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居之美在于自然“天成”

2019-11-30陈凯峰

城乡建设 2019年22期
关键词:本原天成朴素

■ 陈凯峰

“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

此语出自先秦《庄子·天道》一文,此文虽非美学专论,但其文用以论说天道,显然应是人们已经形成的一个共识——美于“朴素”。

何为“朴素”?

汉《说文解字》释樸(朴)曰:“樸,木素也。”汉郑玄注《礼记·檀弓(下)》释(素)曰:“凡物无饰,曰素。”显然,早期人类居处的山野丛林,只有自然存在,没有任何人为的修饰,这就是“朴素”。尽管后来的人类文明对人居空间已有很多的特意改造和矫饰,甚至还自诩为伟大的创造,创造出地球上唯一的人类独立生存空间的“新天地”(参见图42-1上),也由此产生了无数的创造者和艺术家,但理性的中国先贤,还是感叹地认为,本真无饰的“朴素”才是“天下莫能与之争”的最“美”(参见图42-1下)。

难道人居空间的创造都不“美”吗?

这是一个很值得深思的问题,特别是人类高度文明发展的现今,人居空间里的创造是无处不有的,如果这些创造都不“美”,人类还能做什么、需要做什么?这岂不是一个与人类文明相悖逆的大问题?人类是否会对这一切感到困惑和迷茫?

图42-1 “人类后”地球空间例图(上:人居空间;下:自然空间)

首先,人类对美的感知是本能反应。

美是一种人体感官系统的生理、心理反应。以现代科学论证的方式来说,美既要有为感觉对象存在的必要条件,也要有感观系统健全的充分条件,只有二者同时兼具才可能有“美”感的产生。而在这一感应产生关系的条件中,被感对象的存在可能是较长时期或恒久的,感觉系统的健全却是相对短暂的,特别是对客观的“自然”对象而言,人类或个体的“人”的感觉系统的健全时效是非常有限的。故而,人体自身因素在“美”感产生的这一过程中,似乎便相对不确定或比较难得,当然也就成为“美”感科学研究的主要方面。

西方或现代科学理论认为,人是一类有机生命物种,生物反应是其物种的生命体的基本能力,其中尤以“本能反应”为最基本的生物能力。其中,“美”感,便是源于眼睛与大脑等构成的视觉系统的信息接受(参见图42-2左),并由视觉系统到思维系统对信息的传递、处理、反射等的大脑工作(参见图42-2右),最终才完成感知,美感也由此而产生。

图42-2 从“视觉”到“思维”的现代科学感知示意图(左:视觉系统;右:思维系统)

而且,无论是中国传统的“心(脏)—喜(情)”对应关系的客观自然存在的概念,还是西方或现代科学的视觉、思维系统的信息处理过程理论,都认同是人体生物系统的自然反应。这是一种先天具有的功能或非条件反射的本能,是人类先天具有的对某种视感信息的本能反应,这也是“美”感的本质。

其次,人类的本能反应是生物进化的自然选择。

以主客关系而论,“美”的存在其实是认知主体的产物,并主要是对“人”而言的。人是地球的有机生命物种。人是地球产生后球表空间里的有机生命进化形成的一类物种,其形成的机理,是缘于地球生命体固有的自然机制的存在,而后的历史便是依循这一机制的自然选择。

那么,这里就有一个必须要给以认识的命题,那就是自然机制在进化成“人类”的这一被认为是地球最高等级的物种的同时,为什么还要保留其进化形成前的生物本能?对此,可以有两种不同的可能性:

其一,是现今的人类还在进化中,此前的“生物本能”还来不及消失。

地球物种的进化是非常缓慢的,从物种最近的“猿”到“两足无毛动物”的“人”,就历经了两千多万年的进化过程;而“人”演进形成为地球物种的一“类”,才仅仅是近二三百万年的事。毫无疑问,现今的人类并非地球物种进化的终极,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地球生命物种都还在进化中,只是其进化速度的缓慢状况似乎呈静态而让人无觉。那么,类似“两足无毛”的进化现象一样,现今仍然遗存于人类体中的“生物本能”。特别是在近现代社会的发展中,人类文化的一些创造正在加速人类身体的某些“生物本能”功能的退化,不仅人类的许多发明创造可以代人劳作,人类身体的许多生理特征都可得到控制,从而改变了人体脏腑器官的本原的功能作用,或许人类的“生物本能”就会逐渐消失。

其二,无论地球物种如何进化,有机生命的“生物本能”是衍生传续而不可替代的。

从迄今已知的地球物种的进化过程来看,地球上的自然生命物种是逐渐升级进化而向益利生存之“善”发展的,这也似乎是自然界的物种进化选择的本原趋势。不过,其生命物种的进化似乎有两个方面的趋势和选择:一方面是升级趋势,另一方面是自然选择。前者是很明确的,从藻类、植物、动物到人类等,是升级进化的(参见图42-3上);后者则似乎不那么明确,但从现今的人类看来,“生物本能”却还是遗传存在的(参见图42-3下)。

图42-3 地球物种进化现象示意例图(上:演进“升级”;下:自然“选择”)

显然,无论是仍然还在生物进化中的人类,还是经过了无数自然选择的地球物种,人类的“生物本能”存在都是自然发展的客观事实,并且是人类生命的基本构成。

再次,因为“生存”是第一生物本能,人类的“空间”创造成为一种必然。

现代科学理论认为地球物种进化的“升级”和“选择”,显然都是宇宙乃至地球大自然形成的一种先天存在的发展秩序或规则,或亦可称之为自然运行机制。那么,这种先天存在的“自然机制”就一定是益于地球物种“生存”的演进选择吗?或者说,大自然为什么要有这种“自然机制”的存在呢?

