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育中学生创新意识养成和创新能力培养
2019-11-30李舒燕
李舒燕
【摘要】教育是推动国家发展的重要举措,尤其是类似数学的主要学科,如果教育质量不高,学生创新意识未能得到培养,那么可能影响社会整体发展.本文主要针对高中数学教育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养成,提出一系列参考性建议,以期改善高中数学教育方法.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育创新;意识创新;能力
从古至今,教育是培养优秀人才的重要方法.虽然素质教育逐渐摆脱传统教育观念的限制,强调学生全面发展,自主解决问题,创新思维,但是效果并不尽如人意.而且,数学教育在思维培养领域占据最重要的地位,因此,如何在高中数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至关重要.
一、高中数学教育体系下学生创新意识的养成
要想实现数学教育目标,必须改革数学课堂.首先,教师应弃用传统授课方式,不再一味地背诵公式或者理论,不再要求学生盲目地摘抄笔记,而是强调主动提问并自主解决的思路,恰当的时候双方共同交流,教师简单点拨,开拓学生思维,最终解决问题.其次,教师不能完全按照书本的内容授课,而是应将重点放置实际生活,通过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方可令学生真正了解到数学的魅力.
(一)构建创新课堂教学情境
要想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以及创新意识,构建良好的教学环境至关重要.首先,教师不再充当主宰课堂的人物,而是与学生共同把控课堂,通过平等交流的方式引领学生活跃课堂氛围,并通过设置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其次,教师根据学生个人能力划分学习小组,要求小组之间相互竞争,小组内互帮互助,通过展示自己遇到的难题以及解决方案,促使大家分享心得.再者,多媒体教学方式普及开来,其具有灵活性以及便利性等优点,而且通过多媒体设备展示丰富多彩的数学文化,将抽象、枯燥的数学知识转变为形象、生动的变化过程,有助于降低学生理解难度,激励学生深入分析.例如,高中教材含有大量的解析章节,而此部分重点考查学生的数学计算能力以及观察能力,如果教师一味地要求学生采用题海战术完成练习,那么学生的思维和学习兴趣必然受到限制,因此,教师可通过图表等形式直观呈现数学知识,通过大量的示意图简化題目内涵,通过直观事物解释抽象的问题,便于学生思考.同时,教师应在授课阶段多开玩笑,缓解学生压力,不要将解题作为一件痛苦的事情,而应看作有趣的活动,由此更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最后,教师可将自己对题目的疑惑与学生共同分享,共同探讨知识,不要过多地将自己立于更高的地位,不论学生回答正确与否,教师都应表扬学生,给予学生足够的自信心.例如,教师可要求学生说出不同平面图形以及立体图形的特征,同时提供给学生正确的面积以及体积,要求学生根据答案自行推测图形的面积以及体积公式,活跃学生思维,增强其逻辑推理能力,不论学生回答是否正确,教师都应为其努力鼓掌.又例如,教师可引领学生观察生活事物,通过结合生活实际,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类似于灯泡、电扇、文具等较为规则的物体,教师可要求学生将物体分为多个规则图形,并求出总面积以及总体积,此方式不但脱离教材束缚,而且包含大量的知识点,达到复习甚至预习的效果.再例如,“数形结合”是目前常用的解题手段,由于高中数学包含大量的函数问题,其计算量较大,长期学习不仅容易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下降,而且单独的知识点学习不利于纠正错误的知识学习框架.由此,教师可要求学生通过个别典型函数来绘画具体的图形,依然以几何知识点为例,类似于圆形、椭圆形等典型图形,其具有固定的公式,但是仅仅要求学生讲述公式,未免过于简单,如果教师通过部分修正的函数,并要求学生将函数关系与几何公式相结合,必然能够取得意想不到的学习效果.
