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从分析商品开始的依据
2019-11-30李君君
李君君
摘 要: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篇指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的财富,表现为“庞大的商品堆积”,单个的商品表现为这种财富的元素形式。因此,我们的研究就从分析商品开始。”本文主要通过《资本论》第一卷的学习,从3个方面粗浅的谈谈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从分析商品开始的依据。
关键词:商品;《资本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要从分析商品开始,这里的商品并不是指资本主义的商品,而是指表现为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价值)两个因素的统一的商品。这种商品存在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当中,是从各种商品中抽象出来的简单的、一般的商品。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从分析商品开始的依据,有助于我们更好的分析商品生产的一般特征和规律,进而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发展和灭亡的全部过程。
一、解剖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必须先解剖商品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开篇第一句话就指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的财富,表现为“庞大的商品堆积”,单个的商品表现为这种财富的元素形式。因此,我们的研究就从分析商品开始。”马克思在这里,之所以从商品开始研究并不是因为商品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前提,而是因为商品是资本主义社会最简单、最普遍的形式,是资本主义社会经济的“细胞形式”。也就是说,在资本主义社会里,财富是由商品构成的,单个的商品是资本主义社会财富的元素形式。基于这个原因,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应首先从分析商品开始,找出蕴含在其中的科学理论的合理性。
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版序言中马克思指出《资本论》的研究对象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从研究对象来看,由于商品是资本主义生产中最简单的形式,简单商品生产是资本主义生产的前提,所以要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就必须首先分析构成这个商品整体的单个商品,把简单商品生产作为研究对象,才能揭示商品生产的一般特征和规律,进而把握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发展和灭亡的全部过程。
从研究目的来看,马克思指出《资本论》研究最终目的就是“揭示现代社会的经济运动规律”,阐明资本主义社会产生、发展和必然灭亡的规律。研究任何事物都要从事物发展过程中最普遍的现象出发,才能揭示事物的本质与发展规律。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商品生产是资本主义社会所采取的普遍形式,不仅劳动产品具有商品形式,而且人的劳动力也具有商品形式,商品形式便成为劳动产品的一般形式。不仅各种劳动产品是商品,而且劳动力也成了商品,商品关系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最一般、最普遍、的社会生产关系商品關系。离开人类社会,商品关系将不复存在,商品本身体现了资本主义经济条件下人与人之间的基本经济关系,正是因为从商品出发进行论述,我们才得以说明价值、说明货币、说明价格、说明经济危机,才能够一以贯之地揭示出资本主义经济的运行规律,所以,要解剖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要认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首先就应该揭示商品交换这种物与物的关系所掩盖的人与人的关系。如果不先分析商品,就无法把隐藏在它背后的社会关系揭示出来,劳动产品怎样变成商品? 生产商品的劳动怎样表现为价值?商品的价值形式怎样发展到货币这个完成形式?贷币又是在什么条件下转化为资本的?只有解决了这一系列的问题,才能揭穿资木本家和工人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
二、通过分析商品而阐明的劳动价值论是全部《资本论》的理论基础
《资本论》第一篇正是要确立劳动价值理论,劳动价值理论是整个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基石,没有劳动价值论就没有剩余价值论等一系列的理论。也就是说,资本主义的核心问题就是剩余价值的问题,而如何解决剩余价值来源问题,从哪里入手分析才能为剩余价值的研究奠定基础。
要搞清楚这些问题,首先需要了解什么是剩余价值,恩格斯说:“而要知道什么是剩余价值,他就必须知道什么是价值。”而价值又是商品的一个因素。商品作为资本主义最简单、最抽象的经济范畴,马克思在第一卷第一篇中,正是从分析商品入手,由分析“商品的二重性”,即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开始,进一步揭示了“劳动的二重性”,即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而抽象劳动可以创造出商品的价值。不论是具体劳动还是抽象劳动,作为劳动力,它是一种特殊的商品,它的使用价值是一种价值源泉,并且能够创造出比它自身更大的价值。也即是说它能够带来一定的剩余价值。那么剩余价值的来源于劳动者的剩余劳动。
接着讲到价值实体、价值量、价值实现问题、商品拜物教的实质,揭示了价值本质是掩盖在物与物关系下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关系,从而成功确立了科学的劳动价值论学说,并在这一基础上创立了剩余价值论学说。剩余价值论是以劳动价值论为基础和前提的,同时,在剩余价值论学说的基础上,马克思进而创立了资本积累理论、资本主义再生产理论等。总之,马克思的全部经济理论都是创立在劳动价值论基础之上的。因此,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分析只有从商品的分析开始,弄清商品的简单规定性,这样,才能由最简单的经济范畴逐步上升到阐明商品、货币、资本、剩余价值等比较复杂的经济范畴。
三、商品内部包含着资本主义中的一切矛盾的胚芽
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研究资本主义制度,就是要揭露这一制度的内部矛盾,而资本主义的一切矛盾,都是从商品所固有的矛盾发展而来的。
列宁在《哲学笔记》“谈谈辩证法问题”一文中指出,“马克思在《资本论》中首先分析资产阶级社会(商品社会)里最简单、最普遍、最基本、最常见、最平凡、碰到过亿万次的关系—商品交换。这一分析从这个最简单的现象中(在资产阶级社会的这个“细胞”中)揭示出现代社会的一切矛盾(或一切矛盾的胚芽)。”指出了马克思是从资产阶级社会的“细胞”——商品的分析中,揭示出资本主义社会的一切矛盾或其胚芽。因此,找到商品这个资本主义经济的细胞形式,就可以把这个最简单的经济范畴作为起点,一步一步地去认识资本主义社会的全部经济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