常见的反应,说明老师组织的游戏幼儿并不感兴趣,他们真正没有感觉到在玩。所以,每次游戏结束后,老师必须和幼儿进行谈话,倾听他们内心的声音。如果听到他们情不自禁的说“太好玩了!”“好玩!”这些童稚的语言都是对老师游戏效果的最好评价。

目前,许多幼儿园户外活动时间严重缺乏,幼儿的体质越来越差。而这种故事化体育游戏,老师组织起来得心应手,幼儿玩得非常开心,能够有序而安全的组织幼儿进行体育锻炼,把幼儿吸引在一定的故事情境中,在体验游戏的乐趣中“爱上游戏”。

猜你喜欢

故事化体育游戏实践研究
法制类电视节目的叙事模式研究
陕西老字号文化的对外传播策略
提高煤矿安全管理有效性的实践研究
论新闻故事探析和艺术化风格
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在高校公体课中的实践研究
初中数学教学微课的实践教学研究
幼儿在体育游戏时情境创设的实践与思考
借助体育游戏教学法促进小学篮球教学
文言文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体育游戏,魅力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