(二)接受新颖的想法
由于高考压力倍增,教师也期望加快教学进度,从而并未给予学生足够的空间和时间独自解决问题,甚至于学生都未能解答完毕,教师便直接公布题目答案.由此,学生无法学到真正的知识,课堂知识难以得到有效转化.可见全新的教学观念尤为重要,教师应当给予学生更多的思考时间,引导学生将数学问题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深入理解数学知识的应用范围和深度.例如,当学生学习立体几何知识点时,教师可询问学生是否可以利用六根火柴拼凑成四个三角形.绝大多数学生的思维必然会受到阻碍,因为在一个平面内无法完成这项任务,由此,教师可引导学生从不同平面考虑问题,进而将平面知识点扩展为空间知识点,学生的思维得到扩展,最终完成任务.紧接着,教师可通过实物或者PPT呈现正四面体模型,要求学生认真观察这种形状的特征,勇敢地说出自己的看法和简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高中数学教育体系下学生创新能力的养成
如今,大多数教师依然以考试分数为最终目标,而忘记学习的真正目的,进而忽视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而且数学教育的本质就是拓展学生思维,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
1.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接受知识离不开视觉、听觉等神经的协调配合,尤其是“眼见为实”.由此,教师可引导学生观察周边事物,探讨事物所蕴涵的数学问题,最终得出答案.此教学方式要求教师密切观察学生学习动向,如果发现错误之处,应立即予以纠正,保证学生处于正确的学习道路.例如,某定点X的坐标为(-12,16),某定点Y的坐标为(-25,15),假设存在某动点Z,它与定点X,Y所构成的角度为直角,请求出动点Z的轨迹方程.教师可通过多媒体设备播放动画,将枯燥乏味的题目转变为生动、形象的问题,甚至可要求学生观察校外车流,将车辆想象成动点,进而思考问题.又例如,商家售卖某型号手机,手机价格为3000元,商家允许消费者分期付款,但是首付必须达到400元,并且后续每月应当付款200元并附加利息,其中,利率为1%,则请问消费者最终应花费多少钱.此题目与数列息息相关,与函数知识点密切相连,而且贴合生活实际,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此题目的解题思路如下:
A1=200+(3000-400)×1%=226,
A2=200+(3000-400-200)×1%=224,
A3=200+(3000-400-200-200)×1%=222,
……
根据上述解题思路,我们可知消费者月偿还金额逐渐递减,其差值为2,最大值为226,通过已掌握的数列知识点计算得知,消费者最终需要花费3182元.此外,教师可要求学生根据不同月薪人群,来判断哪种付款方式更好,并说出自己的理由,这类开放性问题能够有效开拓学生的创新思维,不仅仅以数学角度来考虑问题,更从生活角度思考问题,帮消费者选取最为经济的购买手段,从而减少不必要的支出,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例如,部分学生认为如果月薪较低就不应当购买这类价格的手机等,通过与实际生活相联系,学生会主动探究数学问题,
2.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
想象力是创新的必备要素,各个著名科学家均是从想象力开始进行创造,从而开拓思维,寻求灵感.由此,教师可在讲解几何知识时,鼓励学生大胆想象,提高空间想象力,不要被传统思维所限制.以上题为例,教师可要求学生根据方程描绘图像,数形结合解决问题,不仅实现一题多解,同时复习两章知识点.
3.重视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
高中生面临巨大的高考压力,其往往专注于取得高分,而忽略如何从多角度思考问题.由此,教师应引导学生探索一题多解,不要拘泥于某一种解题方式.以函数为例,传统解题方式是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而如今,教师可要求学生采用数形结合手段,通过图形将函数形象化,便于解题,同时复习两种知识点,一举多得.例如,教师可将“某动点Z与定点X,Y所构成的角度为直角”这一条件转变0°,45°,60°等特殊角度,要求学生分别求解,并找出内在关联.又例如,小明数学成绩为A,小红数学成绩为B,小华数学成绩为C.A取值范围为(70,80),B取值范围为(80,90),C取值范围为(90,100),假若三人数学分数方差最大.试问每名学生的分数是多少?此题目答案为A=70,B=80,C=100,然而大部分学生认为B=85.教师要求回答正确的学生讲述如何求得B=85,结果学生是通过80与85代入相比较才得出答案,由此可知,学生并未懂得问题考点.教师可引导学生观察方差公式:
s2=1n[(x1-x)2+(x2-x)2+…+(xn-x)2],x为平均数,
然后,教师要求学生思考如何令方差最大化,学生必然知道选择边缘数据,例如,A=70,C=100,但是中间数B难以确定.紧接着,教师引导学生构建此题的数学模型;
s2=13[(70-x)2+(x2-x)2+(100-x)2],
s2=13[(x-70)2m+(x2-x)2d+(100-x)n2].
由上可知,m>0,n>0,d>0,且m+n=30.最后,教师变换函数形式:
s2=13[m2+(x2-x)2d+n2].
引导学生观察上述表达式与不等式a2+b2≥2ab相似,有且仅当a=b时,等于成立.m2+n2≥2mn,m与n的值差别越大,m2+n2数值越大,学生很容易得知当x2=85时,
s2=13[(85-70)2m+(85-85)2d+(100-85)n2],
当m=n,m2+n2数值最小,又由于d=0,因此,b=80或90时,方可令m2+n2为最大值.又因为d>0,而x2取值范围为(80,90),因此,x2=80.
二、利用数学中的解题教学,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世界上存在各式各样的数学问题,而数学问题均存在内在联系.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思考内在联系方式,探寻问题本质,获得内在规律,整理并归纳知识点,不仅有助于梳理知识,同时培养正确的解题方法.其中,逻辑性与调理性是重点考查能力.教师可令课堂成为学生的展示平台,学习平台,思维平台.例如,x,y,z为正数,假设x
此外,教师必須给予学生足够的空间和时间,既不能喧宾夺主,也不可肆意妄为,把握好度,考虑学生的能力差异,布置不同难度及内容的作业,针对性解决学生问题,例如,部分学生的几何能力较弱,教师可布置几何题目给这类学生,提高教学效率.
三、结 语
综上所述,本文针对当前高中数学存在的问题,结合一些教育背景和经验,提出构建创新课堂教学情境、鼓励学生提问和质疑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同时提出多媒体教学法、一题多解教学法、分层布置作业等方式,以期全面提升当今高中学生独立自主的创新型思维能力,实现可持续教育目标,为学生日后学习奠定基础,推动高中数学教育事业.
【参考文献】
[1]陈堆章.论高中数学教育中学生创新意识养成和创新能力培养[J].亚太教育,2016(1):52.
[2]周小芳.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简析[J].时代教育,2018(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