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学习动机策略在高职英语课堂分层教学中时效性论证
2019-11-30王少鹏李越
王少鹏 李越
摘 要:该文探讨了在高职院校公共英语课堂教学中,根据外语学习动机策略来分析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师通过对于学习动机的掌握来开展班级内隐性分层教学,教学中注重根据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最近发展区理论”来为学生布置与其学习动机相匹配和符合其英语实际能力的学习任务,同时也探讨了教师如何帮助学生维护其学习动机和把“外在学习动机”转换为“内在学习动机”。
关键词:外语学习策略 学习动机 隐性分层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9)09(c)-0117-02
1 高职英语课堂教学现状
高职类院校公共英语教学面临着课时不断减少,英语课程受到重视程度越来越低,统招和单招相结合的招生方式而导致的生源质量多样化等诸方面的挑战。课堂内,教师还需要与“手机”来争夺课堂的话语权,尽量在课堂时间内吸引到学生更多的注意力,而学生普遍缺乏英语学习的动机和正确的语言学习策略(motivating strategies),面对众多的挑战,公共英语课程教师普遍感觉缺乏行之有效的学习动机策略来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从而来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学生的个体因素是决定学生在英语课堂学习中成功与否的一个关键因素,其中包括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而学习动机是课堂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的非智力变量因素,而学习动机决定了教师所采用的学习动机激发策略是否能够做到因材施教。显然,对于学生应当采用不同的动机激发策略,但实际教学中“大班制”的讲授形式和“单统招”双轨制的招生模式导致同一班级内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具有多样化的特点,因此教师继续采用单一的教学模式就不能够有效地发挥动机激发策略来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从而顺利地完成英语课堂教学。因此解决高职院校公共英语课堂学生参与度低,教师教学质量不高的一个关键因素是如何发掘班级内每一个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有针对性地使用相应的学习动机策略来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从而帮助教师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而要达到这一目的就需要调整课堂教学模式的架构,打破课堂内空间和时间层面的限制,使教师能够针对不同学习动机的同学而采用不同的动机激发策略,Dornyei指出同一动机激发策略对于不同层次英语能力学生的英语学习效果是具有差异性的,英语学习动机策略的应用,强调以学生的学习需求为核心,教师主动参与到学生的英语学习构建过程中,找到每一个学生的英语学习特点,满足学生的个性化英语学习需求,这样既可以使每一个英语层次的同学都能够有能力完成他们的学习任务,同时又能够相应的提升其英语能力和促进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教师把同一班级内的学生按照他们的学习动机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运用学习动机策略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教学改革的关键是如何根据学生的学习动机为他们制定相应的学习任务,所面临的主要困难是如何能够在单位教学时间内满足不同学习动机同学的英语学习需求, 要在“大班制”下的教学环境中达到这一目标就需要找到一种合理的教学模式。
2 外语学习动机策略指导下的分层教学改革
为了提升课堂英语教学效果,笔者所在的教学团队从2018年开始在旅游系空中乘务专业基础英语类课程进行了分层教学,在班级之间采用显性分层教学的方式,即按照学生高考英语成绩和自我的英语学习需求进行走班制分层教学。在班级内采用隐性分层教学的方式,因材施教,教师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特点,布置不同的学习任务和采用不同教学方法,经过一年的分层教学改革,学生的英语成绩有了普遍的提高,在全院英语测试中,学生的学习成绩排名与入学成绩相比有了明显的提高。随着分层教学的逐步深入,教学改革中也遇到了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其中的一个瓶颈就是班级内隐性分层教学中,教师如何能够根据客观的标准实施分层教学,而不是根据教师的个人主观经验判断作为学生分层的依据,因此我们教学团队以“外语学習动机策略”(Motivational stimulation strategies of language learning) 作为指导,在大一年级空中乘务专业公共英语课程班内隐性分层教学中总结出一个以学生动机作为学生分层的客观标准,从而针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动机激发学习策略来提升课堂教学质量[1]。
确定一个班级内每个学生的学习动机是教学改革中的一个关键环节,根据Dornyei的理论,课堂教学中动机激发策略的框架包含4个部分,它们分别是激发学习者初始动机、维持和保护学习动机,鼓励积极的反思性自我评价,创造激发动机环境,其中激发学习者的初始动机就需要教师掌握每一个学生的具体情况,需要教师通过调查问卷和学生的日常沟通来明确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动机。不同学者对于学习动机有着不同的划分。Gardner&Lambert 把学习动机划分为工具型动机和融合型动机,国内学者把学习动机划分为深层动机和表面动机,或者划分为工具型动机、文化型动机和情境型动机,总之对于学习动机的划分是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来阐述的,该项教学改革先以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为标准制定访谈中所包含的内容,帮助教师掌握学生是把英语学习作为一种愉快的享受而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还是把英语学习作为达到某种目标的一种手段,以这一标准设计的调查问卷可以帮助教师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机类型,教师根据所掌握的学生动机类型来设计访谈问卷[2]。
3 结语
教师根据调查问卷分析的结果掌握每一个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学中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动机采取隐性分层教学的方法,把具有类似学习动机的学生划分成一个隐形的小组,根据“最近发展区理论”教师为同属于一个小组的同学制定与其英语能力相近或稍高的学习任务,这样可以使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同时提升其英语能力,通过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而提升英语学习兴趣。学习动机与自主学习能力是正相关的,而学习策略可以指导学生的自主学习,因此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学习动机来帮助他们制定相应的学习策略,从而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习动机和学习策略决定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高职院校公共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重视的一个问题是如何帮助学生发掘其英语学习动机,使他们从课堂学习中的沉默者变为课堂学习中主动参与者,来构建和维持自身的学习动机。同时学者的实证研究表明“工具性动机与自主学习能力的相关性高于融入性动机与自主学习能力的相关性”,工具性动机强调语言的实用性,如以通过考试和获得理想工作为学习目的,也可以理解为外在的学习动机;融合性学习动机强调的是与目的语社团的人进行交际,也可以理解为内在学习动机,为此教师需要使用正确的学习策略来激发无英语学习动机的同学发掘自身的英语学习动机,同时培养更多的学生向融入型学习动机过渡。
参考文献
[1] 王志敏.大学英语教师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策略的有效性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3.
[2] 秦晓晴.动机理论研究及其对外语学习的意义[J].外语研究,2002(4):74-79.
[3] 倪清泉.大学英语学习动机、学习策略与自主学习能力的相关性实证研究[J].外语界,2010(3):3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