事实上,从地球自然的发展史来看,地球生命的演化并不都是一帆风顺的,在地球生命的进化中似乎也存在着生命物种出现周期性灾难的规律。如地球的数次甚具规律性的生物大灭绝,其中尤以6500万年前发生的爬行动物时代末期的恐龙灭绝事件最为著名。可见,自然界对地球生命并不都是善意,或许还是很残酷的。因此,作为生命体本身来说,自我保护、自我完善才是生存的根本,这也或许就是生物本能遗传沿袭的本原所在,并以生存为其第一生物本能。

不过,从人类的发展史来看,人类文化的创造性生活方式改变了人类自身生命体的生物性本能。最显著的人类改变就是早期人类对“火”的发现和使用,且主要的是用于人类生存的食物上。以现代科学理论来说,就是人体内的受食、消化系统出现了根本性的转变,体内脏器的消化酶、益生菌或肠胃菌群等随之逐渐异化,由消化生食的本原功能转变异化为只能受纳熟饭的新机能,改变了人类物种进一步自然演化的基本取向或趋向,“生食”的本原“生物”功能就在这一“火”的使用中退化或弱化了(参见图42-4左)。而现代社会的“夜工作”、“夜生活”等“不夜城”的出现,更是搅乱了人类本原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物调节机能,人体原有的生物本能或“生物钟”正在这种颠倒“昼夜”自然秩序的现代生活中混乱而弱化(参见图42-4右),也逐渐偏离了自然物种趋“善”进化的本原取向。

图42-4 人类“生物本能”弱化现象示意例图(左:“脏器”退化;右:“作息”混乱)

也因此,人类在本原生物力退化渐弱的情况下,需要创造一个不仅能解决“困倦”的生活问题、也要能解决“退化”后防卫的生存问题的空间环境,这就是人居“生活”“生存”空间环境的创造必然。

最后,基于生物本能,人类既认可创造行为,也认识到创造的局限性,则“朴素”至美也就被揭示了。

自然进化所形成的人类,却在求取更强的生存能力的同时,改变了自然,也改变了自己,使地球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变化,这就是“人居”空间在地球上的产生和存在。从此,地球或便已不再是纯粹的一个自然体,也不再是单纯的“自然机制”的演化体。于是,便有了中国先秦时期的理性的思虑者,深切地感呼“朴素”的天下莫争的至“美”。

然而,当人类警觉者呼吁“朴素”的时候,人类文化已在地球陆表的各大洲占居了主导地位,人类自称的“文明”已枝繁叶茂,“人居”空间几乎遍布了所有可居的自然环境,似乎人类就是这个地球的主宰者,其它任何地球生命物种都不在话下,任何自然山水环境都可能成为人类涉足的“人居”空间。如中国的秦“阿房宫”,有唐杜牧《阿房宫赋》曰:在骊山、渭水间构其宫,“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天日”;其宫内“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参见图42-5左)。又如西亚古巴比伦的“空中花园”,被今人誉为“古代奇迹”,据载述,其之所以谓为“空中花园”,是因为该“园”由石柱、石板垒叠而逐层内收台面的构成而像一座“假山”,“山”的各层台面上植种花草树木,远观宛如植于空中而得称(参见图42-5右)。西亚自然本多沙漠,此构却不仅垒石成山、还植种花木,这能不令人惊叹为人类奇迹?

图42-5 人类文明后“人居”空间现象示意例图(左:“阿房宫”赋图;右:“空中花园”复原)

当然,这或许只能说是少有的孤例。不过,大兴土木,人工苑囿,已是文明后至今的人类的家常便饭,人类改造自然、享乐自己,已成为其“人居”建设的常态。于是,就有了各文明区繁盛的人居传统;更显著的是工业革命后的钢铁及钢筋混凝土人居占领所有的人居空间,且任何自然山水环境都挡不住这一前进步伐,从而将人类完全从自然环境中剥离,圈入现代社会空间,也许人类的生存真的是安全了。而所可能有的自以为是的人居之美,也就只能是对钢铁或钢筋混凝土的包裹矫饰。那么,自然朴素就更远离人类、远离人居。

当然,非天然人居既已开创,人类也已享欲成性,历史也已不可逆。只是人居之美在于自然,是最具“科学性”的理性坦言,也是人类较为公正的“文化性”的自我定论。

猜你喜欢

本原天成朴素
隔离朴素
朴素的安慰(组诗)
他是那样“笨拙”和朴素——30多年后,我们为什么还需要读路遥?
本原Heronian三角形的一个注记
回归教育本原的生物学教学
最神奇最朴素的两本书
简单最优的alpha策略选择与风险预算
简单最优的alpha策略选择与风险预算
俱天成,极奇妙!——闲聊画面石的独特笔法
『闭卷』询问让人大监督回归本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