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化在高校班级团日活动中的应用

2019-11-30赵学琴

文教资料 2019年25期
关键词:团支书积极性形式

赵学琴

摘    要: 共青团高校班级团日活动存在形式老旧单一、内容没有新意和深度、学生参与流于形式等情况,为了有效提高班级团日活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和有效性,对班级团日活动进行课程化组织,促使班级团日活动更系统化、科学化,增加趣味性和理论深度。

关键词: 地方高校    班级团日活动    课程化模式

高校班级团日活动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当前班级团日活动存在形式老旧单一、内容没有新意和深度、学生参与流于形式等情况,影响团员对团组织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影响学生深入学习党的理论和要求的愉悦感,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如何提高高校班级团日活动的理论深度、技术深度、吸引深度一直是摆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问题。实施班级团日活动课程化,从理论来讲,能促进班级团日活动理论研究,促进班级团日活动内容理论深度;从实践讲,能克服班级团日活动形式枯燥单一的弊端,使班级团日活动更系统化、科学化,增加趣味性和理论深度。

一、班级团日活动课程化模式的重要意义

关于班级团日活动的研究较多,但多数停留在活动形式的创新、机制体制的创新等大视角讨论,对于有效促进班级团日活动能起到理论指导但缺乏具体的实践指导,还没有找到以课程化强化班级团日活动效果的研究文献。班级团日活动课程化模式是将班级团日活动的立项设计按照课程标准实施,即有课程教案,有实施修改和后期反馈。在班级团日活动中引入课程教学中使用的有效教学技巧与方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挖掘所教道理的理论来源,增加理论深度和说服力,用教学反馈和教学效果检验活动成效。将有效改善班级团日活动娱乐化、肤浅化的情况,提升班级团日活动的深度和科学度,增强对学生的吸引力和号召力。

二、班级团日活动现状及课程化的意向调研

为了解大学生班级团日活动的现状,课题组编制了《大学生班级团日活动现状调查问卷》,从学生对班级团日活动的诉求、班级团日活动的现状、班级团日活动课程化意向等方面获取第一手资料,并结合深度访谈和小型座谈会在某地方院校以学生为代表进行问卷调研,形成对班级团日活动课程化意向的调研分析报告。本次调查回收有效问卷678份,主要集中在大一至大三同学,女生居多。

(一)学生对班级团日活动参与积极性的整体评价

基层团支部是高校共青团的基础,调查表明,对自身参与班级团日活动情况的积极性评价上,认为个人积极参与的占到75.52%,简单参与的占19.62%,只是应付一下的占4.87%。由此可见,大多数学生都抱着积极参与的心态加入班级团日活动,极少数学生只是简单应付一下。对班级学生参加班级团日活动的积极性评价,认为班级非常积极,全班都参加的占54.13%,认为大部分同学都参加的占32.45%,认为一般的占11.95%,认为不积极的占1.47%。可以看出多数学生对班级团日活动的评价是很高的,整体状况是让学生满意的,代表了多数学生对班级团日活动的期望。

(二)学生对班级团日活动的具体评价

班级团日活动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形式,一直备受师生重视。如何办好班级团日活动一直是组织者的重要任务,也是组织者十分关注的。调查发现,在学生对班级团日活动的总体评价方面,认为活动内容丰富、活泼有趣的占到69.3%,认为在班级团日活动中受到启发的占到68.4%。可以看出班级团日活动确实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在思想上给予学生启发。有21.53%的学生认为班级团日活动只流于表现形式,不注重学生实际。深入访谈发现,学生认为班级团日活动多数是学校确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等宏大主题,学生组织者的理解能力和组织能力有限,难以提升这类班级团日活动的深度和层次,停留在看视频、读文件等传统方式,让学生觉得脱离生活实践。在实际生活中学生的人际交往困难、职业就业困惑、权益利益等才是他们备受关注和需要迫切指引的。31.86%的学生认为团体活动形式单调,创新意识不强,多数团支书组织活动是在效仿高年级学长或从网络等途径模仿,缺少精妙的设计和新颖的形式,这也是影响班级团日活动积极性的主要因素。14.6%的学生认为活动目标不清,过程松散,11.65%的学生认为是在浪费时间。这些数据反映出学生对班级团日活动内容和形式都有自己的要求,如果不能以学生的需求为出发组织班级团日活动,将影响班级团日活动的学生参与积极性和参与效果。

(三)学生对班级团日活动的期望

学生在评价班级团日活动最吸引自己的方面,73.16%的学生认为是新颖的活动形式,60.62%的学生认为活动有意义深刻的主题,67.55%的学生认为活动能聚集同學们的热情,可以看出好的班级团日活动形式新颖、意义深刻,能调动学生参与是最重要的评价因素。部分学生认为为团支书撑场面,或自己空余时间多,显得无聊,借班级团日活动打发时间,或者强制参加等。

具体调查学生最喜欢的班级团日活动类型,50.44%的学生认为喜欢体育文娱类活动,39.53%的学生喜欢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类活动,36.87%的学生喜欢成长教育类活动,34.81%的学生喜欢思想引领类活动,34.07%的学生喜欢学术科技类活动。可以看出,青年学生最喜欢的是带有娱乐活动性质的活动,而是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成长成才、思想引领、学术科技平分秋色,比例趋同。如果将思想引领类活动与体育文娱类活动形式相结合,就能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是提高班级团日活动趣味性和参与积极性的可行之道。

(四)团支书对班级团日活动组织的困惑

要组织好班级团日活动,团支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调查团支书在组织班级团日活动的困惑中,75.37%的团支书认为团体活动组织最大的困惑是班级团日活动经费不足,难以开展多彩多样的活动;72.27%的团支书认为支部可用资源有限,活动场所难以满足实际需求;46.31%的团支书认为班级团日活动的创意不够,难以吸引同学们的关注,难以更好地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13.86%的团支书认为组织者个人能力不足,难以更深层次地了解团日主题,举办有深度的班级团日活动。可以看出,对班级团日活动的策划和组织是困惑团支书的重要难题,将直接影响团日活动的效果,组织策划能力难以在短时间内提高。

猜你喜欢

团支书积极性形式
三方共进,激发干部积极性更上一层楼
小议过去进行时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为什么你挤不进比你厉害的圈子
发现“形式” 践行“形式”
技校生学习积极性的探索研究
人的积极性与扩大内需
为了使大家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