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红色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的融合

2019-11-30李颜悦

青年与社会 2019年28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红色文化

李颜悦

摘 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在红色文化的影响下,进一步明确了人民群众的革命主体,滋润了毛泽东思想,并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同时,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能够助推红色文化继续更好的发展与完善,一方面能够让中国文化保持原有的特色;另外一方面则能够有效提升文化的影响力以及凝聚力。本文基于红色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的融合提出立足中国化以及坚持全面发展的思路。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红色文化;发展融合

从十月革命之中,中国共产党看到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科学性,尤其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所具有实践指导意义,进而将其作为思想武器以及行动指南。在“五四青年”运动爆发之后,中国工人阶级真正站在了历史的舞台上,而此时也明确了中国革命努力发展的方向,并能够将巨大的革命力量充分展示出来,从被动状态进入到主动状态,充满着活力。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全面深入的趋势下,其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充分结合。中华民族革命发展的各种成果可以通过红色文化进行展现,同时,它也是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不断深入的主要力量,而且可以创造更多新的成果,从而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好的发展。

一、红色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的活水

(一)毛泽东思想

红色文化能够将红色革命精神充分的体现出来,有着极为丰富的内涵,凝聚了中国共产党团结以及带领人民群众进行斗争的思维方式、工作方式、价值观、信念以及理想;同时,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孕育出了改变中国人民命运的毛泽东思想,即:独立自主是中国革命开展的基础,必须要坚持走群众路线,更要坚持实事求是。在中国革命不断实践以及不断推动的过程中,共产党人坚持初衷,坚持从实际情况入手,从而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进行创造性地应用,在这样的背景下,有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的重大成果之一——毛泽东思想,不仅指明了中国革命实践的方向,并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经过不断的分析、梳理、总结,从而有了适合中国基本国情的理论、方法以及观点,充分展示了我党以及人民群众的智慧。

(二)理论体系的逐步完善

马克思主义思想是从历史的新高度来审视人类发展。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并不是金科玉律,倘若要发挥其价值则必须与实际情况、文化背景等等方面进行有机结合;同时,还需要根据情况发展的需求而进行灵活的转变,从而创造出更多实用性理论,并让理论体系更加完善。可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中国实践与马克思主义思想充分结合的产物,在红色文化的不断推动以及滋润下,使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更加充实,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到是科学发展观、社会主義核心发展观,一步一步不断深入,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更加具有实用性。上述这些理论让中国共产党拥有强大的精神的动力以及支撑力量,从而对各种复杂的时代环境进行应对;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丰富了马克思主义时代的内涵,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实现了全面升级,与时代特征相符合。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促进红色文化发展

中国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建设成就以及中国共产党人的辉煌奋斗历史,足以充分彰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对于中国文化发展的现实指导意义。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现阶段已经进入到多元文化冲击的时代环境之中,中华民族倘若要保持其独立性以及凝聚力,那么则必须要保持文化的独立性、民族性,并在不断的实践过程中,建设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因此,在新时代背景下,要更加深入分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内涵,从而促进红色文化不断发展。

(一)不断提升文化的影响力

上下五千年历史文化的沉淀让中国文化有着非常深厚的文化底蕴。改革开放到今天已经40年,我国社会经济呈高速发展的趋势,并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意味着中国人民已经站起来了,其国际地位也越来越高。随着经济、文化、政治等等方面的发展与进步,其他国家对于中国的认识也发生着变化,尤其是一部分外国学者逐渐对中国文化有了很大的兴趣,并对其开始研究与学习,从而在国际上掀起了一股中国热。如今,国外对中国文化的态度可谓为是自发的、积极的、主动的,这些都足以体现出我国文化的影响力正在不断提升。对于中国来讲,不能固本自封应当主动吸纳一些国外先进文化,而这样将会进一步提升文化的影响力与感染力。现阶段,我国在世界部分地区设立了“孔子学院”,并逐步成为国外对中国文化进行深入了解的主要阵地;而且更为重要的是逐步“孔子学院”让越来越的外国人认识到了真正的中国文化,并改变了以前的偏差。文化是具有时代特征,因此,对于红色文化必须结合时代的特征进行深入认识与分析,从毛泽东思想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有着非常明显的时代特点;同时,这些理论也对未来的发展进行了规划,从实践来看是非常具有价值的实用性理论。所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将随着时代不断变化而改变,而红色文化也同样如此。因此,红色文化的有效发展应当是与中国基本国情进行充分融合,且与世界格局变化全面结合起来,从而确立更大的格局。红色文化要能够体现中国的政策与方针,更要体现一定的前瞻性,并逐步朝着世界先进文化的方向不断发展与进步,这样才能让红色文化在国际上发挥更大的感染力与影响力。

