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板胡独奏曲《宫调》的创作与演奏

2019-11-30王雅雯

黄河之声 2019年19期
关键词:宫调板胡梆子

王雅雯

(太原师范学院,山西晋中030619)

板胡是在明末清初随各地戏曲艺术的兴起而产生的,其历史相对于唐代始有记载的二胡(奚琴)来说尚比较短。板胡之名无疑是因发音体通过板面振动发声得来的,但究竟何时何地开始起用这一称谓,仅就现有史料似已无从可考。大约是因为板面乐器比皮面乐器发音宏大,其所具有的高亢、明亮的音色和极具穿透力的独特声响,在没有扩音条件的几百年前,能够极大地满足舞台演出的声场需求,所以板胡成为几乎所有梆子腔剧种文场乐队的主奏乐器,并被民间艺人形象地称为“头把”“头弦”等。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各地、各民族在语言、习俗等方面的不同使其所形成的艺术形式及风格大为不同。因此,为各类地方戏曲艺术担纲伴奏的板胡不仅称谓不同,如“秦胡”“梆胡”“锯琴”等,而且在乐器的形制和演奏方法上也各具特征。

一、《宫调》的艺术构思

20世纪50年代,在以刘明源先生为代表的老一辈演奏家、作曲家和乐器制作师的共同努力下,音乐板胡被定型为高音板胡和中音板胡,产生了一批脍炙人口的独奏作品。音乐板胡除用于独奏外,在不同民族民间音乐及歌舞、影视等现代艺术领域中的广泛使用,使其不断积淀了丰厚的传统文化基因,特有的音乐语言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和风格性。山西作为具有“民歌的海洋”和“戏曲的摇篮”之誉的文化大省,传统音乐品种多样、风格独特。在民族器乐及多种艺术创作领域中一直倍受当代艺术家的关注。

板胡作品就地域风格及代表作而言,陕西有《秦腔牌子曲》《眉户调联奏》;河南有《河南梆子腔》《山乡春来早》;河北有《河北花梆子》《河北风》等。山西虽也有传统戏曲风格的板胡作品,但或因梆子腔源素材本身过于平缓,或因戏曲板胡与独奏板胡之间音色差异过大,其影响力相对较小。

据记载,山西戏曲剧种的数量占到全国戏曲种类总量的六分之一,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中路梆子(晋剧)、北路梆子、蒲州梆子和上党梆子等四大梆子。流行于晋南地区的蒲州梆子是戏曲历史上被称作板腔体剧种鼻祖的“秦腔”的一个分支,曾被称为山陕梆子的“河东派”,彼此在艺术风格上一脉相承。流行于晋中及晋北地区的中路梆子和北路梆子是蒲州梆子一路北上被“本土化”和“地方化”的艺术结晶,二者曾为同一剧种,其间除主奏板胡略有差异外,唱腔、曲牌等多为共享共用。流行于长治、晋城一带的上党梆子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虽也受到过蒲州梆子的影响,但实质上更多地是一种兼有昆曲、梆子腔、罗戏、卷戏、皮黄腔五种音腔的多声腔剧种,俗称“昆梆罗卷黄”,也曾被称为“潞安宫调”或“上党宫调”。上党梆子与其他三大梆子相比风格迥然、自成一派,其唱腔高亢、粗犷,风格激越、奔放,被称为“锯琴”的主奏板胡音质清朗、音色明快。这大约可能是曲作者之所以选用上党梆子作为山西风格板胡新作品创作素材和《宫调》之曲名来源的缘由所在。

二、《宫调》的创作特征

上党梆子唱腔以板腔体为主,也用曲牌体。板式中运用最多的是“慢三眼”“大板”和“四六”,其他还有“垛板”“紧垛板”等,其音阶特点为缺少“Ⅳ”级音“4”的六声宫调式。如所有原生态民歌和戏曲中的原板一样,上党梆子唱腔也是以长短相同的上下句为基本结构,上句常落在“3”音或“6”音上,下句常落在“5”音上,而过门则落在“1”音(宫音)上。调高通常为降E。

板胡曲《宫调》根据上党梆子唱腔中的“慢三眼”“原板”“垛板”及曲牌音乐素材改编而成,结构布局沿用了“散、慢、中、快、散”的传统音乐结构手法和板式变化原则,由引子、慢板、中板、垛板、快板、华彩、紧垛板及尾声等段落组成,其主题动机采自几乎所有过门音乐中无处不在的具有标志性意义的核心音调C-B-A-D。乐曲形象地展现了上党人民坚毅、率真的性格,以及对生活的无限热爱之情。

引子为散板,以C-B-A-D为动机,音乐刚毅有力,并以“急急风”般的语气展开,节奏紧促、一气呵成。

慢板音程逐句扩大,主题动机得以扩展,强有力的长音和垫弓,以及同音反复时不断紧凑的节奏,使音乐张弛有度。第21小节开始板式由一板三眼转为一板一眼,用做过门的短句在第三拍将附点节奏有意置后,使音乐性格平添了几分活泼和风趣。(如:谱例一)