(二)要将中国文化的特色充分保持下来

马克思主义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从实际情况入手,而且非常广大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并最大限度对人民的根本利益进行维护。在新时代背景下,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与此同时,社会主义物质文化也有了前所未有的突破,而人民对于文化的需求也在不断提升。对此,非常有必要发展文化,进而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各种需求。面对多元文化的冲击,中国文化建设始终要保持兼容的态度,即:要保持中国文化的特色,同时,还要善于接纳国际上的先进文化,将中国文化与其他文化进行有效融合,能够让各类先进文化成为中国特色文化的滋养剂。现阶段,越来越多的外国文化进入到中国文化领域,而人们的思想也随之发生了一些变化,并伴随着文化侵蚀的现象。但是,只要我们能够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作为思想引领,高举红色文化的旗帜,从而将中国文化特色充分展现给全世界,让更多人的看到、了解、学习红色文化,并保持最大限度保持中国文化的特色,这才是文化发展之道。

三、两者融合展望

马克思主义思想既是先进的文化观念,还是先进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指导着中国红色文化的建设,其本身也体现出文化属性。在新时代背景下,红色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的充分融合则應当对文化领域进行明确。

(一)要坚持立足中国化

红色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的深入融合,要始终坚持中国特色,要始终立足本地化,要杜绝拿来主义。无论是现在,还是未来,红色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的融合,都必须自足于中国的现实环境以及具体历史背景,从而确立两者的融合途径。

(二)要充分尊重文化历史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有着厚重的历史文化以及民族的独特性,这是民族文化能够持续发展并发挥影响力的关键。中国民族文化自信源于历史的沉淀,因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与红色文化的全面融合,能够更加有利于将中华民族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并将中华民族文化厚重的历史展现给世界。两者的融合需要以民族文化为出发点,且必须要高度重视民族文化自觉性方面的引导与培养,让广大人民群众能够从民族文化之中获得自豪感,从而主动积极发展社会主义文化。

(三)保持与时俱进

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社会中的矛盾以及时代所赋予的使命也发生着变化,这就意味着两者之间的融合应当做到与时俱进,这样才能将其影响力、感染力、凝聚力全面发展会出来。新时代背景下,两者融合发展还要将时代的主旋律体现出来,对时代的精神的进行弘扬,并将不同时期的静生进行融汇与贯通;充分体现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聚焦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政治纲领,能够将党的政治文化形态充分彰显出来,有利于凝聚一切力量,并,引领中华民族能够走上社会主义的康庄大道。

(四)全面化发展

两者的融合要注重全面化,不能仅从学术研究入手,要从文化、政治、学术等等层面入手,从而进行全方位的研究,这样才能促进文化、政治、经济等等方面实现协调发展的目标。从政治层面来讲,两者融合将致力于建立以我党为核心的政治体系,并充分发挥红色文化的在中国以及世界的渗透力以及影响力,从而强化我党的执政地位。红色精神是与个人主义思想、资本主义思想、拜金主义思想以及享乐主义思想作斗争的主要力量,从而有效防止有损于党形象行为的蔓延以及滋生。从文化层面来讲,两者融合能够强化广大人民群众的对社会主义文化的认同感。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之下,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以及民族化,让两者焕发出新的活力,不仅能够全面激发人民群众伟大的创造力,而且还能够将社会主义文化的先进性体现出来,从而推动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前进。从学术层面来讲,将致力于两者的融合,即不断需求能够推动两者有效融合的路径。一方面,通过学术研究从而将红色文化植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之中,有利于提升红色文化的延续性、前瞻性;另外一个方面,红色文化能够创造性地促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从而将马克思主义思想能够与国际环境、基本国情充分结合,并建立出一条科学、合理的适合两者融合的发展的全新路径。

参考文献

[1] 刘莉,王中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红色文化发展的“四化”研究[J].南方论刊,2019(04):77-78+112.

[2] 王红光,杨薇.深入认识和把握习近平关于红色文化的重要论述[J].红色文化学刊,2019(01):80-87+111-112.

[3] 吴文春.红色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价值契合——以中央苏区革命实践为例[J].龙岩学院学报,2018,36(06):7-11.

[4] 冯道杰.当代红色文化的兴起及其现实社会价值分析[J].马克思主义文化研究,2018(02):138-149.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红色文化
依托红色文化资源 传承红色文化基因
新媒体环境下的红色文化的发展和传播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方法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红色文化的价值诉求
共产国际七大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提出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