谱例一

中板旋律柔美,节奏自然流畅,音乐舒缓而又委婉。

垛板的第一乐段,语气松弛、悠然自得。第二乐段绵延不断、层层递进。之后随着速度的渐快和带有明显“皮黄腔”风格的旋律作为过渡乐段,将音乐引向热情的快板。

快板部分紧紧围绕核心音调C-B-A-D展开,情绪欢快而又喜悦。

华彩段运用连续的十六分音符进行写成,音乐轻松、愉快。八七拍、八五拍和八三拍的巧妙渗透,给音乐带来些许打破常规的新鲜感。

紧垛板运用了唱腔中的七字句句式,速度急促。4+3的不规则节奏交错映射出二、三拍子的节拍交替,营造出更加热烈的情绪,将音乐推向高潮。

尾声与引子首尾呼应,板胡通过在宫音上大幅度的自由换弓,酣畅淋漓地结束全曲。

此外,为了使独奏板胡与上党梆子主胡“锯琴”在音质上有所贴近,《宫调》选用了比高音板胡低一个大二度的次高音板胡作为独奏板胡,这一做法不仅保留了高音板胡高亢、激越的表现力,同时也使独奏板胡的音色更显清朗和宽阔。

三、《宫调》的演奏要领

不同民族和地区都有各自不同的地域环境和生活习惯,这使得各自形成了自己独有的审美情趣和音乐风格,即使是在同一地区,不同区域间的音乐风格也仍会有所差异,这些差异都通过特定的音阶、节奏、曲调等予以呈现。经过长期的艺术实践,戏曲板胡因区域和剧种的不同形成了许多独特的演奏技法,这些不同的演奏技法彰显了不同的艺术风格,也造就了板胡艺术表现力的多样化。

板胡曲《宫调》的主要演奏技法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渐弓

板胡演奏中最能凸显情感表达的技术离不开各种弓法的合理运用,弓法的抑扬顿挫和轻重缓急是深刻表达作品内涵与情感的关键。《宫调》中渐弓的运用主要体现在慢板部分,当弓压、弓速在一弓之内做最为细腻的变化时,不仅使或欢乐、或忧伤的情绪得以最充分地表达,同时也使演奏风格充满声腔化艺术处理的特点。

演奏谱例一中的慢板部分时,无论是分弓、连弓,还是长弓、短弓,几乎无时不在使弓力由弱渐强,或再由强渐弱;使弓速由慢渐快,或再由快渐慢。这种细致入微的逐渐变换运弓张力的渐弓处理,使音乐显得更加内在且韵味深长。

(二)快弓

《宫调》一曲从垛板起,运用传统推拉弓序来演奏连续十六分音符的篇幅逐渐增多。华彩段的起始处多使用软弓子,力度适中、运弓轻盈,节拍交替后更强调每一拍第一个音通过推弓而获得的重音感。乐队进入后,板胡使用硬弓子,其大幅度、快弓速的连、分弓交替演奏,以及弱拍重拉等变化,不仅将情绪渲染的洒脱、兴奋,同时也非常直观地展现了上党梆子激切豪放、刚柔并济的风格特征。(如:谱例二)

下例第5小节至第8小节运用3+3+2式的不规则节奏与重音组合,使旋律具有了节拍交替般的动感,以至音乐气势磅礴,又色彩新颖。大臂与小臂力量的自如交替,又使节奏清晰,并具有持续的爆发力。

谱例二

(三)滑音

《宫调》中除运用上滑、下滑及回滑等常规技术外,最突出的滑音表现在“3、7”两音及其在不同把位互换时产生的移把滑音。这一滑音因存在于上党梆子特性音程上,所以几乎每次出现都有不同方向的滑音伴随。它不仅使音乐风格得以强化,同时也使曲调连贯而流畅。这一手法在慢板和垛板中尤为多见。(如:谱例三)

谱例三

润饰于特性音程之间的滑音,使旋律线条优美、生动,具有强烈的节奏感和语调感,音乐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

板胡的发展,离不开对中国传统民族民间音乐的挖掘。《宫调》是作者通过对山西上党梆子音乐素材精心提炼而创作的板胡新作,学习者应对上党梆子音乐进行深入研究,才能更好地把握作品的风格和内涵,从而准确地演绎出作品所要表达的独特神韵。凭借独特的音色和不可替代的表现力,板胡成为民族乐器中最具个性的一种。今天,我们正处在全社会大力弘扬传统文化的新时代,如何创作出既富有传统文化精髓,又符合当代审美需求的板胡作品,以及如何更好地传承和弘扬地方文化是值得我们新生代深度思考的学术命题。

猜你喜欢

宫调板胡梆子
论宫调系统
板胡演奏技术中的艺术表现分析
“宫调声情说”流传考
再议诸宫调之“韵”与“宫调”
汉地里的“秦声”——传统音乐保护与开发语境下的徐州梆子戏研究
关于板胡演奏技术和情感联谊的作用探究
探究板胡在豫剧中的主导作用
宋词元曲宫调浅谈(节选)
公羊爸爸
俗说俗物